我国出境旅游发展现状及政策分析

神经算法
我国出境旅游发展现状及政策分析
袁志强;石慧春
【摘 要】近年来出境发展迅速,作者就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和影响进行了辨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实现旅游强国的梦想。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1(000)010
【总页数】3页(P21-22,27)
解子征【关键词】出境旅游;跨国经营;旅游强国
华能国际商务平台
【作 者】袁志强;石慧春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59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步增强,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带薪休假制度和法定节假日等相关政策的实行,人们的出境旅游需求日益强烈,中国的出境旅游业也随之迅猛发展。随着出境旅游的持续升温,有学者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样会导致旅游漏损量的增加以及其它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但也有学者认为;出境旅游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而为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出境旅游业回顾
㈠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出境旅游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港澳探亲游发展起来的,由于仅限于探亲旅游,出境旅游人数很少。中国真正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是从开放东南亚旅游市场开始的。1988年,除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外,泰国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的第一个目的地国家,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自此起步。1990年起,中国政府陆续允许新加坡、马来
西亚、泰国、菲律宾为中国公民探亲旅游的目的地国家。1997年起,根据新的原则与程序,中国政府又陆续批准开放了一些中国公民可以自费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国家,使出境探亲旅游正式转变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1]。此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
㈡中国出境旅游的市场规模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出境旅游不仅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而且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目前,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2000年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达到1047.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43%;2003年,在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市场规模因受“非典”影响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发展壮大,全年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2020.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2008年,出境旅游规模达到458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2009年我国的出境旅游数量为4700万人次,同比增长2.52%[2]。可以说,目前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已经大大超过原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幅最快、潜力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儿童图画故事二、我国出境旅游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
㈠出境旅游快速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内需“漏出” 旅游消费是社会总需求中终端需求的组成部分。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内需严重不足,特别是最终消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我国内需严重不足,“十五”大以来将旅游业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进一步扩大内需。此外,入境和国内旅游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居民的脱贫致富,对缓解就业压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出境旅游的作用与此相反或无干。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游目的地陆续开放,高收入者集聚的消费能量开始向国外释放,客观上造成了有效需求和就业机会的流失[3]。2009年我国入汇收入380亿元,而出境旅游花费420亿元。旅游服务贸易逆差出现30年来的首次逆差。
㈡出境旅游高消费有违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目前中国的自费出境旅游,所对应的是日益提高的基尼系数,正是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支撑着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们的海外旅游消费,将社会公平问题纳入思考,我们发现,虽然我国目前的外汇平衡已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但我国的贸易出口换汇主要是依托劳动力和资源价格低廉的优势出口制造业产品和初级产品,“中国制造”竞争力的代价甚至是生态环境的欠账和劳工的生命补贴。用如此高保护主义代价的贸易换汇去支持少部分人在海外的奢侈消费,“平等交换”的表象下显然掩藏着深层次公平的缺失[4]。同样在我国总体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少数公民在大肆挥霍容
易导致其他社会成员产生相对剥夺感,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对出境旅游高增长的正面认识
丁盛将军㈠出境旅游的发展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出境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们旅游活动国际化的客观反映,是否“超前”,关键要看其发展是否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只要世界上存在国别间的旅游资源差异,存在由旅游资源所决定的旅游产品的比较优势,必然会存在潜在出境旅游需求。有了需求,出境旅游的发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较多的闲暇时间和较强的消费信心,三者缺一不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黄金周假日制度和日趋普及的带薪休假、奖励旅游制度等,为出境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时间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3年~2009年,衡量消费能力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三大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16%,15.14%和12.12%,在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处于持续下降通道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年均增长率仍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率3.12个百分点,说明积蓄了较强的非物质消费能力,为出境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条件。此外,综合反映我国消费者对当
前经济评价和经济前景预期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近年来也一直稳定在95以上[5]。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为出境旅游创造了客观条件,出境旅游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完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不存在脱离现实的超前发展。
㈡出境旅游高增长是三大市场平衡发展的需要 实际上成熟的旅游经济体系追求的是三大市场在比例平衡基础上的平衡增长,而不是单纯的增长率平衡。在比例失衡甚至个别市场缺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非平衡增长来首先实现比例平衡,然后才能谈到平衡增长。单纯追求增长率平衡只能加深三大市场比例的失衡。由于以前出境旅游发展的滞后,我国三大市场的比例从来就没有达到平衡,甚至存在着出境旅游市场长期缺位的现实,因而也就谈不上出境旅游发展对三大市场平衡的冲击。相反,出境旅游的“高速不平衡增长”正是出境市场向平衡的回归。单从人数增长率来看,2003年~2009年,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7.18%、26.15%和11.15%,出境旅游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市场的增长速度,似乎存在着不平衡增长问题。但我国旅游业是按照“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的轨迹发展起来的,对出境旅游一直采取限制的政策,直到1997年3月《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出境旅游的概念才正式提出。当时的入境旅游人数已经达到5759万人次,国内旅游也已发展到相当规模,而该年出境旅游人数仅有817万人次,
不足入境市场的15%,其中自费出境仅有244万人次,只占入境旅游市场的4.12%。即使是出境旅游发展最快的2004年,从人数上看,出境规模与入境、国内两个市场仍无法相比,出境旅游人数仅占入境旅游的26.15%和国内旅游的21.6%。而且由于出境旅游统因此出境旅游市场规模相对而言还非常小,出境旅游的高速增长是在小基数基础上的高速增长,不是对三大市场平衡的破坏,而是对三大市场比例失衡的调整,是我国旅游经济体系走向平衡发展的开始[6]。
㈢外汇平衡应是动态平衡 旅游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表明,大规模的出境旅游所形成的消费必然会形成外汇漏损,并使一部分国内需求转向国外。外汇漏损与内需外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承认出境旅游造成了外汇漏损和内需外流是不客观的,因此人为压制出境旅游也是违反经济规律的,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早已表明,外汇漏损是旅游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是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的经济成本。不能因为存在漏损现象,我们就放弃出境旅游的发展。更何况由于统计资料的欠缺和统计制度的缺陷,从发展的角度看,克服出境旅游外汇漏损的最好办法不是限制出境旅游,追求静态平衡,而是要通过增加创汇来谋求动态平衡。一方面应通过增强旅游国际竞争力来壮大入境旅游规模、通过购物退税等刺激消费政策来扩大入境游客的人均消费,从而增加入境旅游创汇,
氢氧化锰
以规模换规模,以增量换增量用入境旅游规模的扩张和收入的提高来赢取出境旅游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应大力扶持我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通过跨国经营来扩大旅游创汇渠道,并使出境旅游花费内部化,形成闭环结构,促成漏损回流。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44: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87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出境   发展   中国   市场   经济   消费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