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如何走出低迷

  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如何走出低迷
     
2008年发自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通过出口传导到实体经济。今年美国零售额同比下降9%,自中国进口就下降18%。上半年中国出口下降了21。8%,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提前返乡农民工达1100万。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方向,扩大投资保增长,扩大消费保民生,扩大就业保稳定,实施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一是扩大内需。增加财政支出带动社会投资,计划两年增加投资4万亿元,相当于去年GDP的14%。结构性减税约5500亿元,对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工业品下乡给予财政补助。二是稳定金融。连续五次下调利率,共释放流动性8000亿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三是振兴产业。制定汽车、钢铁等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发展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四是技术创新。重点是核心电子器件、核能开发利用、高档数控机床等16个领域。五是加快改革。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六是保障民生。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大幅度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在应对
危机中,民生保障和医疗教育等社会投资占中央财政支出的52.4%。
在控制危机的同时,中国把应对危机作为一种机遇,利用危机的压力推动中国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即从主要靠出口拉动增长逐步转向主要靠内需拉动增长。这既是中国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也是对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各界对中国发展转型要求的积极回应。总的来看,这些政策符合中国实际,中国经济发展中内需拉动作用大大增强,前8个月国内投资增长33%,国民消费增长15%,尽管对外出口下降20%以上,但以内需补出口,上半年GDP保持了7。1%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也保持较高增长,年初返乡的1100万农民工95%已重新回城就业。当然,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还不牢固,一些内需政策不可能短期见效。因此,我们不会轻易“政策退出”,将继续努力推动经济在加强内需的方向上可持续增长。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中国应对危机之所以取得初步成效,并可能较早复苏,这得益于适合中国国情的体制机制。
丹阳地震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稳定机制。中国既经历过缺乏活力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也见证了引发危机的自由市场体制,深知市场竞争和政府调控之间应有一个‘黄金分割点”。发
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比较幼稚,法规不全,稳定性不足,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需要大一点。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果断采取财政、货币、土地、产业和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宏观调控既强劲有力又灵活高效。
二是改革开放的发展动力机制。中国在应对危机中深化收入分配、能源资源价格、发展民营经济等改革,推进服务外包、建立自由贸易区等开放措施。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激发了全国各地的发展热情,仅城市地铁就将投资上万亿元。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现在排世界130位,只有美国的1/17。13亿人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将产生强大的发展动力。
三是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动员机制。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中国外资最密集的江苏昆山市,一个党组织保一家企业,结果没有一家外资企业关停。
四是国有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机制。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既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在资源能源、新技术、金融等行业发挥了主导作用,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率。在应对危机中,国有骨干企业带头承诺不解雇工人,成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海关监管
低能耗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在完善之中,市场法制、政府服务等方面都待改进。中国仍处于国际分工低端,遭遇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较多。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吸取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与教训,使中国的发展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如下:
铜绿微囊藻(一)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扩大消费需求。
    重点投向重大民生工程 。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十条”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培育消费热点,完善消费政策,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国还特别注重开拓农村市场,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等补贴措施。
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    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大幅增加对“三农”的投入,针对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走势存在下行压力的情况,增加农业补贴,扩大补贴范围,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
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着力推动重点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    (三)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大强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改革是动力,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党和政府着眼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实现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的改革措施。
深化价格体制改革;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力提高国有企业应变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    (四)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大力度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    科技创新是克服金融危机的突破口和有力武器。党和政府着眼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大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 。积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社会需求。 
    (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开辟新的就业岗位,提高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着力做好就业工作。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扩大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落实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在改善人民众物质生活的同时,还注意保障人民众文化权益,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城乡基层文化,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西方普世价值观
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和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中国金融体系依然是安全、稳健、可靠的。只要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各项应对工作,落实灵活审慎的经济政策,增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预见性、灵活性、有效性,采取正确的刺激内需和扩大投资的措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的负面作用,力保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抗金融危机能力,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充满信心。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4:1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86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发展   经济   危机   金融危机   增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