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案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案
【篇一:修改后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复习教案】
  《数与代数复习》教案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对所学知识的梳理与回忆。 (2)对所学知识的重新建构。
(3)对所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
(1)对所学知识的重新建构。 (2)知识的再认识与综合运用。 本单元知识点:
1.能比较系统地在具体情境中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2.掌握整数、分数、小数、负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掌握小数、分数、百分数互化的方法。
4.了解因数、倍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并会进行简单计算。
6.知道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
7.掌握比、比例、方程的意义和相关的基础知识。 8.根据比、比例、方程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9.比较熟练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四则运算。 10.依据运算定律特征、性质进行简算。 11.了解折扣、利率的含义,并会简单应用。
12.解决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 13.掌握常用的量及其互化方法。
14.能根据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本单元知识网络图 详见下一页 每一个例题的知识点 例1 简便计算  例2 通过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3 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例4 比;比例;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例5 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6 数学思考中的分步法
  例7 数学思考中的表格法
数的意义部分整理:
数的认识(1)  第(  1  )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通过整理和复习,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初步学会知识的整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数的相关材料。 2.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一)回顾知识 1.课件出示p72情境图
学生提取信息:
总计人数10500名运动员 花费4.96亿英镑 约占总人数的3.77%
金牌数约占总数302枚的八分之一 第29届奥运会出现了25.5%的负增长无缝隙政府
提问:这些都是什么数?每个数有什么含义?完成73页做一做:
2.同学们课下都收集了一些数据,请你汇报生活中用这些数的例子,并说说每个数的具体含义。(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提问:有什么感受? 3.请你给这些数进行分类。
好,我们来看这些数,如果把这些数分类,可以怎样分? 教师监控 1
①学生按照整、小、分、百、分类。  ②这些数叫整数还可以叫什么?(自然数)  ③什么叫自然数?
④自然数和整数有什么关系?
⑤小学阶段我们研究的自然数就是整数,但以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来看整数还不只这些,我们还研究了负整数。  ⑥想一想,整数和自然数的范围哪个更大?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数的知识进行复习,整理。 二、小组合作,整理概念 (一)小组合作,进行数的整理出示整理提示:
1.根据数的特点到数之间的联系,并用树形图的形式进行整理。
2.先小组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分工合作,汇报时要说清整
【篇二: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有效讲解措施浅析】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有效讲解措施浅析
摘 要: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益友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 代数 有效讲解 情景交流
新课程标准抛弃了以前将数学学习内容分类的传统做法,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并在教材安排上每个领域的内容在每个年级都有不同深度的安排。其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数与代数学习的核心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符号来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发展符号感,感知——表达——操作——解释——能力。这一系列的知识形成过程如何在当前既要“有效”又要“减负”的双条件下圆满完成,需要我们深思。
一、“有效讲解”的定义
在当前教育改革和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体会到,“讲解”早已不是以前传统意义上的讲授,单纯的教师课堂语言,而是课堂中教师依据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共同参与,通过讲解点拨达到预期效果,完成教学任务。“有效讲解”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有限的的时间里,各种教学手段紧密配合,达到预期目标,
【篇三:小学数学数与代数_2】
日用化工品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 2
问题框架:
1. 如何在方程教学中帮助学生经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
2. 如何在正反比例教学中体现函数思想?
3. 如何处理好 “ 问题解决 ” 教学中生活情境具体和数量关系抽象的关系?
4.  如何在教学中凸显问题解决的策略?
具体内容:
“数与代数”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的内容包括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
数的概念是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的开始,学生将不断增加对数的理解和运用。数的运算伴随着数的形成与发展不断丰富,从最基本的自然数四则运算,扩展到有理数的运算。伴随着字母的引入,代数式和方程的出现是数及其运算的进一步抽象。 本专题中,我们和您交流的内容主要涉及后面两部分,下面我们结合新课标,聚焦几个老师们实践中的问题,进
行深入的交流。
德育陶冶法 一、在方程教学中帮助学生经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
1. 方程教学的目标
对式与方程这部分内容,课标有如下具体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
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3. 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如 3x+2 = 5 , 2x-x = 3 ),了解方程的作用。
应建成 4.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在每个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中,“字母” 的出现都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在“字母表示数”以及“方程”教学中,要肩负着帮助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进行过渡。学习“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与符号意识的重要过程,是学习和认识数学的一次飞跃,同
时也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代数式、整式、分式和根式等一系列概念及相关运算的重要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贯穿于学习数与代数的始终。
在小学的第二学段 中就安排了“式与方程”的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从第一学段过渡到第二学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也在逐渐提高。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第二学段不仅扩大了数的认识和运算的范围,同时在较为抽象的水平上初步认识代数知识和渗透函数思想。
引入简易方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小学阶段解决问题的基本方
例如: 小明原来有一些铅笔,爸爸和妈妈又分别给他买 10 枝新铅笔,这时他一共有 38 枝铅笔,原来小明有几只铅笔?
对于解方程, 《标准》明确指出“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等式的性质反映了方程的本质,将未知数和已知数同等看待。这正是代数思维与算术思维的基本区别。
开始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可能显得比较繁琐,特别是对于简单的数量关系,用算术方法操作起来更为容易,但在解简单方程时仍倡导老师们关注用等式性质的思路,一方面它体现着代数 方法的本质,另一方面也是与第三学段方程学习的重要衔接。
2.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飞跃。
【片段 1 】赵震 —— 《用字母表示数》
赵老师通过“神奇的魔盒”,让学生充分经历输入数与输出数的游戏,发现规律、验证规律、总结规律、概括规律,从“图形 ( △ → □ ) ” 到“字母”、从无关系的字母( a→b )到揭示规律的字母( a→a+10 ),引导学生产生简明表达规律的内需 —— “用字母表示数”,真正理解字母表示数的价值。
【片段 2 】赵震 —— 《用字母表示数》
对,我也听过 赵 老师这节课,唱儿歌 —— 《数青蛙》: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水仙茸勾茶 ??
让学生边拍手边有节奏地哼唱,与此同时课件不断显示更多的青蛙,直到多得数不清,这 时赵 老师问:还能唱吗?学生感到有困难了,于是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个小条,试着写一写。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54: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71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代数   数学   学习   方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