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选作文之2022年江苏苏州中考作文真题解析

2022年江苏苏州中考作文真题解析
【作文真题】
作文。(60分)
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让你去经历,去收获……
请以“记得那一次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3不要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解读】
2022年苏州中考作文题目由提示语和一个全命题作文题两个部分组成。全命题,还有提示语,这说明这个提示语很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这句是对“出发”的内涵做了解释和提示。“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是提示要写出发的原因。“让你去经历,去收获……”是提示考生要写那一次出发的收获和感悟。
《记得那一次出发》这个作文题目有两个关键词和一个核心词,关键词分别是“记得”和“一次”,核心词“出发”。“记得”这个词要求作文要写回忆的内容,写过去的事情。“一次”这个词要求作文不能写两次,更不能写多次,只能写一次,即使是写多次也要围绕“一次”来写。核心词“出发”既可以是具体的实指,如一次旅行或执行一次任务等等;也可以是抽象的虚指,如一次心路历程或一次辩论等等。另外还要注意的是“那一次出发”的主体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她)”,当然还可以是一个团队。
这个作文题核心词“出发”对选材稍微有点限制,但开放度还是很大的。能看到限制当然是好的,但考生更应该看到它的开放度。本次作文开放度比较大,叙事随笔可以写,写景写游记当然更可以。就
立意方面,这个题目的开放度也是很大的。考生可以通过叙事来礼赞
亲情友情,也可以写景来歌颂家乡美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本次作文
还可以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反腐倡廉等热点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提出考生自己的观点与主张。
【误区】
审题误区一:因为有提示语,可能会误导考生,使得有些考生没
有把这次作文当成命题作文来写,而当成了话题作文。有些考生在选
材上太随便,结果不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特别是没能体现本次作文的
价值要求。纸币识别器
审题误区二:没有写回忆的内容,写未来的或当下的“出发”,
这就是没有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记得”。还有就是没有扣住题目中
的关键词“一次”,写了两次或多次出发,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考生
比较紧张的情形下,或略了题目的要求。
审题误区三:核心词“出发”体现得不够突出,随便套作,或叙
事或随感,不注意扣“出发”一词,这样容易离题。有的考生随便叙
述一件事情,或者空发一番议论,内容空泛不具体,这都会导致中考
作文失败。
【优秀作文】麦博m520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记得那一次出发
时间兜兜转转,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的夜里,风有些微凉。
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可以说“万径人踪灭”,驿路边的房子稀
稀疏疏,只有几家还亮着灯火,泛着豆黄的微光。
一间窄仄的驿站卧房里,苏轼独坐在床上,床边落满灰尘。他左
手轻捋着长长的须,右手拿着笔,时而落笔纸上,时而又悬笔空中。夜,渐渐深了,油灯也越来越暗,他挑了挑灯芯,但最终似乎仍不满意。还是吹灯睡觉吧,他脱掉了身上长衫,躺到了床上。
外面如水的月光流进了房子,将苏轼的思绪拉长,又拉长。他思
绪泛滥,想家?想亲人了,还是想朝中的君王了?他难以入眠,不禁感
叹道:“月亮啊月亮,你来做什么?是来嘲笑我这孤零零的贬谪之人吗?”他又翻了个身,面对墙壁,可随即又翻了过来,看着透过碎碎窗
纸的皎白的月光,辗转,再辗转。过了好久,他蓦地坐了起来,自言
自语道:“月亮啊月亮,是不是现在只有你能与我作伴?太好了,谢谢
你陪我。既然难以成眠,那就还是出去,陪你走走吧。”
月亮渐渐高了,高过了路边的古槐树,就连蜷缩的老乌鸦也睡了。这里的确静啊,这里没有可以与他共同游乐的人。“知音难觅,辜负
海床
皎月啊!”他思来想去,还是去出发寻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老朋友吧。
于是,他径直朝承天寺走去。
腹膜后张怀民也没有睡。
两人一同漫步于承天寺阔大的院落里。月落满整个庭院,如同
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净无杂尘。啊,这原是高天明月下竹子柏
树的影子,在这寺院的积水中仿佛纵横交错着水草,还不时的晃动摇曳,而他们,恰如游弋于水草中的鱼儿。
他们漫步于院落,步履轻轻,杂语絮絮。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
月在中天了。看着这如水的月光,望着移动的双影,东坡不禁脱口而出:“哪一个夜晚没有皎洁月?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
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张怀民也轻吁气了一口气,
应声说道:“人闲如影,皎月如日,只是光凉了些啊!”说完两人相视
一笑。
的确,宏览大宋王朝,能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真的不多啊!那个承天寺深夜,那一次出发寻友,带给苏轼的不仅仅是
交谈的快乐,更是一份舒心,一份难得的豁达,或许多年以后,他还
会记得那次出发吧。
难忘那一次出发,难忘苏子的豁达洒脱,难忘苏子的纯净与质朴。
【解读】
这篇作文胜在构思的新颖独特,写了一篇历史故事。语言的风格和文章的内容相得益彰,和苏轼的豁
除草醚达洒脱的心境相吻合。这篇作文不单单是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的翻译,小我对当时苏轼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传神,“笔悬空中”“辗转难眠”都写得非常生动。这是写出发前,交代出发的原因。最后,作文还注意扣题点题:“或许多年以后,他还会记得那次出发吧。”非常难能可贵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42: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69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出发   作文   考生   没有   提示   题目   要求   开放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