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教案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滕州五中语文组  张文侠
《留侯论》教学设计
 
 
      留侯论
课型
文言
日本是亚洲之光
新授课
 
        二课时
 
多媒体
 
 
 
知识点
1.掌握”“”“等词的活用情况。
2.掌握”“所以的用法。
3.掌握挟持” “可爱”“志气等古今异义词。
能力点
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
教育点
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学会辩证看待
 
重难点
1.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2.分析文章以字贯串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理思路。
教学过程
1. 导入文本,明确目标
《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子房”就是张良,是刘邦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屡建功业,是东汉的开国元勋。刘邦灭项羽建汉称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高祖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并让张良选择3万户作为封地。张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因此张良被称为留侯。汉高祖给予他高度的评价。张良为什么能赢得如此高的赞誉,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优点让高祖欣赏不已呢? 26岁才华横溢的苏东坡又是如何评价留侯张良的呢?今天就来学习这一篇名为《留侯论》的文章。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背景介绍PPT)展示
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26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苏轼入第三等(宋开国以来,入三等者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19篇。这是一篇进献给皇帝的史论,目的在于应试求官,向考官和皇帝显示才华,所以写作时很用力是苏轼青年时代的重要作品之一。
那么,年轻得志的苏轼,在本文中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通过本文的学习 ,我们又能学到哪些知识呢?请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PPT)展示
p621.掌握”“”“等词的活用情况。
2.掌握”“巴利语所以的用法。
3.掌握挟持” “可爱”“志气等古今异义词。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投影给不把握的字注音
上海电视大学教学平台PPT)展示
卒(猝)cù 然临之  刀锯鼎镬huò  虽有贲bēn
jù 傲鲜xiǎn tiǎn  肉袒tǎn  圯yí 上老人
2.听录音范读,思考:贯穿全文内容的是什么字?作者认为张良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标出相关语句。
三、再读文本,积累文言知识
(一)学生自由诵读文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标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二)小组合作解决疑难字词。
(三)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字词。
(四)学生共看投影,再次巩固基础字词。
(共同回答和抢答穿插进行,以加深印象和调动积极性)
PPT)展示
翻译文中的重点字词:
1.必有过人之节(节操) 
2.卒然临之而不惊(突然) 
3.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怎么
4.所以微见(现)其意者(表现
5.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互相) 
6.其平居无罪夷灭者(杀戮
7.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只是
8.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迎接) 
9、其君能下人(居于……之下,谦逊的对待) 
10、遂舍之(放弃,之,代词,攻打郑国
11、三年而不倦(厌倦) 
12、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由折辱而引申为削弱挫伤
13、非有平生之素(旧交情) 
活塞式战斗机14、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15、状貌(形体、容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志向气度) 
词类活用梳理:
1、臣妾于吴者(名作动 做奴仆
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 ……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叛逆性骚扰
使动,使……受惊,使……发怒
古今异义
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 
3、其身之可爱(可贵) 
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信服,为……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重点语句翻译
  师生共同确定几个重点语句,学生自己试着在作业本上翻译,并三名学生黑板展示。
师生共同修改语句翻译,指出不准确的地方并强调语句翻译要领。
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译:突然面临灾祸却不惊慌,无缘无故受到侮辱却不发怒。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译:看他用来表现他的心意的话,都是圣人和贤人互相劝戒的     
道理。
3、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所为深惜者也。
译:子房凭出类拔萃的才能,没有谋划像伊尹、太公那样计谋,却偏偏实施像荆轲、聂政那样的冒险之举,妄图侥幸而求不死,这本来就是圯上老人最可惜之处。
 
课下作业:自读课文三遍
1、复习巩固文言知识。
2、思考:文中写了留侯的哪些经历?文章是怎样以
贯串全篇的?
   
                  第二课时
4. 重点品读,合作探究
PPT)展示课时目标
1.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理
思路。
问题探究1.通过诵读,我们发现《留侯论》没有全面评论他的生平和功业,你能说出文中写了留侯的哪些经历吗?
[明确]寻人刺杀秦王(不忍)    受书圯上老人(得忍)   
辅佐高祖成就帝业      说汉王忍韩信称齐王(用忍)
资料链接一 PPT)展示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
匿下邳。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
诵读之。
资料链接二PPT)展示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四名学生按顺序泛读文中相应内容。
问题探究2.纵观这四件事,我们看到了张良精神成长的过程,由此苏轼创造性提出张良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能忍的过人之节。你能简要说说文章是怎样以字贯串全篇的?
[明确] 第一段总领全文,提出论题字,然后作者先说老人以教张良,再借郑伯和勾践的能忍加以衬托,又以刘邦受张良指教能忍而胜再次论证,如此反复申论,说明 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成就大业的关键所在。这叫一字立骨
 
问题探究3.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
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
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
学生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见解]指出黄石公并非鬼怪,而是人,是秦之世有隐君子者,从人事上对受书圯上加以合乎情理的解释,从而否定了司马迁的神怪论
学生2其意不在书”“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见解]司马迁及其后的众多学者,大多认为黄石公意在授书,即传授《太公兵法》,张良熟读兵法,才能运筹帷幄,佐高祖以平
定天下;苏轼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老人目的是使张良能
学生3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见解]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一般都认为张良主要是为刘邦出谋划
策,辅佐刘邦得天下。实则是张良教会了刘邦
 
【小结】: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论述了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以贯串全篇,
层层议论,逐步深化。
 
五、回扣文本,百家争鸣  PPT)展示
思维碰撞1.
浏览本文,说说本文哪些语句对自己有启发意义。
  (要求,先读语句,再谈感想)
学生1课文第一节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感想:这段话让我想起韩信,为了将来实现自己的抱负,甘受胯下之辱,并没有采取鲁莽的行动。后来,韩信荣归故里,并没有报复侮辱他的人,反而大加奖赏,可见韩信的胸襟抱负非同一般。
 
学生2:读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感想:我也欣赏这一段,让我想起苏轼《晁错轮》中的一句话: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而苏轼本人就是最好的证明。他才华横溢志向高远,而他后来却遭人嫉恨仕途坎坷。仕途的坎坷、生活的艰难并没有使苏轼消沉颓废,而是大大锻炼了他的意志,让他变得豁达洒脱。他将生活的苦酒,妙手调制成文学的佳酿,为我们留下宝贵的文学财富和精神财富。
      学生齐读——自由读——会背诵  这句话
学生3:读夫老人者……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感想:这让我想起马云说的一句话: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马云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受了很多委屈,可他都坚持下来了。终于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市场——阿里巴巴网站。
 
学生4:读子房不忍忿忿之心……盖亦已危矣。
感想: 上初二时,因为一件小事遭人误会,于是和对方大打出手;因为吃亏,又来朋友帮忙,结果失手把对方打成重伤住进了医院,自己也受了轻伤,不仅影响了学习成绩,而且给两个家庭增添了很大的麻烦。想想真是后悔。如果当时忍一下,什么事也就不可能发生。
 
思维碰撞2. PPT)展示
,除了作者所说的内涵之外,今天我们要完成自己的学业,将来成就一番事业,我们如何运用呢?
(要求:用一句话表达)
学生1我喜欢吃零食,忍住零食的诱惑,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学生2忍住青春期感情的萌动,不让纯洁的友谊之花悄然变。
学生3忍住手机的诱惑、网络的诱惑,集中精力学习,全力以赴心中的梦。
【小结】:总之,只有守住寂寞,学会忍耐各种诱惑,坚持不懈,孜孜以求,才能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让人生之路多姿多彩。
思维碰撞3.PPT)展示
在漫漫的人生征途上,我们是不是一味的的忍耐退让呢?
(学生各抒己见后,总结)
【明确】日常生活中小事,当忍则忍,该让则让,小不忍则乱大谋,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凡有损人格尊严和国格主权等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则要据理力争,不可一味忍辱退让,否则则会助长对方的嚣张气焰,有损人格和国格。譬如钓鱼岛主权问题。
 
慧言慧语,学以致用PPT)展示
1.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
2. 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
3.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
4.忍之忍之再忍之,忍到忍无可忍之时再忍一次,当能绝路逢生,转祸为福。                ——《增广贤文》
5.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马云
6.有限度的忍是一种修养,无限度的忍是一种怯懦
7.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8.不要因为一棵树而失去看整片森林的机会。
学生任意抄写其中四句,并当场背诵。
 
拓展阅读 PPT)展示
              寒山  拾得
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他们之间的玄妙对谈,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领受的,试看下面这则记载在古尊宿语录中的问答:
  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说: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娄师德唾面自干
  娄师德,字宗仁,唐代人,他官至同平章事,一生为将相30多年,稳而不倒。其诀窍是能忍受任何侮辱而不动声。
 有一次,他弟弟被派去做代州刺史,临行时来向娄师德辞行。他便问弟弟:你我受国家的恩宠太多,显荣太过,很容易招惹别人的妒忌,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呢?
 他的弟弟说:往后即使有人唾口水在我面上,我也只把它揩干而已。娄师德说:这还不行。人家唾你的脸,就因为他对你生气了,如果你把唾沫揩去的话,他便更恨你了。所以,你不要去揩,而要让它自己干,并且要面带笑容承受,这才对呢!
                  孙天帅拒不下跪   
1995年3月7日下午3点,头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的工作好不容易到10分钟的工休时间,工人们太累了……当外国女老板走进车间的时候,中国工人们刚刚迷糊几分钟……趴在工作台休息的工人被老板的辱骂声惊醒:工人排队跪下!人中有一个人直直地站着,愤怒地望着这个外国女人,女老板吼叫着:你为什么不跪?这个人说:我是不会给你下跪的!
      1995年春天的珠海瑞进电子公司,韩国女老板以几个工人没按她的方式休息为由,喝令全厂工人下跪,120名工人一个个跪了下去,惟有一个叫孙天帅的工人坚决不跪,并质问老板:为什么要跪?老板恶狠狠地说:不跪就开除!孙天帅把胸卡往地上一扔:开除也不跪,我是中国人!然后愤然离去。
在市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金老板践踏中国工人的尊严、侮辱中国工人的人格事件时,孙天帅说: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死也不能下跪!因为我是一个有尊严,有人格和国格的中国工人!
6. 我的思考,我的感悟(作文课完成)
以“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教后记:本文知识点虽多,但不难理解。且学生对张良较感兴趣,因此本课学习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强。课堂朗读充分,相信绝大部分同学能够较好的落实文言知识。
设计亮点:
本节课的亮点在于在疏通文意落实字词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深入探究作者观点,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看法说感受。作者的哲思妙语一旦与学生内心碰撞,与学生实际结合,学生思维的火花瞬间就被点燃。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妙语不断。再加上老师适时巧妙地引导点拨,文本学习既严肃又活泼,既深刻又浅出;对学生既是人格的升华,也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恰到好处地做到了“文”“言”结合。
  另外,本文很好的做到了文本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读是写的基础,写的前提;写是读的深化,读的升华。本文学习结束时,水到渠成地为学生积累了名言佳句,并让学生背诵,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最后,作文话题与本文一致,避免了文本与写作相游离的状态。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8:2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50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工人   文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