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赤壁赋》教案范文3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赤壁赋》教案范文一
  【作者介绍】
  一、多灾多难的一生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自幼慧颖,博通经史。十岁时,父亲苏洵赴京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一日,程氏为苏轼讲授后汉书范滂传。程氏讲授此篇,慨然叹息,当时苏轼问母:“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母回答:“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苏轼自幼即在母亲这种教育下淬励苦读。
  十九岁时娶妻王弗,感情甚笃。21岁时出蜀,与弟随父亲赴京。翌年参加礼部进士考试。主考官是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他曾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并对家人说,三十年后,世人将只知苏轼,不再记得有欧阳修。
  进士及第不久,母亲程氏于四川病逝,苏轼兄弟随父亲归蜀服丧。还京后,嘉佑六年,出任凤翔府判官。十一月赴任,踏上浮沉不定的宦途。英宗治平二年,元配王氏去世,第二年,父亲亦于汴京病逝,轼与辙扶柩返蜀居丧。三年后,娶王氏堂妹为继室。神宗熙宁二年,
方赴京还朝。
  苏轼一生经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其仕途之浮沉,与当时新旧党争息息相关。苏轼曾二次上书神宗,力陈新法之弊,但不为采纳。遂自请外任,调任杭州通判。元丰二年,王安石致仕后,章惇、吕惠卿等人恶意谗毁、流放旧派人士。此时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知事,到任未满三个月,即发生“乌台诗案”。身系囹圄的苏轼,自觉难逃大难,于狱中写下寄子由诗(近乎绝命诗)。后适逢皇太后生病,神宗下旨减刑罪犯,于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七年,苏轼改授汝州团练副使,道经金陵,前往拜访早已退隐的王安石。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崩殂,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苏轼被召还朝后,却与掌权者意见不尽相合,故屡请外任,先后知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元佑八年十月,哲宗亲政,新派重新掌权,兴起「元佑党祸」。苏轼首当其冲,贬知英州,途中又再传旨贬至惠州
  苏轼于惠州前后三年,常以陶潜与柳子厚之文自遣,称二人为「南迁二友」。 62岁那年,朝廷再度贬其至儋州(今之海南)。当时苏轼已绝生还之想。直至徽宗继位,大赦天下,苏轼才得以北归。过大庾岭曾作诗言:「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赠岭上老
人)其畅快欣喜之情可想而知。在道途上,自题金山画像中自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北归途中,卒于毗陵(今江苏常州),临终捎信与子由,要他为自己写墓志铭,享年65岁。
  二、情深语真的超旷性情
  苏轼一生历经多次磨难,而每经磨难,创作、人格与思想,均更进一层。
  早年于父亲教授下,研读汉贾谊与唐陆贽之策议论辩之文,颇有纵横家味道;其主要思想,可谓儒释道并存一心,随外界际遇之变化,进而发展其人生哲学。而近五年的黄州谪居生涯,是苏轼一生最重要的转折期。由于谪宦身分,他过着亦仕亦隐的生活,黄州山水成了诗人笔墨驰骋之对象。超然物外,自适适人的体悟,乃苦难中逐渐发展而成。承认悲哀并超越悲哀,是苏轼于一己生命历程以及文学创作中,发挥淋漓尽致的人生哲学。在磨难中淬励出通旷的人格及作品,亦拓深了宋诗原本凄婉的风格。
  飘逸旷达之外,苏轼也有平实的一面。俗世的生活本就是最真实的,在刚到黄州之时,生活贫苦,收入却有限,于是把俸禄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用叉子勾取
一份,取下后就赶快把叉子藏好。每天用剩的就存下来,积累后买酒待客。从这里一方面看到他真诚平实的生活态度;一方面看到此中的幽默与旷达──苏轼的飘逸超旷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虚矫或享乐无度的放纵。
  苏轼还是一位深情之人,与弟辙手足之情笃厚,洵为千古美谈。而对元配的悼亡词,亦是千古名作。侍妾朝云,慧黠可人,东坡待之甚笃,苏轼曾教她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唱至末句,朝云感触万端,泣不成声;朝云病逝后,苏轼终生不复听唱此曲。
  三、不朽的灵光
  苏轼的政治论文如策略中各篇,广引史事,多设譬喻,滔滔不断,气势极盛,显然受孟子、战国策的影响。历史论文,如: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等,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
  真正带有文学性的散文,是他的许多「记」和「随笔」。这些文章大都记叙、描写、议论
相结合,构思奇特,笔机灵活,情趣盎然。如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喜雨亭记、石钟山记等,无论结构和手法,都无一雷同。他的赤壁赋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堪称双璧,既无汉赋的板重,也脱离六朝赋的骈俪,赋中把诗情、画意、哲理、史论浑为一体,简直是一首美妙的散文诗。
  苏轼文的风格,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他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苏轼文集卷六六)。苏轼为后世留下诗二千七百余首、词三百多阕、文四千二百余篇,开创新局,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被赏爱的作者。
  ※故宫:纪念苏轼九百年特展——
 
  ※附一:三苏比较表──
姓 名
 
 
 
經            歷
 
    風              格
 
著 作
 
蘇 洵
 
(老蘇)
 
明允
 
老泉
 
1.年27,發憤為學。
 
2.因歐陽修、韓琦推薦提拔,除秘書省校書郎。
 
1.文字得力於國策、史記,長於議論。 孙大愚
 
2.古勁簡直,有先秦之風。影響後世文壇,至深且钜。
 
嘉祐集
 
蘇 軾
 
(大蘇)
 
子瞻
 
東坡 居士
 
1.仁宗時,試禮部,主考歐陽修擢置第二;仁宗嘉祐二年,登進士第。
 
辐射量单位2.上書議新法,與王安石不合,自請外任。
 
3.貶黃州,築室東坡,號東坡居士。
 
4.貶海南儋州;後赦回,卒於常州。
 
汇泉影城1.汪洋宏肆,才氣縱橫。
 
2.自謂: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
 
3.詞風豪放。
 
4.古文、詩、詞、賦、書、畫,冠絕一時。
 
東坡
 
全集
 
蘇 轍
 
(小蘇)
 
子由
 
穎濱遺老
 
1.仁宗嘉祐二年登進士第。
 
2.神宗時反對新法,任河南推官。
 
3.曾出使契丹。
 
4.徽宗時,歸隱許州,築室穎水之濱,自號穎濱遺老。
 
1.生性沉靜高潔,資稟敦厚,發為文章,汪洋澹泊,秀傑之氣,終不可掩。
 
2.蘇軾評其文曰:「子由之文,詞理精確,有不及吾;而體氣高妙,吾所不及。」
 
欒城集
 
  ※附二:咏东坡联──
  1.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琵,我欲唱大江东去;
  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琼岛,更谁怜孤鹤南飞。(黄州苏东坡祠联)
  2.五年间谪宦栖迟,试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哪得此清幽山水;
  三苏中天才独绝,若尚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还是公游戏文章。(张之洞黄州苏东坡祠联)
  【课文深究】
  一、文体辨析──赋
  “赋”是介于诗与文之间的一种韵文体。它的名称起自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意思是敷陈其事,楚辞对赋影响深远,荀子赋篇是第一篇以赋命名的文章。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云:“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南朝梁钟嵘诗品也说:“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可见赋的特。由赋分化出来的用韵而较短简的文体有辞、颂
、赞、箴、铭、诛、哀、祭。
  通用体例:序→问答→乱。特:问答成文,为辞赋之通体。
  赋的流变:◎起源:导源于诗,兴于楚辞,盛于两汉。
  ◎发展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時代
 
名稱
 
 
代表作家與作品
 
戰國
 
短賦
 
篇章短小、語言簡樸、用以說理。
 
1.荀子禮賦、智賦、雲賦、蠶賦、箴賦。
 
2.李斯:駢文初祖,漢賦先驅。
 
 
古賦
 
(大賦)
 
1.多長篇钜製,辭藻華麗,筆勢誇張,好用生僻字詞。
 
2.句式參差,韻散夾雜。
 
3.敘事為主,兼採對話形式。
 
(漢代賦家多屬文字學家)
 
 l漢賦四大家
 
1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長門賦。2揚雄:甘泉賦、長楊賦。3班固:兩都賦。4張衡:二京賦、歸田賦。
 
2賈誼辭賦之作,上承屈宋,下開枚馬,開漢賦之先聲。重要作品有弔屈原、鵩鳥、惜誓。
 
六朝
 
駢賦
 
(俳賦)
 
(小賦)
 
篇幅短小,抒情多於鋪陳,多用駢偶句式。字句簡麗,題材擴大,內容個性化與感情化。
 
l曹植:幽思賦、洛神賦。
 
2王粲:登樓賦。
 
3陸機:文賦。(駢體文學理論)
 
4江淹:恨賦、別賦。
 
5庾信:哀江南賦。
 
6鮑照:蕪城賦。
 
 
律賦
 
製題新巧,音韻協調,對偶精工。內容貧弱,無文學價值
 
白居易、元稹皆擅長此體
吴君玉 
 
文賦、
 
散賦、散文賦
华县老腔 
以散文體作賦,駢散相間,化典重為流利。較偏重說理,不重格律規制,無異有韻之古文。
 
1杜牧:阿房宮賦。
 
2歐陽脩:秋聲賦。
 
3蘇軾:赤壁賦。
 
  二、赤壁赋的写作背景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4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50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黄州   父亲   外任   文章   新法   惠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