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现状及其经验教训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现状及其经验教训
长江作为哺育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江三峡工程是近代历史上几代领导人共同梦想的结晶,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江三峡库区广袤的土地上,中华祖先在与自然和社会进行斗争繁衍生息中,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迹,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峡文物的存续,因此,无论三峡工程在建设的时期,还是后三峡时期,对三峡库区文物的保护都至关重要,当然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三峡库区水文物保护的现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经验及其教训,以期对后来文物保护具有借鉴作用。
一.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现状
随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修建成功并开始蓄水,三峡文物面临“葬身”175米水下深渊的水底窘境,如果不搬迁,不加以保护,三库峡区众多的历史遗存物包括古代民居、千年古镇、宗祠寺庙、县衙行署、廊桥画梁、城门楼宇、古塔栈道、凉亭阙宇、雕像摩崖、石碑题刻等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为了保存这些遗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务院设立有关组织、出台有关制度、划拨大量资金对三峡工程建设影响的文物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保护。
渝钛白1.对地面上可视文物的保护
三峡枢纽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地面可视文物迁建保护项目种类繁、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大,部分保护工程技术复杂,任务非常艰巨。实践证明,三峡库区文物的保护卓有成效。一是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在前,做到心中有数。三峡枢纽工程库区地面可视文物保护主要采用先统筹规划、后组织实施的保护方式,使文物保护心中有数。三峡文物保护有关单位于1993年着手编制“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到2000年6月,三峡枢纽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复了该保护规划。规划经过国家有关单位批准后,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实施。该规划,预计在2010年底完成全部护工作。规划书中认为,地面可视文物保护项目共有364处,主要采取留取资料、原地保护与搬迁保护3种方式。从最终保护的结果看,采用留取资料保护方式的有169处;采用原地保护的项目有61处;采用搬迁保护项135处(含原地保护项目云阳龙脊石题刻的异地复制工程)。二是地面文物保护实施的情况。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办公室、国家无误保护局以及湖北省文物保护局、重庆市文物保护局、移民部门积极配合和组织三峡枢纽工程所涉及到的文物,截止目前,征地600余亩,库区地面可视文物保护累计完成项1084个,其中“涪陵白鹤梁水文石刻、云阳张恒候庙、忠县石宝寨、秭归屈原祠等四个重点项目及忠县“汉代双阙”、巫山大昌古镇古民居、奉节瞿塘峡壁石刻、巴东清风亭、秭归青灘民居等一
批重点地面文物保护项目已投入旅游、文物保护开发等使用、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三峡枢纽工程库区地面可视文物保护工作按“集中保护,规模发展”的原则,现在已经在重庆云阳磐石城;湖北秭归凤凰山、兴山古夫;重庆市巫山县大昌、丰都双桂山文物复建区;巴东狮子包;
奉节宝塔坪、云阳磨盘寨、忠县白公祠、万州江南新区、石柱云梯街、涪陵蔺市等文物复建区正在建设中。这些文物复建区已经成为当地历史文化传承和旅游的亮点。此外,还有一大批具有三峡地区传统风貌的古代建筑、摩崖造像、碑碣、诗文题刻等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很好地保存了峡江古民俗建筑,展现了库区古民俗文化、历史风貌,并为库区今后发展民俗旅游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读树李国文
三是地面文物保护工作要经过第三方评价。三峡库区枢纽工程文物保护的好与坏,不是由有关保护单位自己说了算,还要经过第三方评价。中国国际咨询公司评估三峡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时就跟进,及时科学评估。该评估公司前期主要是对保护项目、保护方式、保护资金与计划等进行了科学论证,在保护工程完工后,该评估公司还组织了竣工验收,专家对所保护的项目验收后,经评定全部合格。
2.对地下(发掘)文物的保护章宗祥
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不仅重视地面可视文物的保护,而且重视地下文物的保护。目前,三峡库区地下考古发掘严格按照国家《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操作,已经全部完成任务,发掘工作顺利,发
掘质量好,发掘成果得到很好保护。
一是三峡库区考古发掘初步构建了完整的三峡文化历史序列。截止目前,三峡库区发掘了高家镇、烟墩堡等60余处旧石器遗址,这些遗址的发掘,弥补了三峡库区无旧石器文化遗存的空白,同时,这些
文物再现天日,构架了十万年以来旧石器文化的年代框架;对哨棚嘴、魏家梁子等文化遗址的发掘,其成果弥补了渝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该成果的问世,将瞿塘峡以西地区新石器推至史前7000千年;对巴人遗址及其墓地的发掘,向世人揭开了巴人生活的奥秘,发掘成果向今人透视了巴人当年的建筑、冶金、盐业、窑业等方面的生产、生活奥秘;对巫山县大水田遗址的发掘,为再现当时史前文明提供了宝贵资料。总之,这些发掘出的地下成果,按照年代和特定区域,进行馆藏,同时根据考古发现,排列出了完整的三峡文化序列,为研究三峡地区文化发展、文明进程、环境变迁、社会状况的演变积累了大量实物资料。二是对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的保护。在地下发掘考古工作中,考古学家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出土了文物20余万件,其中包含珍贵文物1.3万件。最闻名遐迩的:有柳林溪遗址的距今七千年至六千年石雕人像;有在湖北秭归朝天嘴遗址中距今七千八百年至六千九百年的小口罐;有中堡岛遗址中出土的石环、玉璜;有小么姑沱遗址出土的六朝时代的石羊等。对上述这些珍贵文物的保护,一是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修复,修复因年代久远的缺损边角等。二是努力营造保护环境。有的出土的文物,
在地下一定湿度、温度等环境下,保持了久远的年代和泽以及质地。随着这些文物一旦脱离其原有环境风化、氧化、变质速度加快,这就势必要营造好环境来保护这些出土的文物。
b53核弹特别值得一书的是:三峡库区内各区县加强了文物库房建设,出土文物的保管条件有显著改善,文物管理制度较为规范,没有发生文物盗失、损毁等重大安全问题。黑龙江畜牧兽医投稿
二.三峡工程文物保护的经验与教训
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成绩面前,我们积累保护文物的经验,也有一定的教训需要汲取。
(一)三峡工程文物保护的主要经验
1.保护文物有规划。科学规划是文物得到良好保护的第一步。在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过程中,国家文物局首先组织国家有关文物保护机构及有经验的高校,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讨论和评审制定文物保护细则,既提出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保护原则,又提出了“既有利于基本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具有战略性的方针,最可取的是文物保护从实际出发,根据同时现有文物各自的特点和所处环境一对一制定专项保护方案。这一点,我们从白鹤梁、石宝寨、张桓侯庙、屈原祠等保护较为困难和复杂的项目就可以见到保护方案的细致与精密了。
我是中国dota的希望22.保护文物有组织进行。组织是干事创业成功的基础,在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的艰辛劳动中,国家对库区文物的保护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一是有行政组织。这是文物成功保护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2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41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