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声告白》中悲剧事件的影响因素

068
文化纵横
浅析《无声告白》中
悲剧事件的影响因素
郑页蓉
(闽南师范大学 福建漳州 363000)
专利法摘 要:加缪说过,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本文将借华裔作家伍诗琦的《无声告白》中的悲剧事件来解构一个家庭中的自杀事件。导致自杀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还将从移民的自我身份认同、亲子关系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进行分析阐述。
南昌大学办公自动化系统
关键词:自杀;亲子教养;平衡理论
作者简介:郑页蓉(1994-)女,福建省泉州市人,汉族,硕士研究生,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引言
莉迪亚出生在一个跨种族家庭中,父亲詹姆斯是美籍亚裔,母亲玛丽琳是具有叛逆独立意识的白人,在她不得不为了家庭而放弃成为医生的梦想后,她把所有自己的志向强加在莉迪亚身上。詹姆斯作为华人二代移民,从小受到整个白人社会的排挤。虽然最终他和白人女孩组建家庭,但詹姆斯的内心深处依然对这种结合感到不安和紧张。他把融入白人社会的愿望寄托在莉迪亚身上,因为莉迪亚长得跟当地人并无两样。敏感脆弱的莉迪亚从一出生就承担起父母自己想要而没有实现的期望,而母亲在她幼时的一次离家出走和回归更是给她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多年前那个夏天,她曾经真的以为她母亲已经死了,那几周和那几个月在她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她也已经暗自承诺:她要实现母亲全部心愿,无论它是什么,只要母亲留在她身边”。
她一边克制自己内心的兴趣去讨好迎合母亲的喜好,一边扮演着受人欢迎喜欢的洋娃娃角,而实际上她总是形单影只。她承担的这一切都被哥哥内斯看在眼里。与莉迪亚相反,哥哥内斯在家庭中似乎可有可无,他把得不到关心的苦闷全投入到自己的兴趣中最终考上了哈弗大学。在哥哥走的一天,莉迪亚仿佛失去了救命稻草,不堪重负的她选择了自杀。
人文主义者
理论分析
所谓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自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
社会学家涂尔干将自杀分为躁狂型自杀、忧郁型自杀、强迫型自杀、冲动型或不由自主地自杀。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分类为"完全性自杀(CS)、自杀企图(SA)、自杀观念(SI)"。根据自杀的结果,一般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成功三种形态。中国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类。情绪型自杀常常由于爆发性的情绪所引起,其中由委屈、悔恨、内疚、羞惭、激愤、烦躁或赌气等情绪状态所引起的自杀。此类自杀进程比较迅速,发展期短,甚至呈现即时的冲动性或突发性。理智性自
皴”的笔墨技巧,用笔倾斜但画出了浑圆的质感,到达了一种立体即平衡的特质。于是从中可以看出,王季迁先生所说的“笔墨”,即是在绘画作品中,绘画者运用熟练的、对笔墨掌握的技巧最终让画面中的形式表现出了一种平衡的状态,而这种绘画者与笔墨技巧表达形式的平衡状态,最终成就了绘画作品中非刻意安排的自然效果,而这样的“笔墨”也就是能从中国绘画作品中品鉴出的“气”。
“笔墨”与“韵”
台湾当局王季迁先生把“笔墨”作为鉴藏方法,除了能够通过其说明绘画作品中“气”是怎样品鉴的以外,也能说明“韵”,这种绘画作品中含有个性姿态的生命感觉是怎样品鉴的。通过“笔墨”鉴藏的方法品鉴出绘画作
品的“韵”,其实就是通过绘画者对“笔墨”的运用,使绘画作品最终呈现出具有绘画者独特个人特征的“笔墨”,即绘画者独特的“笔墨”技艺。如果绘画作品能品鉴出“气”,需要注重强调的是绘画者“笔墨”技巧的纯熟,那么“韵”则是将强调的重心放在了绘画者“笔墨”技巧的个人特质上。而这种极具个人特质的绘画技艺,首先是因为中国的绘画材料笔,具有很强的创造表现力,所以绘画者在对笔与墨的技巧掌握时,容易发展出具有个人特点的使用方式,而因此形成绘画者独特的“笔墨”表现特征。并且在王季迁先生看来“笔墨是一个人内在天赋的一部分”[8]“笔墨特质与画家个人风格的发展或转变无关,唯一有关的是画家的个性、天赋和其本性”[9],于是绘画者带有个人特质的“笔墨”又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如他举例夏珪的两幅绘画作品《溪山清远》和《十二景山水图》,认为虽然这两幅画在构图等结构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以至被误认为不可能同出于夏珪之手,然而在王季迁先生看来,这两幅画都是夏珪的真迹,因为“笔墨都是头等的,不论结构是复杂或简单,笔墨都一样有夏珪的个
性”[10]。所以“笔墨”能成为鉴藏中国绘画的方法,而能从“笔墨”
品鉴出绘画者的个人特质,也正是品鉴出了绘画作品中的“韵”,即具有个性姿态激起生命之感。
小结
白嘉轩王季迁先生强调的“笔墨”,其实是将“气韵生动”的传统品鉴标准,分化成“气”“韵”和“生动”,并通过“笔墨”与“气”“韵”的联系,即技巧平衡的自然状态与个性特质来品鉴绘画作品是否达到“生动”。所以“气韵生
动”的传统品鉴标准,通过王季迁先生的“笔墨”观,能够被表述成在中国绘画鉴藏工作中所运用的方法。
注释:
[1]《王季迁读画笔记》,中华书局,2010年12月第1版,第1页[2]《四库全书总目》,上海大东书局,1930年再版,第112页。[3][4][5][6][7][8][9][10]《画语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1版,第26、27、249、64、89、112、237、221
参考文献:
[1]徐小虎.《画语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1版[2]徐小虎.《被遗忘的真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3]王季迁.《王己千书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4][美]杨凯琳.《王季迁读画笔记》.中华书局,2010年12月第1版[5]田洪.《王季迁藏中国历代名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6]王世襄.《中国画论研究》上下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年7月第1版
文化纵横
杀不是由于偶然的外界刺激唤起的激情状态导致的,而是由于自身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进行了充分的判断和推理以后,逐渐地萌发自杀的意向,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自杀措施。因此,自杀的进程比较缓慢,发展期较长。
莉迪亚的自杀可以归类于忧郁型自杀、完全性自杀、自杀成功以及理智型自杀。莉迪亚短暂的一生都活在父母的期待中,这也让她觉得生活是压抑和痛苦的。这种普遍的绝望往往伴随着直接导致自杀的幻觉和臆想性观念。纠缠着患者的忧虑、自责和悲伤的整个状态是固定不变。这种固定不变的慢性特点就决定了它难以根除。
本文将从莉迪亚的家庭环境来研究影响她一步步走向自杀的因素。
移民自我身份认同
“认同”是个人对自我身份的确定,由于族意识的产生是族际交往的结果,因此个人族身份的确定往往有一个重新选择的过程。族意识(认同)的存在具有多元化、多层次性的特征。少数族裔体的信仰、价值理念以及习惯会发生涵化,涵化是适应主流社会的自然过程,涵化程度不同,认同也会有
所差异。
美国华人新移民第二代的身份认同复杂而多样,不同体之间有所差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生活环境以及社会中的偏见均是导致其身份认同不同的因素。华人新移民第二代在行为、心理等各方面都与新移民第一代不一样,移民第二代在文化上缺乏归属感,感觉自己是属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人。华人青少年在语言思维、生活方式及社会举止上的美国化仅仅是一种单方面的改变,并不能使他们成为被美国社会认可的美国人。他们难以与美国人建立关系较密切的朋友圈子。对想得到主流社会承认的新移民子女来说,感觉被疏离是最大的痛苦。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美国华人新移民的子女。詹姆斯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意识到自己与周围体的不同,这些不同首先是通过外在的相貌体现出来的。所以当莉迪亚拥有和白人一样的蓝眼睛时,他就将自己未能做到的——融入主流社会——寄托在莉迪亚身上。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是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女孩,一心想突破传统思想,喜欢与众不同。然而在她决定与詹姆斯结合后,却不由自主地扮演起了她本来抗拒成为的角——被局限于厨房的家庭主妇。在梦想破碎之后,她只有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二女儿莉迪亚身上。
亲子关系理论
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D.Baumrind提出了四种教养方式:专制型、宽容型、权威型、放任型。专制型父母会严格控制孩子的行为及态度,要求严格且与子女情感相对较疏远。宽容型父母会尊重儿童意愿,更愿意通过沟通和理解的方式而不是用惩罚等措施来迫使青少年服从。权威型父母对子女实行一定的要求和控制。放任型父母常忽视孩子的需求,缺少必要的责任感。莉迪亚的父母虽然表面上是宽容型的,但实际上则是权威型的父母。他们对儿童青少年实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和要求,常常引导他们以理智的态度行事。
在成长过程中,莉迪亚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勇气和机会。莉迪亚也就此成长为缺少自控能力和自我信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性,在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中缺乏主动性的青少年。
另外,依恋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鲍尔比提出了依恋行为系统,即依恋行为在依恋者感到害怕、疲劳或虚弱时最为明显,而且在依恋对象提供保护、帮助和安慰时缓和平静下来,甚至仅仅知道依恋对象就在身边也可提供强烈的、普遍的安全感。尽管依恋行为最为明显地表现于儿童早期,但是它也会出现于整个生命过程,特别是在有压力地情况下。此外,鲍尔比假设,通过连续地与人和物的世界的交流,特别在儿童与照料者持续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儿童会发展起日益复杂的内部工作模式,即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表象。当儿童在有需要时得不到关注和安慰就很可能形成消极的内部工作模式。
莉迪亚五岁时母亲的不辞而别导致莉迪亚对于母亲的依恋得不到满足从而造成内心长期的不安全感,而母亲的回归并没有缓解莉迪亚紧张情绪,反而由于害怕母亲的再次不告而别,造成更深的焦虑和不安,对母亲强烈的依恋使莉迪亚逐步发展成隐藏自己内在需求而小心翼翼满足母亲期待的内部工作模式。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认为,人类有一种普遍的平衡、和谐需要, 即认识上的不和谐,会导致心理上的焦虑, 从而迫使个体的认知结构转向平衡与和谐。1958 年海德提出了平衡理论,即O—P—X关系模型, 主要涉及到某一个事件内一个认知主体与两个认知对象。P代表认知主体,O代表人, X 可以是物体、事件、活动、现象或观点等等之间的三角形关系, 他称之为单元关系。主体和认知对象之间存在的感情关系, 包括肯定(+)和否定(—)关系。海德将认知主体对事件内两个对象的态度的一致现象称为平衡状态,个体对事件的态度与对事件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反的状态视为不平衡状态。
国电物资商务网
例如母亲玛丽琳与女儿莉迪亚之间是一致的肯定关系,但是玛丽琳肯定女医生这一职业,莉迪亚却对这一职业采取否定态度;于是玛丽琳、莉迪亚、职业这三者之间不构成平衡状态。父亲詹姆斯与莉迪亚之间是一致的肯定关系,詹姆斯希望融入当地的圈子,莉迪亚却对此有点反感,于是詹姆斯、莉迪亚、社交圈这三者之间不构成平衡状态。这种紧张关系之所以长期存在而没有失衡是因为莉迪亚的哥
哥无意中扮演了平衡莉迪亚内心不安的角,而当内斯决定离开家时,莉迪亚平衡的支撑点就消失了,这也是导致莉迪亚自杀的直接原因。
父母养育方式不良使得莉迪亚无法形成正性的自我概念,玛丽亚把自己没有完成的志向寄托在莉迪亚身上并自以为是的扼杀其兴趣,父亲也没有注意到玛丽亚在社交方面的困境,莉迪亚在亲子关系中得不到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从而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最终,父亲的二代移民自我身份认同困境、母亲过高的期望和过多的干预保护,莉迪亚对于一切问题的自我归因,还有家庭环境中关系的不平衡状态,种种因素的叠加导致了这个备受宠爱的女儿一步步走向了寒冷刺骨、深不见底的湖中心。
参考文献
[1] 迪尔凯姆.自杀论 [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
[2] 李其荣,姚照丰.美国华人新移民第二代及其身份认同[ J] .世界民族,2012(01)
[3] 辛浩力,国外现代亲子关系理论观点回顾 [J] .教育改革,1997.2
[4] 林万贵,试论科恩伯格对客体关系、情感和驱力理论的新整合观 [ 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5] 周润仙,“组织平衡结构理论”新探 [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5(02)
[6] 唐记华,王高华等,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杀观念相关因素剖析 [J] .中国心理健康期刊,2005(08)
069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2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30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自杀   绘画   笔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