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重点段落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文段作用分析
题型一 重点段落的作用
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考虑,主要分为:
1.首段的作用:
A如果是环境描写则大多数是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B其他内容则可能是开篇点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还有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2.过渡段作用: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在论述问题过程中,由总到分或者由分到总的转换
3.结尾的作用:
点题或深化中心,升华感情。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4.其他语段作用:
照应上文,引出下文,补充说明等。
题型二 重点句子的作用
重点句子往往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要么贯穿文章始终,要么揭示文章主旨,要么在结构上有特殊作用,要么使用某种修辞。从句子在文章的位置上分为:
1)、位于开头
A、点明主旨,领起下文。例如::余秋雨《都江堰》一文,第一段为:“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马丁约根森B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章往往采用倒叙形式,以达到此目的。例如:鲁迅的《祝福》一文,先写祥林嫂死了,然后追忆祥林嫂生前的事。
C、蓄势(铺垫),奠定感情基调。
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出现服务,引出观点,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下文游荷塘做铺垫,并为下文抒发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感情奠定基调。
D、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例如:杨朔《荔枝蜜》从“被蜜蜂蛰了一下,从小怕蜜蜂”到对蜜蜂“有好感”到“作者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蜜蜂”,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
2)位于中间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衬托作用
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衬托作用。
例如宗璞的《报秋》一文:
叙述的文体是玉簪花,但作者却用了一大段来写种太阳花的经历,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我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这样写,正是为了反衬玉簪花生命力的顽强。
C、渲染,烘托气氛。
如鲁迅《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这段景物描写,有力地渲染出坟场凄凉的气氛。
3)位于末尾
1、总结上文议论文中往往在结尾部分
2、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4、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例文一
等待槐花
    窗外有一株老槐树,我每天清晨都在拉开窗帘的霎间,与它相对而视。在这仲春时节,它依然含蓄。黑黢黢的皮肤,裹藏着耐得住寂寞的心灵,在它的桠枝间我不到一丝绿意。我更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悄然间给我一树繁花?
    可即使繁花满枝,谁还会和我一起分享氤氲的香气?谁还会给我采摘带着露珠的花串做香喷喷的槐花糕?谁还会站在槐花纷纷的午后等待我的脚步?没有了——那青蓝的衣衫、佝偻的身背、慈祥的目光、稀疏的白发……
    有一年,村外的河水在一夜暴雨之后,猛然间涨了上来。河水翻腾着,搅起浑浊的泥沙。偶尔还会从上游跌宕盘旋的在激流中飞下几个麦秸垛,又在漩涡中时而浮起、时而下沉的向下游冲去。岸边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抱着一棵粗壮的杨树,焦急的望着河的对岸。她扎着羊角辫,穿着紫红的小衫,衬着青蓝的短裤,斜背着粉带着白花边的书包。她喃
喃自语:“我——我——怎么上学去?”它似乎听见河对岸杨树林深处的校园里,传来打铃的声音。小女孩急了,泪水扑扑的打在脸颊上。可河水的势头丝毫不减,打起的水花似一个个狂野的笑。小女孩蹲下来,捡起一个个石块猛扔进河里,恨不得,填平它。越是愤怒,嘴唇咬的越紧,泪水越是汹涌,直到有一双有力的手把她拉起来,背在肩上。
    外公一边安慰着我,一边在黄泥路上急行。“小燕子不哭,姥爷背你从杨庄大桥上绕过去。”
“姥爷那太远啦,咱要绕好大一圈子!老师说过,下大雨没法过河时,可以不去上学!”
“不去?你都哭了!只要小燕子高兴,姥爷不怕远!我可不愿意让你当逃兵”
“哈——哈——”
    河岸边,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可是雨后,经常会有一老背着一少在穿行。老人的裤管总是高高的挽起,水鞋里可以听见扑哧、扑哧的声音,身后溅起的泥点子伴着孩子的说笑,飞扬成黄的小花。他们趟过浅浅的水洼、翻越高高的堤坝、走过密密的高粱地头……就这样,外公背了我五个夏天。我趴在他的脊背上走出了小学的门槛,同时渐渐的走出了你
的视线——到镇上去上初中了。
    无论星期天还是寒暑假我都会去外公家。我们一起游戏过:跑到狮子山里捉蝈蝈、东南岭上打枣子、村外河里捉小鱼;我们一起劳动过:去“瓢头子”岭上种花生、“十亩”地里掰玉米、“清水湾”里收高粱。忘不了春天你打得槐花糕、夏天你摇的小团扇、秋天你摘得甜石榴、冬天你送的厚棉袄……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直到二零零六年五一放假期间。我回来探望您!那是老家槐花怒放的时节,乡间的小路上弥漫着甜腻腻的味道。到处都是一树树乳白的槐花。蜜蜂在花串间飞舞,蝴蝶在已经窜出麦穗的田野间嬉戏。我和母亲手挽着手,走在我儿时奔跑过的土地上。远远的我就看见了你:站在桃园外,栅栏旁那棵老槐树底下。穿着一件深蓝的短袖衬衫,青的裤子,青帮布底鞋。正在举目眺望着我要去的小路。背已经驼了,头发也稀疏而花白。可那是我内心最唯美的画面,定格在我心灵的帷幕上。
      槐花落尽的时节,一个享年七十三岁的老人也悄然的走了。他生前爱着的这些人都参加了他的葬礼。我想放声大哭,可他们的声音成了小声啜泣。我又怎么忍心揭开他们的伤疤,使之再次流血?我走在穿着丧服的亲人队伍的最后面,我用丧服的盖头蒙住脸,任泪
单体建筑
水滴落在我的衣襟上。木然而又绝望的走到外公的墓地。它在一片玉米地里。青青的一米多高的玉米棵,织成青的帷幔罩在您的坟外,坟东约十米外是一片桃树园,坟北约一千米是京沪高速公路,坟南三百多米就是他的村庄。
我想这墓地很合他的心愿。因为他最爱在桃树林里忙碌,春天可以有桃花的芬芳为伴、夏天会有蝈蝈在玉米棵梢头鸣叫、秋天会有晚熟的桃儿挂满枝头、冬天可以看见村落里袅袅炊烟……更重要的是可以看高速路上车来车往,不会寂寞,不会孤单!数字温度传感器
那是我们最好的分别。一棵槐树,发出点点的芽、开出串串的花、洒下浓浓的荫、剩下粗粗的枝桠。一年年,树长大。呼,风一阵……青蓝的衣衫,沾染着槐花花瓣,如一只只白蝴蝶停息在那儿,伴着你慈祥的微笑镶嵌在我永远的梦里。
    只剩下我,独自站在老槐树下,一年年,等待槐花开!
 16.文章开头第一段描写槐树有什么作用?
17.赏析文中划线句子“小女孩蹲下来,捡起一个个石块猛扔进河里,恨不得,填平它。越是愤怒,嘴唇咬的越紧,泪水越是汹涌。”(人物描写角度)
18.结合全文分析,你如何理解“那是我们最好的分别”?
19.文章为什么以“等待槐花开”为题?
20,文章最后一段,外公已经去世了,可我依然,一年年,等待槐花开,这样写分别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6. 写出了槐花的含苞待放,暗示了作者惆怅的心境;引出下文对外公的回忆与思念;照应了文章的题目;与结尾“等待槐花开”形成呼应。(每点1分)
随国17. 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女孩河水猛然上涨之后,不能上学的焦急心理。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8.因为槐树盛开的景象曾经是作者内心最唯美的画面,定格在心灵的帷幕上(1分);而此刻作者已经把外公的影象存入了记忆里的,成为了最美的写意画卷(1分);表达了作者对外公的深切怀念与不舍(1分),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分)。
19. 槐花盛开的时节渲染了温馨的画面,也见证了作者与外公相处的美好时光(2分);以
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外公的思念;也与文章的开头、结尾形成照应(1分)。
20结构:照应开头,是文章结构严谨。
内容:槐花盛开的时节渲染了温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与外公的深深思念之情。(2分);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外公的思念;
例文二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2017上海市中考)
(1)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xiàn mù,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
(2)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曰的午后推回了家。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3)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4)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5)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 “你别管。”刘伟头也不回,(          ),走了。
(6)“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7)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
(8)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
(9)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
(10)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
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11)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
(12)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
(13)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
(14)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
(15) “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
(16) “关你什么事!”
(17)“我是你爹!”
(18)“起来!”
(19)父亲没动。
(20)“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
(21)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
(22)“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 ”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
(23)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 :“我要冲了,你抓牢。”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3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23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父亲   单车   槐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