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炽成:《性恶》出自荀子后学考

周炽成:《性恶》出自荀子后学
Textual Research on "Xing E" of Xun Zi:Based on the Editor of Liu Xiang and Text Structare of "Xing E"
ERP系统设计与开发
作者简介:周炽成,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国学研究中心教授。广州 510631
内容提要:汉代刘向编《荀子》一书,把著名的《性恶》排为第26篇(全书共32篇),夹在《子道》《法行》之间。论者公认:这两篇及排在后面的《宥坐》《哀公》《大略》《尧问》等都不出自荀子本人之手,而出自其后学之手。刘向把《性恶》编置在这个地方,是把它看作荀子后学的作品。仔细分析《性恶》的文本结构,可发现:它不应该是一篇完整的论说文,而是由七个不同的模块拼凑起来的,其中有太多的不一致、前后矛盾。如模块二对“知仁义法正之质”和“能仁义法正之具”的肯定以及模块七对性质美的肯定,就与模块一对人性恶的断定相矛盾。大部分模块极可能是不同作者之所为。多种证据表明:荀子不是性恶论者,而是性朴论者。
关键词:荀子/刘向/《性恶》/性朴论
中央电视台直播阅兵
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荀学新探:以性朴论为中心”(13BZX043)。
研究荀子人性论的人大多以《性恶》为依据,很少注意到《荀子》一书中其他文章对人性的论述与《性恶》论述的不同。刘念亲独具慧眼,差不多百年前就发现:该书在《性恶》之外有大量对人性的论述,它们都未显示人性恶,因而强烈怀疑它并非荀子本人所作①。日本学者金谷治20世纪50年代发表文章,认为《性恶》的第一部分是荀子后学受法家韩非子的影响而写的②。本文拟从《荀子》的编辑和《性恶》的文本结构等方面极力证明:这一篇影响深远的文章出自荀子后学之手。
一、刘向编《荀子》把《性恶》夹在荀子后学作品之中
先秦子书的成书,往往经过长时间的过程。就《荀子》的成书来说,荀子仅写了几万字的手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著数万言而卒”③),后学们不断传授之、增删之。到西汉后期,刘向看到以荀子之名写的文章有三百多篇,但大部分是重复的,于是删为32篇,定名为《荀卿新书》。“新”之一字很值得留意:三百多篇的本子是旧书,而32篇的本子是新书。流传至今的《荀子》版本,在刘向的编辑下定型,后世至多有个别文字的改动。
当归注射液
在刘向编辑的《荀子》中,排在最后的九篇是《宥坐》《子道》《性恶》《法行》《哀公》《大略》《尧问》《君子》《赋》④。《性恶》是第26篇,在《宥坐》(第24篇)、《子道》(第25篇)之后,而在《法行》(第27篇)之前。显然,这三篇都是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的记载(《宥坐》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论,《子道》主要记载孔子与弟子的对话,《法行》主要记载曾子、子贡、孔子的言论),而不是荀子自己的论说,与第23篇(《礼论》)及之前的论说文明显不同。刘向把在后人看来如此重要的《性恶》夹在不很重要的《子道》和《法行》之间,难道是随意为之的吗?刘向这样编排《性恶》,是否意味着他已意识到:它跟《宥坐》《子道》《法行》等一样不出自荀子之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不妨把杨倞的编排与刘向的编排做一比较。看王先谦的《荀子集解》,可以很容易发现两者的不同。梁启超的《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也对两者做了对照。杨倞把刘向所编《荀子》之篇目的先后顺序做了一些调整,最突出的不同是把《性恶》排序提前,从第26篇升至第23篇。杨倞对此解释:“旧第二十六,今以是荀卿论议之语,故亦升在上。”⑤此语可让我们反推:刘向应该把《性恶》看作非“荀卿议论之语”。从这种编排的变动可见:杨倞肯定《性恶》是荀子自己写的,而刘向则认为它出自荀子后学之手。
在刘向编置于最后的九篇之中,《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大略》《尧问》等六篇不是荀子所作,早已获得公认,人们对此不会有疑问。关于《赋》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但更多的论者认为它是集体的作品,不会出自荀子一人之手(荀子可能也写了其中一些,但还有其他人写的)。这类似《诗经》的情况。至于《君子》(杨倞认为,此篇当名为《天子》,后世传写误为《君子》⑥),其中的尊君、赏罚得当等思想,与韩非子一脉的思想一致,故很可能出自这一脉的荀子后学之手。《君子》中的“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悔;爵当贤则贵,不当贤则贱。古者刑不过罪,爵不踰德,故杀其父而臣其子,杀其兄而臣其弟。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分然各以其诚通”⑦,鲜明地显示了韩非子之学的精神。不过,韩非子赞成连坐,而《君子》反对连坐,这表明了韩非子一脉内部的分歧。
在刘向编《荀子》版本的最后九篇中,已有八篇可认定为不出自荀子一人之手,那么,我们能说惟独《性恶》出自他之手吗?刘向如此编排《性恶》,其意图是很明显的:它是荀子后学的作品。
从总体上看,笔者认为刘向的编排比杨倞的编排更合理。在刘向的编排中,如果把最后九篇排除,荀子本人的作品就是从《劝学》始至《礼论》终,共23篇。首尾两篇都很重要,
首篇为纲要,终篇为总结,很好地突出了荀子之重学与重礼,这两者是荀学最有特的议题。这23篇的顺序大体上是从个人(《修身》《不苟》《荣辱》等)到国家(《富国》《王霸》《君道》《臣道》等),到天地万物(《天论》),附之以思维方法(《解蔽》《正名》等)。这个思路很顺,很清楚,也很有系统。如果刘向真的把《性恶》看作荀子本人的作品,那把它编排在最后九篇之中实在难以理解。
相比之下,杨倞的重新编排似乎失去了刘向编排的优点。如果他也像刘向一样认为首尾两篇都很重要,首篇为纲要,终篇为总结,他当然很看重《性恶》。在现代人看来,《性恶》当然太重要了。而刘向却不认为它有多重要。如果《性恶》真的是荀子本人写的而且真的那么重要,为什么在他那么多文章中单独只在一篇显示人性恶呢?为什么在其他篇中从未说过人性恶或暗示人性恶呢?重礼的思想在《礼论》之外的很多篇中都有显示,重学的思想在《劝学》以外的很多篇中也都有显示,但性恶的思想却没有在《性恶》之外的任何一篇中有显示。徐复观说“性恶的主张,散见于全书各处”⑧,但没有举出《荀子》书中《性恶》以外的任何证据来支持他的看法。王博认为《劝学》承认性恶⑨,但这只是他个人的逻辑推论,而不能在该篇文本中到任何证据。梁启超说:《荣辱》“多阐发性恶语”⑩。但我们在本文第四部分会看到:《荣辱》有性朴的思想,而没有性恶的思想。总之,那些坚
魏书生持《荀子》一书中《性恶》之外有性恶思想的人都不能显示可靠的、令人信服的证据。
从刘向所处的汉代到杨倞所处的唐代,经历了七八百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中,荀子作为性恶论的代表,逐渐得到大家的接受,而荀子后学作《性恶》的实情则被遮蔽了。古人不用标点,“作为书的荀子”和“作为人的荀子”,都写成“荀子”。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把《荀子》书中的所有看法,包括《性恶》的看法,都作为荀子本人的看法,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杨倞是专家,与一般人不同,他看到了《荀子》中部分篇不是荀子写的,但是,他也跟一般人一样接受了作为性恶论代表的荀子。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这种说法很对称,而如果说孟子主性善,荀子后学主性恶,这就不对称了。显然,对称的看法比不对称的看法更容易流传开来,但我们这里看到不对称的看法才符合历史的实情(11)。
二、如何解释刘向的另一句话?
但是,刘向的《孙卿书录》中有这样的话:“孙卿后孟子百余年,以为人性恶,故作《性恶》一篇,以非孟子。”这与上一部分我们所说的相冲突。这真的是刘向的话吗?认真研读《孙卿书录》的全文,有助于我们搞清楚事情的真相:
贝多芬百年祭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雠中《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复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皆已定,以杀青简书,可缮写。孙卿,赵人,名况。方齐宣王、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尊宠之。若邹衍、田骈、淳于髡之属甚众,号曰列大夫,皆世所称,咸作书刾世。是时,孙卿有秀才,年五十,始来游学。诸子之事,皆以为非先王之法也。孙卿善为《诗》、《礼》、《易》、《春秋》。至齐襄王时,孙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孙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孙卿,乃适楚,楚相春申君以为兰陵令。人或谓春申君曰:“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也,今与之百里地,楚其危乎?”春申君谢之,孙卿去之赵。后,客或谓春申君曰:“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故贤者所在,君尊国安。今孙卿,天下贤人,所去之国,其不安乎?”春申君使人聘孙卿。孙卿遗春申君书,刾楚国,因为歌赋,以遗春申君。春申君恨,复固谢孙卿,孙卿乃行,复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孙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及韩非号韩子,又浮丘伯,皆受业,为名儒。孙卿之应聘于诸侯,见秦昭王。昭王方喜战伐,而孙卿以三王之法说之,及秦相应侯,皆不能用也。至赵,与孙膑议兵赵孝成王前。孙膑为变诈之兵,孙卿以王兵难之,不能对也。卒不能用。孙卿道守礼义,行应绳墨,安贫贱。孟子者,亦大儒,以人之性善。孙卿后孟子百余年,以为人性恶,
故作《性恶》一篇,以非孟子。苏秦、张仪以邪道说诸侯,以大贵显,孙卿退而笑之曰:“夫不以其道进者,必不以其道亡。”至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孙卿卒不用于世,老于兰陵。疾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葬兰陵。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异同”之辨,处子之言;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楚有尸子、长庐子、芋子,皆著书。然非先王之法也,皆不循孔氏之术,唯孟轲、孙卿为能尊仲尼。兰陵多善为学,盖以孙卿也。长老于今称之曰“兰陵人喜字为卿”,盖以法孙卿也。(严氏《全上古文编》校文曰:案:上文“至汉兴,江都相”以下十七字,当在此句下。)孟子、孙卿、董先生皆小五伯,以为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皆羞称五伯。如人君能用孙卿,庶几于王。然世终莫能用,而六国之君残灭,秦国大乱,卒以亡。观孙卿之书,其陈王道甚易行,疾世莫能用。其言悽怆,甚可痛也。呜呼!使斯人卒终于闾巷,而功业不得见于世。哀哉!可为霣涕。其书比于记传,可以为法。谨第录。臣向昧死上言。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雠中《孙卿书录》。(宋本。)(12)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4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12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性恶   思想   后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