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

费县之龙的传说
在闻名的东北黑龙江上,至今沿用着一条古训,每有客人过江,在临开船以前,船夫站在船头上,高声问道:"船上有山东人吗?"客人齐声回答"有!"这才开船,说有山东人时,江面上风平浪静,旅客平安过江,如果无人说"有",就会浊浪滔天,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据说黑龙江里住着一条大黑龙,它的老家是山东费县。
  很早以前,蒙山前有个村子叫朱家庄,村里有个老实巴脚的农民叫朱老大,种着河边几亩地,日子过得不愁吃、不愁穿,可就是妻子李氏四十开外了没见儿女的面,天天烧香拜佛,祈求生个一男半女。这年春天,李氏在河边洗衣裳,回家后,觉着肚子有些异样,后来知道是怀孕了,夫妻俩非常高兴,掐着指头盼着孩子出生,一直等了一年多,仍不见动静。第二年夏天,天气比往年热得厉害,旱得也狠,庄稼旱得耷拉了头。这天是五月十三,骄阳似火,晒得地里冒烟。到了晚上半夜时分,李氏梦见有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从天空中下来,直钻入她的怀中,吓得大叫一声醒来,此时,外面大雨倾盆,电闪雷鸣。一会儿,一个男孩呱呱坠地。这孩子黑乎乎,胖敦敦的,出生时又天降大雨,人们都说这孩子是龙王转世下凡,便起名叫"朱龙",又叫"黑龙"。
  朱龙十二岁上,父亲朱大去世了,母子俩相依为命,好在朱龙人小力气大,人又勤快,把
家中的几亩地种得整整齐齐,粮食打得不少。他家的地从来不旱不涝,而且附近庄邻的地也是不旱不涝。一见旱情,天就下起毛毛细雨,刚好够用,雨就停了。人们感到奇怪,只说老天有眼,偏心这方百姓。
A有天晚上,有人在河里洗澡,看见朱龙家的地里趴着一条黑龙,伸出十只爪子在"哧哧"地抓草松土。人们一传十,十传百,都说朱龙是黑龙变的。
  又一年冬天,大雪盖地,人们没有柴火做饭取暖,朱龙就约了几个棒小伙子上蒙山山里砍柴。因大雪封山,进不去人,朱龙就叫他们在外面等侯,自己进山砍柴,不长时间,他就挑着两座小山似的干柴出来,分给众人。这天,他又只身一人进山打柴,有个机灵的小伙子偷偷地跟在后面察看,老远看到有条大黑龙在半山腰中,用十只爪子上下左右"咔喳、咔喳"折树枝,一会儿,就堆起两大垛柴火,这时,人们才相信朱龙确实是条黑龙托生的。
  十八岁上,李氏给朱龙娶了一个贤慧貌美的妻子,一家三口,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很美满。
  这一年春天,天气特别干旱,从去冬到今春,没下过一场透地的雨雪,小麦长得又矮又瘦,人们从很远的河里挑水浇麦,非常辛苦。一天,朱龙在麦地里耪草,妻子和妻妹在河边洗衣裳,快近晌午,朱龙也来到河边树荫歇息,他妻妹半开玩笑说:"夫,人家都说你
是天上的龙下凡,你就变条真龙下场大雨吧,一来我们也看看你的真身,二来也为老百姓造福。"朱龙知道,没有玉帝的旨意,私自降雨是违背天规的,自己就是因为私自降雨,违犯天条,才被罚人间的,再说,自己平日偷偷地下点毛毛雨,倒也罢了,要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现出原形,下起大雨,可是罪责不轻。但是妻妹不明真相,出于天真,再三纠缠,加上妻子和众人纷纷劝说,要他现身下雨救救庄稼,朱龙望了望苦旱的庄稼,又看了看众人们期盼的眼神,便横下决心,一头扎进河里。他先变成一条蜥蜴样的东西,在水里游来游去,他妻妹取笑说?quot;原来夫不是什么真龙,是一条蛇虫粒子!"话音刚落,只听"咔嚓"一声,一条巨大的黑龙从河里飞向空中,身子有柳斗粗,眼睛象两只大红灯笼,摇头摆尾,顿时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哗哗"下起了瓢泼大雨。一会儿沟满河平,云散雨止,黑龙又从空中落到河里,因为黑龙只顾降雨,错过了时辰,就再也变不回去了。只得沿河逆流向南进入大河,又向西游去,看看游得远了,众人急了,大声呼喊:"朱龙!你回来!朱龙,快回来!"人们每喊一声,朱龙就回头张望一次,每回头一次,大河就拐一道弯,共回了七十二回头,大河就拐了七十二道弯。人们看着朱龙越游越远,就又敲起铜锣,沿着河边,边追边敲,引他回来,但是朱龙仍继续向上游去。他妻子连吓带急,昏了过去,他妻妹吓得哇哇大哭,抱着她哭着说:",都怨我,看样子俺夫是难引回来了!"此
时,朱龙又回过头来,痛苦地说:"妹妹!别难过!这回你们就是北(百)引我也回不去了!"最后,终于看不见了,人们急得把铜锣扔上天空,"咣当"一声,铜锣掉下来摔碎了。至今, 河岸边有"南尹"、"北尹"、"铜锣  (同乐)庄"等村,新桥境内的那条小河仍叫"朱龙河"。
bf-269
原来,玉皇大帝在天庭得知黑龙私自降雨,非常震怒,便发下圣旨,罚朱龙到南边一个叫天井汪的水塘里去受罪,坐"千日牢"三年期满再做处置。只因汪小水少,朱龙身子大,只能窝憋着身子,不到一年,尾巴就烂掉了一半。有一天,人们发现了朱龙在天井汪里受罪,非常难过,纷纷买来香火,在汪边跪着,祈求玉帝赦免朱龙。此后不久,东北有条大江去了一条凶狠残暴的大白龙,兴风作浪,淹没良田,沉翻无数客船。玉帝就降旨,叫黑龙前去带罪立功,除掉白龙,镇守此江。
  六月初六这天,晌午时刻,人们正在天井汪边洗澡纳凉。忽然,从汪中央冲出一股黑烟,升到半空中,渐渐变成大片黑云,遮住了日光,接着"嚓咔"一声闷雷,顿时风雨交加,雷电交织,黑龙乘着风雨,一溜火光向东北方向飞去,一口气飞到东北,落到白龙江中,没来的及喘息就与白龙展开了搏斗,直杀得天昏地暗,翻江倒海,血水染红了白龙江。江面上一会儿翻白浪,一会儿翻黑浪。当人们发现了江中一条黑龙和白龙搏斗时,都来观阵助威,
人们看到翻黑浪时就往江中投入大量馒头、鱼肉,看到江中翻白浪时,就往江里投石头、瓦块。这样,黑龙和白龙连战七天七夜,最后,白龙终于连饿带累,招架不住,带着满身伤痕,逃入东海去了。从此,黑龙镇守此江,这条江也改名叫黑龙江。山东人有闯东北的习惯,听说黑龙是山东老乡,都来黑龙江边居住,种田打鱼,年年鱼粮丰收。生活富裕,来东北居住的山东人也越来越多。
  朱龙飞走以后,费县的乡亲们并没有忘记他,在他受罚的天井汪旁边建起一座大庙堂,叫"龙王堂",庙堂里塑着朱龙王的神像,并于每年的六月初六起了个庙会,每到这天,赶庙会的人山人海,有的带来供品香火给朱龙王上供。据说后来朱龙的母亲、媳妇都成了神仙,人们也在他的老家附近中西蒋村旁修了一座庙,把朱妈妈神像供奉在庙里,年年香火不断。
  朱龙王住在东北黑龙江中,并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年的五月十三都要回家"探亲",每次回家都要带来一场及时雨,因此,每遇大旱之年,在五月十三这天,四外八庄的百姓都抬着整猪整羊等各种供品,敲锣打鼓,到龙王堂迎接朱龙王,往往非常灵验,有时错过了日子,六月六这天也一定会有一场大雨的,这可能是朱龙为了报答费县人的养育之恩吧。至今新桥、探沂一带仍流传着一首顺口溜:
   朱龙河七十二道弯,
   黑龙想娘泪不干。
   天不下雨不用愁,
   五月十三把家还。 母猪性激素       
费县糊涂岭的传说
费县东北蒙山前怀方城镇,有个小山村叫糊涂(dù度) 岭,村小名气大。传说,乾隆下江南时曾经喝过这个庄里的糊涂。至今,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谈起来有鼻子有眼的。
邯郸市委书记乾隆十六年正月南巡,经过蒙阴至费县兴龙庄。四月从江南回来,由郯城驻跸沂州府。乾隆皇帝巡游江南,与太后、皇后同行,侍从人员很多,文武百官、宫女、太监、马夫、轿手好几千人,吃饭、住宿成了沿途州县最感麻烦和犯愁的事。数月前,沂州府知府宋 就派人把沿途行宫进行了粉饰、装修,并派出人员四处搜集古玩名器,做为贡品采办山珍海味,预备膳食。史书曾有“土人缒石取蒙顶茶,渡沂水取鱼遣使驰进。”之说。
四月十五日下午,乾隆皇帝大队人马、前呼后拥来至沂州府,驻跸在兰山县王家庄。沂州
府城里车水马龙,万人涌动,百姓倾家观看。府衙内大小官员,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有的安排住宿,有的预备吃饭,个个忙得不可开交。
晚饭时,御膳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可皇帝一家吃得很少,几乎没动筷子就撤下来了。皇帝传旨:明天早饭从简,只上几样清淡的地方小吃即可。这下可难坏了宋 知府,他倒背双手,在大厅里踱来踱去,他考虑的不仅仅是一顿饭,而是怕在关键时候伺侯不好,今后的升迁可就没了指望。急忙召集负责伙食的官员,前来商讨。列数了沂州府城里甚至各县属内的地方名吃,有的说城北门里周家的“鸡肉糁”很有名气、蒙阴的小米煎饼、沂水的烤地瓜都很有风味。有的说糁太腻了,小米煎饼杠牙,烤地瓜吃后胃里做酸,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时,有个跟随宋知府多年的亲兵说道:“我的费县老家,有种用小米面、大豆、绿豆做的‘三汁子糊涂’很好喝,南来北往的行人经过俺庄、都要喝上几碗,那年过‘大人’还喝过。”宋知府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又详细询问了一下,认为可行,只是觉得喝“糊涂”不大好听,怕太后人老犯忌讳,最后商量叫“蒙山粥”吧,不少地方把“糊涂”叫做“粥”。天已晚,急忙调派人马分头行动。
  沂州府离该村五六十里路,快马加鞭,不到两个时辰就打了个来回。挑选来做“糊涂”的是
操作性定义一家子,主人70有零,人称闽公,心眼极好,在大路旁卖了几十年的“糊涂”,有钱的给喝,没钱的也给喝,手艺也不错。此时,他们把做糊涂用的粮食、家什一并带来。
  月明星稀,一家人早早起来操作,儿子推磨,闺女烧火,闽公掌勺,媳妇里外张罗。做了一锅又一锅,先做好的装在瓮里,一连做了六大八印锅,天也亮了,带来的粮食也用完了。
  早饭开始,山珍海味,各点心照例摆好,各种风味小吃,品种繁多。太后坐中,皇帝、皇后打横,各人拣自己爱吃的随便享用。太后喝了一口糁,吃了一点渣豆腐就放下了筷子。这时一个贴身宫女指着一个碗小声说道:“请太后品尝‘蒙山粥’。”太后听了微微一笑,心想:昨天晚饭吃了几口“蒙山羊”至今嘴里还有膻味,今又冒出个“蒙山粥”。低头细看,白瓷蓝花碗里盛着黄澄澄、绿莹莹的稀饭样的东西,颜不错;端起来闻闻,一般清香扑鼻;慢慢地喝了一口,甜丝丝、香喷喷的,味道很好;细品品,甜中带点咸,很有风味,不由地一口口下咽,不烫不凉,一碗“糊涂”很快喝完,夸道:“不错!不错!”宫女又端上一碗。乾隆及皇后看到太后喝得津津有味,也端起碗大口喝起来,味道确实好,清香爽口,皇帝一气喝完一碗,连声称赞“好喝!好喝!”并吩咐把桌子上的其他饭菜统统撤下去。此时,侍从
官员才松了一口气,连声传唤:“快上粥!快上粥!”你来我往,奔走如飞,刹时,饭桌上摆满了“糊涂”。随从人员听说太后、皇帝夸赞“蒙山粥”好喝,也都端起碗,“出出溜溜”地喝起来。一会儿功夫,六大锅“糊涂”喝了个干净净,沂州府的官员还没摊上号呢。
流(H)  吃罢早饭,太后回房歇息,传旨把闽公叫来,赐座啦家长,特别详细地询问了“蒙山粥”的做法,最后赐给几匹宫缎、银两,并赐银牌一枚,留做纪念。
乾隆皇帝回京后,传旨:凡游幸所经州县,免除一年皇粮,赐七十岁以上老民、老妇银牌,这大概是沾了闽公的光吧。
从那以后,闽公一家居住的山村名叫“糊涂岭”,那里的“糊涂”越发远近闻名。只是到了解放后,村民
费县民间传说之烂鱼店子的传说
在费县梁邱新庄一带有一个村子的名字非常奇特,听起来似乎不是很雅观,但是却有着一段非常悠远而动人的故事,这个村子的名字就是:烂鱼店子。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货郎,到东海去挑鱼贩卖,在海边碰上一位白胡子老头。这老头,鹤发童颜,两眼炯炯有神。老者送给货郎一封信,让他捎到费县城南80里的一座大山的山洞里。同时送给他一支高粱秸,并嘱咐千万不要丢掉这根看似普通的秸秆,并告诉他到那座山的山崖前用秸秆一指,然后说:“洞门开,洞门开,东海的龙王稍书来。”自然会有一个石洞打开洞门迎接他的到来货郎也没有多想,牢记老者的嘱托,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货郎紧走慢走,惟恐担子上的鱼烂掉,终于来到那座山,山前有个小集镇,镇子上只有一家客栈,货郎为了送信只好托付客栈掌柜替他看管一下这一担海货鲜鱼。接着便拿着高粱秸和信顺着羊肠小道上了山,七转八拐好一阵子,才到那悬崖。可是根本看不到什么山洞,货郎犯了难,绝壁上光秃秃的哪里有石洞啊,莫不是那老者骗我?货郎看到手中的秸秆猛然想起老者嘱咐的话,便将秸秆冲山崖一指,说到:“洞门开,洞门开,东海的龙王稍书来。”只见光秃秃的峭壁上一道金光闪过,两扇石门哗啦啦的就开了,从门里走出一个小道童来,带他进洞,只见两位正在下棋的同样是童颜鹤发的老者。货郎说明来意,老者放下棋子,转回头来,接过货郎手中的信。
商战三十六计
老者让道童为他准备酒饭。货郎很奇怪的是道童就拿了几粒米在那里煮饭,很为老人的吝啬而不高兴,老人只是微笑并不言语。可是饭菜上来,货郎很奇怪怎么吃都吃不完那几粒米做的饭,又不好意思再多问,等酒足饭饱之后,货郎担心山下的鲜鱼,提出要离开。老人又安排他小憩了一番,在旁边看两老者下棋。货郎心不在焉,只见洞外的树叶黄了绿,绿了黄,反反复复不知道多少轮回,老人看着他着急的样子,只得有些惋惜的叹口气说:“货郎啊,你既然执意要走,我们也不留你,不过你千万要记着,不可将手中的这根高粱秸扔掉,切记!”货郎含糊的应着,便由道童送出洞来。刚出来,就听轰的一声,背后哪里还有什么山洞,依旧是那光秃秃的山崖了。货郎顾不了这么多,惦记着山下的那一担鲜货,便急匆匆的下山来,觉着手中的秸秆碍事,就随手扔下了悬崖下的山谷。
等他下山才发现,也就是一顿饭的功夫,他放鲜鱼的那个小镇却大了好几倍,存放鲜鱼的客栈也不见了踪影。不由得暗暗吃惊,好不容易才到了存放鲜鱼的客栈,慌忙奔进店里去店掌柜。一个老堂倌说:“客官,你打听的人,好像是俺店主人的老爷爷啊!他已死了100多年了。听老辈人讲,当年是有这么个人,挑着一担鲜鱼存放在这个店子里便出门上山为朋友送信去了。谁知,那人一去不回还,鱼烂了,也不见他回来。”
货郎听罢此话,突然明白了一切,原来捎信的老者和山崖石洞里见到的人,都是神仙,而他送信进去的石洞,就是“洞天福地”,洞中仅半天,洞外一百年。而老者让他不要丢掉的那根高粱秸就是仙人用来开门的钥匙。货郎越想越急,越想越悔,顿时他脑门冒汗,一溜烟的跑去寻那刚才丢弃的秸秆,哪里寻的着,无奈之下便爬到刚才送信的山崖上一纵身跳了下去,洞中的老人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便施展法术,将货郎接进了洞里,点化修行,据说后来这位颇有仙缘的货郎也修成正果,成了神仙。不过,他曾经存放鲜鱼的地方,从此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这就是“烂鱼店子”,如果你有机会去费县的南部山区旅游,可以去这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说不定也会遇到仙人点化,修成正果的哦。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43: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710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货郎   人们   黑龙   老者   费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