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_百 ...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标导航
三溴化吡啶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知道西方近代文
制度对近现代
中国公务员制度
的影响
1.了解晚清政府在民族危机下对近代官僚制度的变
革,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晚清官制改革对近代
青岛11中文官制度的奠基作用
2.分析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相关史料,从“史料实
证”角度认识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3.结合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分析其对
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背景
(1)晚清时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科举制度受到很大冲击。
(2)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2.过程
(1)1898年戊戌变法: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废八股,改试策论,以
指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时务策命题。变法失败后,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陈子昂初入京(2)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3)1905年,光绪帝诏准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被废除。
3.内容
(1)改革传统选官制度:进行官制改革,裁减冗署冗官,瓦解传统的六部建制。
(2)更新部分选官制度
①学堂选官制度
a.建立: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b.内容: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奖励出身可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依据各级不同情形,分别由官府予以选录。 ②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等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拔贡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叶村叠罗汉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文官选拔制度建设:出台了官员选拔方面的一系列法规草案。
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制定
(2)内容⎩⎨⎧①以考试制度为主,在“五权宪法”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
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3)评价⎩⎨⎧①积极性: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
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②局限性:南京临时政府的文官选拔制度基本停留在纸面上。
2.北洋政府时期
(1)制度建设: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1912—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
(2)官员选拔
①考试: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即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
负责。      女子地位低,男女不平等
②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制度建设: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2)特点: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
(3)内容⎩⎪⎨⎪
⎧①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
②1929年,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体现了近代妇女解放的成果③对一般在职人员,国民政府也效仿北洋政府,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
(4)结果:尽管有制度规定,但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干部制度
(1)含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内容。 (2)过程⎩⎪⎨⎪⎧①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
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②后来,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③改革开放以后,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3)意义⎩⎨⎧①在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下,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初步建立起中国特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②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中东家具
2.国家公务员制度
结合律(1)地位: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2)过程
①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②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a.内容: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b.意义: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③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
(3)意义: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
阅读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39“史料阅读”:根据史料,袁世凯奏折中提出了什么新政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措施:废除科举制,推广学校教育。意义:选拔有用人才,普及教育,开启民智,增强国家观念。
2.阅读教材P38“学习聚集”:指出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主要内容。
提示: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3.阅读教材P40“历史纵横”:与北洋政府相比,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公务员等级制有何关联?
提示: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等级制度,继承了北洋政府的文官等级制度并有所变通。由四级九等变为四等三十七级。
4.阅读教材P42“思考点”: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公务员录用过程趋向透明化、公开化和平等化,有利于人才选拔,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5.阅读教材P42“历史纵横”:根据史料,国家公务员有何显著特点?
提示:依法履行公职,属于国家行政编制,财政国家负担。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学部官报》”(见教材P38)
信息解读:晚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教育事务,各府、州、县设立劝学所。学堂毕业生和留学生成为当时选拔政府官员的主要途径,学部的设立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2.阅读“1907年绘制的《两江师范学堂全图》”(见教材P38)
信息解读:两江师范学堂诞生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是清朝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京地区办的一所师范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师范学校之一。学堂创设了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图画手工科,并设音乐副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
3.阅读“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见教材P40)
信息解读: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南京成立行政、立法、考试、监察、司法五权分立的国民政府,其中考试院负责国家人才的考选与任用,凡国家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各专业部门专业人员,都通过考试院考试选拔。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30: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686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制度   公务员   文官   考试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