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复习题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复习题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复习题
一、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复杂多样,变化剧烈
(1)政权性质:
(2)政权组织形式:有君主制:晚清政府(君主专制,清末新政时期试图向君主立宪过渡),太平天国政权;有共和制: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制),北洋政府(内阁制),国民党政府;还有特殊的军政府(西南护法军政府)。
(3)政权管辖区域;全国性政权(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局部政权(太平天国、西南护法军政府,中共苏维埃)。
2、深受外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中国近代新出现的各种类型政治制度都受到外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引进的政治制度大都经过了有选择的改造。
3制度的实际运行仍深受中国传统的影响(突出的如专制集权与分权制衡)
二、总理衙门
一本珍贵的书
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署或译署。1861年初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外交)而设立的中央机构,恭亲王奕 主持,1884年后由奕劻接任,1901年7月24日改组为外务部。官员分为大臣和章京两级。职权范围:办理外交,同时经管通商、海防、关税等事务,实际总揽整个洋务事宜。并管辖三口通商大臣和五口通商大臣。机构性质:皇帝直接指挥的中枢机构,不能独立行使职权,在规章制度上始终没有授予其直接处置事务的权力,实际上是辅助皇帝政务的一个办事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置对清政府的影响:原有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完整性被打破,政权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从地方扩展到中央,从个别职官的设置扩展到政府机关的设立,从通商扩展到外交。
三、总税务司署的殖民性
1、根据不平等条约成立,主要中高级官员均为外国人以英国人为主
2、名义上接受总理衙门和外务部的领导,实际上完全独立行事。
总理衙门和外务部实际上无权过问其内部事务,各海关制度上的负责人是海关监督,但通过另设税务司署,把海关的主要职能—征税和行政管理纳入其中,实际上架空了海关监督。
3、广泛干预中国内部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财政和税收权:海关关税;甲午战后三次大借款,盐厘、货厘的征收权;各口岸50里内的常关关税。海关成为代表列强管理债、赔款的机关。
内政:干涉清政府人事任命;广泛参与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海防,邮政。
外交:蒲安臣使团,马嘉理案交涉,中法战争中的交涉。
其他:刺探中国政治、经济等情报。《海关十年报告》
四、督抚专政局面产生的背景、表现、特点、评价
清朝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体制,但在近代接连不断的内忧外患冲击下,原有的体制逐渐被打破,形成了督抚专政、内轻外重的局面。
(一)、督抚参与对外交涉
近代之前,除两广总督外,地方督抚均无对外交涉权。
战争后,地方督抚开始参与对外交涉。
总理衙门成立前,对外交涉大多由地方督抚办理,成立后许多地方性交涉仍由地方督抚处理,重大事件由总理衙门会同地方督抚协商解决。地方督抚中,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分兼南北洋大臣,特别是直隶总督,分担了大部分外交事务,可以代表中央政府与外国谈判、立约,办理有关通商、划界、教案等事宜。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几乎所有的督抚都负办理对外交涉的责任。
(二)、督抚握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权。
近代之前,军权高度集中,凡遇重大军事行动,由皇帝简派重臣前往办理。
近代内忧外患丛生,中央直接控制的八旗和绿营腐败不堪,清政府一般不再委派朝廷重臣和亲贵为钦差大臣统帅军事,而直接授权地方督抚,命令他们组织地方武装,督办军务。
(三)、督抚通过兴办洋务扩张权力。
在洋务运动中,地方督抚权力进一步膨胀,逐渐将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诸权集于一身(四)、汉族官僚在督抚中占绝对比重。
督抚专政造成内轻外重的政治格局,带来地方独立的趋势,对晚清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五、湘军(背景特点评价)
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下令各地在籍大臣督办团练。1853年,曾国藩仿照戚继光的建军成法,建立湘军。湘军并非团练,亦非国家经制军队,属于勇营。湘军的特点:1)以募兵制取代士兵制募山农为兵,召书生为将。
贾大山 取经
2)将必亲选,兵必自招。自上而下建立严格的个人隶属关系,同时利用亲属、同乡、师生等关系加强内部联系。
3)厚饷养兵,就地筹饷。将帅自筹饷银:厘金、杂捐等。4)兵种齐全。编制有陆军和水师。以营为单位。湘军建立的影响:军事上兵为将有代替了兵归国有,募兵制代替了世兵制,军队的实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影响日渐加强。政治上促成了督抚专政局面的形成。
六、早期维新派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
具有一定的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民主思想,主张革新政治,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有初步的了解,认识到专制主义的统治是中国积弱不振的根源。他们认为君民共主最优越,最适合于中国。
19世纪70年代初的《易言》中,郑观应明确提出了在中国开设议院的主张,他成熟的议院思想,主要体现在《盛世危言》。
1890年代初,何启、胡礼垣、陈炽等人也提出了在中国建立议会制度的主张。
他们设想的议院,不是真正的立法机构,带有较多的议事、咨询彩。
早期维新派的这些要求和主张,反映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参予政权的愿望。但其思想还未成体系,较为零散。
金融86七、维新派关于政治体制变革的设想
(一)、变官制是维新派的主要政治纲领
(二)、从设议院到开制度局、懋勤殿。开制度局、懋勤殿是维新派政治体制变革的核心主张,遭到了顽固派的激烈反对。维新派还对一些不适应现实的规章制度等提出改革意见:废除回避制度、去书吏之弊、建立官吏薪俸制度、废八股等。
(三)、变革的具体设想
1、三权分立:中国官制三权不分,弊端丛生,应该三权分离,并进一步设议会为立法构
2、立法机关:先仿效日本等国起议政作用的一些机构,
3、行政机关:制度局之下立十二局以行新法。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
4、司法机关:宜采西法,重定施行。司法机关应独立于立法与行政机关之外。
5、地方机构改革:地方上每道设一新政局,每县设一民政局推行新法,改道为省,设巡抚,
下置参议、参军、判支;县设知县一人,下置参曹、刑曹、金曹,综理养民、教民之事;县以下公举乡官。每省设立法会议,专为推行中央十二部命令,设主席一人,由皇帝任命。
6、安置守旧大臣:做出必要让步,对机构增新不裁旧;对人员选通才以任新政,存冗官以容旧人;以尊位厚禄安置守旧大臣。
八、清末新政时期新官制(背景内容评价)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朝派载泽、端方等5位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同年十月,成立以宝熙、刘若曾为提调的考察政治馆,负责对“中外政治,悉心考核”,选择其要者,编订成书,以作为推行“预备立宪”的参
考。1906年9月1日下诏宣布“预备立宪”,规定“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实行立宪的期限,容后“妥议”。改革师法日本,先从官制入手。
1906年9月2日,正式宣布进行官制改革,派载泽、袁世凯等为官制编纂大臣,奕劻、孙家鼐、瞿鸿禨为总司核定大臣。设官制编制馆。袁世凯是官制编订事务的真正主持者。
avas官制的积弊有三:权限不分,职责不明,名实不符。
编纂官制的基本原则:制定官制,编纂大臣拟定了五条基本原则,核心是仿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11月2日,奕劻等将草案上奏。11月6日,正式公布新中央官制。没有采用责任内阁制,保留旧的内阁和军机处,各部院的设置基本采用奕劻等人的奏折。1906年11月,实行新官制。
1、行政机构各部基本按西方近代行政机构模式划定权限,并反映了精简、效率的原则
(1)机构设置不变的机构:内阁、军机处、外务部、吏部、学部等。
改变的机构:巡警部改为民政部,户部改为度支部,;兵部改为陆军部;刑部改为法部;理藩院改为理藩部,;太常、鸿胪、光禄三寺并入礼部;工部并入商部,改名农工商部;增设邮传部;大理寺改为大理院;都察院调整职掌。
拟设机构:准备设立资政院、审计院。海军部和军咨府,未成立前归陆军部办理
改革后,除军机处外,有外务、吏、民政、度支、礼、学、陆军、法、农工商、邮传、理藩等11部。(2)各部组织
机构设置统一设置承政厅,职掌机密、档册、印信、经费收支等;参议厅,负责草拟、审订本部的章程法令。各部设司、局、科办事。
各部官制每部官缺不分满汉。设尚书一名,总理本部事务,为一部之长;左右侍郎各一名,协助尚书处理部务,监督属员。(外务部体制仍旧)下设左右丞,左右参议,参事,郎中等官。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4:21: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685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政治   地方   督抚   制度   机构   官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