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牙周病学总结

口腔牙周病学总结
从武侠到玄幻第一章绪论
1.牙周病学(periodontology):口腔医学中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specialty),主要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变化。
2.牙周病学(periodontics):指研究牙周病的诊断、和预防的临床学科。
3.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s):指只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牙周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
4.牙龈病(gingival diseases):指只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
5.牙周炎(periodontitis):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牙龈炎:特点:a 局限于牙龈 b 原因明确,疗效良好 c 病变可逆
重要性:a 极普遍70%~90%,工作量大
B 易复发,但可预防
C 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牙周炎
创新的国度年轻人应重视牙龈炎及时。
牙周炎:特点:a 侵犯和破坏深层牙周组织
B 患病率高,不易早期发现
C 病变可停止,不能完全恢复
重要性:a 多个牙受累,成人拔牙首位因素
B 疗程长,保持疗效困难
C 老龄社会中,患病率增高
D 影响功能、美观、生活质量
F 可能会成为某些全身疾病诱因
早诊断,早。
6.原则:A 牙体和牙列的修复工作、正畸、种植牙、牙颌面手术等均应该在原有的牙周病变得到控制并保持健康状态的基础上方可进行。
B 设计和操作应保护牙周组织,决不可伤害之。
第二章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1.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组成。(合称牙周支持组织)
2.牙龈(gingiva):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咀嚼黏膜,有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组成,包括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三部分组成。
3.游离龈(free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粉红,菲薄而紧贴牙面。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称龈沟(gingival crevice)。
4.临床健康的牙龈龈沟组织学深度平均为1.8mm,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5.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l)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附着龈与游离龈合称角化龈(keratinized gingiva)。
tough2附着龈无黏膜下层,由固有层直接紧附于牙槽骨表面的骨膜上,血管较少,呈粉红、坚韧、不能移动。附着龈与骨面附着牢固,表面角化程度高,对局部刺激有较强的抵抗力。
6.点彩:附着龈表面橘皮样的点状凹陷,称为点彩(stippling)。
牙龈上皮角化程度越高,点彩越明显。点彩是功能强化或功能适应性改变的表现,是健康牙龈的特征。
7.膜龈联合(mucogingival junction):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黏膜,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界
限,称膜龈联合。膜龈联合的位置在人的一生中基本是固定不变的。
8.附着龈宽度指从膜龈联合至正常龈沟底的距离,范围为1~9mm,前牙唇侧最宽(上颌3.5~4.5mm,下颌3.3~3.9mm),后牙区较窄。
9.龈乳头(gingival papilla)
reason模型
10.龈谷(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陷,称为龈谷。
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11.牙龈上皮按照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口腔上皮(oral epithelium)(角化或不全角化、上皮钉突)、沟内上皮(非角化、上皮钉突)、结合上皮(非角化、无上皮钉突)。
牙龈角化程度随年龄的增长和绝经而减低,与月经周期无明显的相关。细胞内糖原的浓度与上皮的角化程度和炎症的程度负相关。
沟内上皮(SE sulcular epithelium)具有角化的潜能;具有半透膜的作用,牙龈结缔组织中的组织液及防御细胞也可通过沟内上皮进入龈沟。
清远地震结合上皮(JE junctional epithelium)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处,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与釉质相附着,这种有机的附着结构又称为上皮性附着。结合上皮是人体唯一附着于无血管、无淋巴、表面不脱落的硬组织上的上皮。
12.人类的牙齿在建立咬合关系后的一生中仍在不停地萌出。这种萌出包括主动萌出和被动萌出。
13.主动萌出(active eruption):指牙向颌面方向运动。
被动萌出(passive eruption):指牙龈缘根向移位,使临床牙冠延长。
主动萌出不引起龈牙结合向根方移位,结合上皮仍位于牙颈部,保持与牙槽骨的正常关系,被动萌出结合上皮位于根部,龈缘退缩,牙槽骨丧失。
什么是渠首精神14.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BW):指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约2mm的恒定距离。包括结合上皮(宽约0.97mm)及结合上皮的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宽约1.07mm)。临床意义:因龈下根面龋、牙冠和牙根折断不利于义齿修复,而需延长临床牙冠长度时,可以利用生物学宽度这一因素,人工去除定量的牙槽骨。
15.龈牙结合部(dento-gingival junction):指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的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16.牙龈纤维包括龈牙纤维、牙周膜纤维、环形纤维、越隔纤维。
17.牙周膜纤维包括牙槽嵴纤维、横纤维、斜纤维、根尖纤维、根间纤维。
18.Branemark的骨质分类:
I类:颌骨大部分由骨皮质组成;
II类:颌骨中央为高密度骨松质,周围由厚的皮质骨包绕;
III类:颌骨中央为具有一定强度的低密度骨松质,周围为薄的骨皮质包绕;
IV类:颌骨中央为低密度骨松质,周围为薄的皮质骨包绕。
19.两牙接触区根方到骨嵴顶的距离 <5mm,98%的龈乳头将充满这个空间
=6mm,56%的龈乳头充满空间
>=7mm,27%或更少的龈乳头充满空间
龈乳头不足以充满楔状隙时,就会在两牙的邻间形成“黑三角”。
20.牙周表型(periodontal phenotype):用以描述受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牙龈、牙槽骨及牙体组织的特征。
21.牙龈生物型分为厚平型牙龈和薄扇型牙龈。
厚平型牙龈对应的牙齿形态为方圆形、颈部凸起明显、接触区相对大,而且靠近根方。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4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684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牙龈   角化   组织   上皮   牙槽骨   结合上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