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腭游离角化龈移植在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龈宽度中的临床应用

上腭游离角化移植在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龈宽度中的临床应用
王俐
【摘 要】目的:评价游离角化龈移植在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龈宽度中的作用。方法22例部分牙齿缺失(24颗)附着龈宽度不足的种植牙患者接受游离角化龈移植。观察术后1年角化龈宽度、移植瓣面积和移植瓣收缩率。结果移植后1年,全部移植的游离角化龈均成活,全部植体24颗存留率100%。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角化龈宽度有显著增宽,移植瓣面积有显著性收缩,收缩率为25%~67%,平均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角化龈移植术对于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龈宽度是有效的,移植瓣在术后1年有显著的收缩。
【期刊名称】《浙江实用医学》
【年(卷),期】2016(021)004
【总页数】2页(P273-274)
【关键词】游离龈移植;角化龈;种植
【作 者】王俐
【作者单位】杭州口腔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正文语种】中 文
朱高煦临床中大量患者由于龋齿、牙周炎、外伤等原因而导致部分牙缺失,同时又由于长期未修复,或者长期佩戴活动义齿而导致软硬组织的缺损。通过种植义齿可以很好地恢复缺失牙,但是却很难恢复其软组织,尤其是附着龈。而附着龈对种植体的长期稳定和牙周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由于附着龈缺失,牙龈变薄,对菌斑的抵抗力和对刷牙等机械清理的耐受力也随之下降,易造成菌斑滞留,导致继发性的牙周炎症[2]。角化龈移植后则可增宽角化龈,改善种植体周围组织类型,利于口腔卫生的清洁[3],但目前缺少对移植效果的定量研究。现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底前进行上腭游离角化龈移植以增加种植体周围的附着龈宽度,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在杭州口腔医院接受种植的患者22例,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37~66岁,平均(53.5±9.6)岁。均为局部长期缺牙的患者,共植入24枚种植体。游离龈移植术
后1年再次复诊测量。病例纳入标准:种植体植入后颊舌向角化龈宽度小于2mm。排除标准:种植区域或硬腭区有黏膜病者及全身状况不适合手术者。点春堂
1.2 方法
1.2.1 受植床预备 用15C刀片在受植床膜龈联合处作一平行于牙槽嵴顶横向的半厚瓣切口,向下做半厚瓣的锐分离,仅保留骨膜及其上方一薄层结缔组织,厚约1.0~1.5mm,冠根向的宽度大于6mm,用4个0的缝线将半厚瓣用水平褥式的缝合方法固定在受植床上。
1.2.2 供瓣区准备 供瓣区选择上颌硬腭区的前磨牙及第一磨牙的腭侧。首先检查排除术区有炎症和增生的情况,然后用牙周探诊检测其厚度。切口距离腭侧龈缘2mm左右。切口用刀片标记,范围为与龈缘平行的长方形。长度和宽度略小于受植床。深度为取到黏膜下层,保留骨膜及其上方结缔组织1mm厚,切取厚度大约1.1mm。如有出血,可压迫止血或缝合结扎止血。创口覆盖碘仿纱条及腭护板固定,术后10天去除。
1.2.3 游离角化龈瓣的固定 取下游离瓣后,立刻植入到预备好的受植床。先将游离瓣的近牙龈端的两个角缝合固定在对应的骨膜上,再从游离瓣的下方边缘处行水平向骨膜缝合,
再呈“8”字交叉缝在受植床舌侧或腭侧的黏膜上,缝合固定后,用生理盐水湿润的纱布轻压黏膜瓣10分钟,排除下方的淤积的血液,使游离瓣紧贴在受植床上。党外知识分子
1.3 观察指标 (1)黏膜瓣收缩率。测量术中和1年后移植瓣的长度、宽度,计算初始和术后1年的面积。计算公式:黏膜瓣收缩率=(初始面积-术后1年面积)/初始面积 ×10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观察移植瓣是否成活,有无感染。(2)术后1年角化龈的宽度。(3)术后1年移植瓣面积。
印山大墓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观察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移植后1年,全部移植的游离角化龈均成活,全部植体24颗未见松动脱落,存留率100%。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角化龈宽度有显著增宽,移植瓣面积有显著性收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黏膜瓣的收缩率为25%~67%,平均37%。详见表1。
3.1 增宽角化龈的意义 充足的角化黏膜带的存在被认为是维持牙龈健康的必要条件,并且可以阻止牙周疾病的进展[1]。有文献建议,在种植体周围至少有2mm的角化黏膜宽度,其中有1mm的附着组织,有学者发现与大于2mm宽度的角化龈相比,小于2mm的角化
龈宽度更易出现对刷牙感到不适、菌斑堆积、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2]。另外,Lindhe等[4]指出,种植体周围黏膜由于自身细胞和血管化减少而限制了它的再生。所以建议种植牙周围有充足的角化组织带。本研究对于种植体周围角化龈小于2mm的患者进行游离龈移植术,结果提示术后1年角化龈宽度较术前显著增加,手术效果明显。
3.2 移植瓣收缩分析 移植瓣收缩与受区半厚瓣分离的宽度、骨膜结缔组织床的厚度、移植瓣的厚度、缝合的稳固度、血供、颊侧系带的切除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等有关。有报道收缩率为37%~70%,平均56%,6个月时有大于50%收缩率[5]。本组移植后1年移植瓣面积有显著性收缩(P<0.05),收缩率为25%~67%,平均37%,范围与报道相符,手术效果良好。文献显示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才能保证组织收缩的稳定[6]。本文观察时间为1年,稳定性更好,可信度更高。
在种植牙周围长期充足的大于2mm的角化龈宽度非常重要。本组中,对于种植体周围角化龈过小(小于2mm)的患者进行了上腭游离角化龈移植术,在做游离龈移植时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上腭供区的腭大孔。供区在上腭2~6的近中区域。为防止伤到腭大动脉,建议切线不超过釉牙骨质界的根尖向10mm。对于受区,要注意避让开颏孔及颏神经,在分离半厚瓣时应防止切得过深和缝合时损伤到颏神经。
【相关文献】
[1]Bouri A,Bissada N,Al-Zahrani MS,et al.Width of keratinized gingiva and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supporting tissues around dentalimplants.IntJ OralMaxillofac Implants,2008,23(2):323
[2]Souza AB,Tormena M.The influence ofperi-implant keratinized mucosa on brushing discomfort and peri-implant tissue health.Matarazzo FClin Oral Implants Res,2015 Oct 16.doi:10.1111/clr.12703
[3]Roccuzzo M1,Grasso G,Dalmasso P,et al.Keratinized mucosa around implants in partially edentulous posterior mandible: 10-year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Clin Oral Implants Res,2015,2:23
美国十次宜春院[4]Lindhe J,Berglundh T.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mucosa and the implant.Periodontol,2000,1998,17:47
[5] Park,J.B.Increasing the width of keratinized mucosa around endosseous implant
using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llograft.Implant Dentistry,2006,15:275
[6] Esposito M,Maghaireh H,Grusovin MG,et al.Soft tissue management for dental implants:what are the most effective techniques?A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EurJ Oral Implantol,2012,5(3):221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38: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684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角化   移植   宽度   种植体   黏膜   游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