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 试卷19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19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学的最终发展目标是
(分数:2.00)
A.成为一门科学√
B.成为一种哲学
C.成为一种思想
D.成为一门艺术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学最初只是人们对教育经验的一种总结,随着近代以来教育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结构的复杂和内容的日益丰富,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教育研究也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教育学的科学性不强,教育学是否称得上是一门科学一直是人们怀疑、争论的焦点,使教育学科学化一直以来是教育学者共同的目标,可以说,教育学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门科学。因此,正确答案为A。
3.“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出自
(分数:2.00)
临床营养师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出自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一书。因此,正确答案为A。
4.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分数:2.00)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教育起源学说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关于教育起源,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神
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主要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因此,正确答案为B。
5.《学记》:“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了教育具有
(分数:2.00)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科技能功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功能”,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教育为维护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能传播统治阶级的.
思想意识,维护和既定的社会秩序;教育能促进政治民主化;教育直接介入社会政治活动,为当前的政治经济服务。“建国君民”反映的是教育的政治功能。因此,正确答案为B。
6.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儿童语言、思维等发展的关键期,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分数:2.00)
A.阶段性
B.平衡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旨在考查考生对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的理解程度。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发展的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在某一阶段发展较快,在某一阶段相对平稳,从而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教育要抓住儿童某一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正确答案为C。
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反映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分数:2.00)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的掌握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体现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B。
8.下列不属于教育目的确立的主要依据的是
(分数:2.00)
A.社会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其他国家的经验√
D.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确立依据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包括社会依据和人的依据,其中社会依据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因此,正确答案为C。
9.关于现代学制由双轨制变革为单轨制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工业技术革命的推动
B.普及义务教育的推动
C.决策者的英明√
D.人民的争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学制类型变革情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是由双轨制向单轨制方向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推动,以及广大人民的积极争取。因此,正确答案为C。
10.义务教育的特征不包括
(分数:2.00)
A.自主性√
强制性B.
C.公共性
D.基础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基础性。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也称义务教育的国民性,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公共性,是指义务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事业,属于国民教育的范畴。基础性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特征。所谓基础性,是指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其目的是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A。
11.从课程评价的角度来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结果的课程是oli
(分数:2.00)
A.活动课程循环伏安法
B.广域课程
C.学科课程√
D.核心课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课程类型特点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学科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根据知识的发展逻辑和人的认识规律安排课程内容,注重知识的学习,从课程评价的角度来看,学科课程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活动课程重视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兴趣、需要与创造,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增强他们已有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课程评价侧重课程对兴趣和需要等的满足程度,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效果。广域课程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像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故又称为问题中心课程。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都属于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旨在克服学科课程的缺点,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并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和动手能力。显然,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的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正确答案为C。
12.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自性自度什么意思(分数:2.00)
A.主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引导作用
D.指导作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要做到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因此,正确答案为A。
13.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分数:2.00)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模式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组织形式”,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情况。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发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而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等。教学模式是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因此,正确答案为C。
14.在教学计划完成以后所实施,比较重视总体分析,力图表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的教学评价是
(分数:2.00)
A.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B.
C.诊断性评价
D.学业成就评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及其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评价种类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
的总评,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以作为某种资格认定或升、留级的根据;而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或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因此,正确答案为A。
15.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分数:2.00)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B.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原则的理解与把握程度。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协调一致体现的是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因此,正确答案为C。
16.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的是
(分数:2.00)
A.为人师表的义务
B.关心、爱护学生的义务
C.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义务√
D.不断学习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义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师义务的了解程度。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该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学生、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因此,正确答案为C。
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
1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8.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部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教育学并没有达到科学化的程度。)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科学教育学的理解程度。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有几部标志性的著作:《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古罗马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这部著作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产生,赫尔巴特也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从此教育学开始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但并不能说这部著作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时至今日,教育学科学化的努力一直在进行,学界对于教育学是否是一门科学依然存在着争议。
19.课程目标的来源是对学生的研究。
)2.00(分数:
中药提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课程目标就是有关某门教学科目或某项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指标体系。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课程目标有三个来源,即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尽管在课程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关注有关学生的各种研究,尤其是有关学生兴趣与需要、认知发展与情感形成、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以及学习发生条件等方面的研究,但还应包括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以及对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逻辑架构、探究方法和发展趋势的掌控水平等的研究。因此,将课程目标的来源窄化为对学生的研究的观点是错误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目标来源的知识点。但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回答的过程中,需要交代课程目标的含义以及课程目标的来源确定的依据。
20.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把德育等同于道德教育,不仅窄化了德育,也必然会导致德育的中性化。)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德育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简言之,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德育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
21.简述古代教育的特征。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2)学校被统治阶级所垄断; (3)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5)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 (6)教学的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历史形态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中,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不同,教育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考察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要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特征为主要依据。
现金支付比率
22.简述教育为什么可以适当超前于经济而发展。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主张——教育先行。教育先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投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21: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650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学生   发展   教学   教育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