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笔记 劳凯声

教育学》    劳凯声
绪论
一、 教育学的概念
【识记】
三种含义:1)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2)一种课程的名称;3)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教育系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 教育学的创立
【识记】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1) 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 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3) 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 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 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领会】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1) 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
(2) 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
(3) 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
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
    1623年,培根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贡献。
    1632年,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康德“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四、 教育学的发展
【领会】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1.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 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4.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 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五、 当代教育学的状态
【领会】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一)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焦磷酸钠
(二)  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三)深圳定制公交  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四)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五)  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
一、 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1. 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教育者。
2. 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
3. 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领会】
三、 教育的发展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特征:
(1) 教育水平低。
(2) 教育没有阶级性。
(3) 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2. 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古代学校的出现。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3)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 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
(2) 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
(3) 教育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
(4) 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
马血清
(5)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3. 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 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2) 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3) 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4) 师生关系民主化。
(5)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2) 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3) 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四、 现代教育的特征

1. 公共性
2. 生产性
3. 科学性
4. 未来性
5. 国际性
6. 终身性

第二章 学校
一、 学校概说
【识记】
学校的定义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领会】
学校制度的发展
    现代学制受限产生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后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是学术型的现代学校系统,后者是普及性的现代学校系统。这一发展的结果导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了所谓的双轨制。当然,双轨学制并不是惟一的学校发展模式,在美国,众性学校由初级中学继续上延到高中,形成了所谓的单轨学制。总之,在统一学校系统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学校从纵横两个方面开始逐步衔接和贯通,形成了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即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
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1) 设置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 手段: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3) 与政府关系:国家对学校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
(4) 产出:学校向社会提供的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或者公共产品。
二、 学校文化
【识记】
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领会】
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影响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是学校组织对组织内
部各类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制度文化。学校传统是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学校传统的形成手学生文化的影响较大,一般不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实现的。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中每一个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管理人员都会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独特的学校制度会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 学校管理
【识记】
管理的概念
北京和颐酒店女生遇袭
    管理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胃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所必须的一套规章制度,对该组织机构内的人、财、物等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以有效地实现该系统的预期目标的过程。
学校管理基本的方法
(1) 行政管理方法
(2) 法律方法
(3) 思想教育方法
(4) 经济方法
(5) 学术方法
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 教学工作管理
(3) 教务行政管理
软弱下卧层
(4) 总务公主管理
【领会】
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一)沟通的内涵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务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可以这样认为,学校目标的实现、学校气氛的营建、职权职责的明晰以及学校效能的发挥等几乎都取决于组织的沟通,因此,沟通在管理活动中应占有中心地位。
(二)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信息传递
    这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的。
2.控制
    3.激励
    4.情感交流
(三)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
    1.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一般可以分为下行、上行、平行、斜向几种渠道。
2.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之外的信息传递,一般有三种渠道,即个人之间的自发交往、非正式的接触或聚会、社会传闻(即小道消息)。
(四)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
    1.主观方面的障碍
    这是指信息的发送者或接收者(沟通行为的主体)由于个性或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而对信息沟通产生影响。这些主观方面的原因一般有:学识、个性、知觉选择性等。
2.客观方面的障碍
    这是指接受信息的条件和可能与实际的信息量不对称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如果信息量过大,超过了接收者的能力,许多信息就会被搁置,从而影响沟通。
    3.沟通渠道方面的障碍
    沟通媒体(如电讯、电脑网络、各种教具等)技术上的问题,有可能使沟通受到障碍。沟通的主要工具是语言符号。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21: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649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学校   教育学   沟通   管理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