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作业

北京林业大学广西分院林学本科班
保护生物学》作业题
一、解释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保护生物学:一门处理当今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所有科学的综合学科,它兼容基础和应用研究两种途径,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物落的破坏。
物种简称,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的一个生殖体,在生殖上与其它物种相隔离。
生境破碎:人类活动改变了生物生境的形状、类型及其在景观中空间排列的现象。即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一个生境缩小并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生境斑块的现象。
最小生存种:美味关系电影是任何生境中任一物种的种,在可预见的种数量、环境、遗传变异和自
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以一定的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种数量。
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到配偶扥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抗辐射药物,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趋同:由于生活习性或环境相似,导致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获得形态相似或功能相同的特征的演化现象。
退化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两者的共同干扰下,使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
濒危:濒,临近,接近。接近危险的境地。
生物入侵:物种从自然分布地区 可以是其他国家和中国的其他地区 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 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 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入侵”。
二、问答题
1.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
答:1.日益严重的局部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
2.温室效应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暖;
3.臭氧层的破坏;
4.酸雨区的扩展;
5.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
6.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7.固体废弃物堆弃。
2. 简述生物技术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用?
答:1.对未知物种的定名和描述,完成物种的调查和编目工作;
2.可解决小遗传多样性损失和近交衰退问题
3.分析种遗传结构和适应潜力、
4.物种和落的长期保存
5.生物安全问题。
3. 生物物种间关系有哪几种类型?
答:有共生、共栖、协作、竞争、寄生、捕食6种。
4. 试述第四纪冰川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答:1.第四纪冰川是决定现代物种分布、形成与灭绝的重要因素,影响了现代生物多样性的布局;2. 第四纪冰川对全球的气候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是生物进化历程中的一个瓶颈,作为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因素,为现代人类社会产生以前的生物多样性格局描绘了基本调;3.第四纪晚期澎湖海沟的古动物与江淮平原相似,说明第四纪晚期曾经影响到华东和台湾的动物区系。
5. 试论述物种灭绝的原因。 
答:物种灭绝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正常灭绝、集灭绝属于自然界正常现象,人类无法控制和影响,而野外灭绝、局部性灭绝和生态灭绝则大多由人类活动造成。造成生物灭绝的人为原因:直接原因,对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建设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劣化和切割;化学制品的滥用;共业污染的随意排放;农业的集约化及转基因作物;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生物入侵;气候变化。间接原因:人口增长;不适应的经济、法律体系;保护知识、资金的不足。
6.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答: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体的遗传结构可以反映物种的进化历史;其次,探讨物种濒危机制,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同时,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及取样策略。
7. 中国物种多样性的特点?
答:1.物种数目相对丰富;
    2.特有物种繁多。
 
8. 濒危植物的主要特征?
答:濒危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狭窄因而面临灭绝的危险。
9. 生态系统保护的途径?
卡巴斯基安全部队2011答:蕲蛇酶1.就地保护;
2.生物防治与生态系统的保护;
3.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
4.加强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
10. 如何确定物种保护的优先原则?
答:解决好如下问题:
科学管理研究
1.如何测定某一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
2. 一些物种是否比其他物种更值得保护;
  3. 怎样利用保护区物种多样性的互补性,达到尽量利用有限的保护区、尽可能多地保护物种多样性?
4.如何选择、设计保护区,以利用最少数量的保护区覆盖某一类的全部物种?
11. 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答:1.使生活在保护区境的物种或亚种拥有了免受人类经济活动干扰的生存空间
2.自然保护区内生存的动植物种类为人类开发和利用野生物种的遗传资源提供了天然的基因库;
3.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生物落的完整,保护了生物落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使它们可以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4.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的最优方法;
5.通过在保护区之间建立保护走廊,形成自然保护网,为物种的异质种提供了适宜的生境,使种间的基因得以交流,进而达到了保护物种遗传多样性的目的;
6.自然保护区杜绝了人类引种对当地物种的威胁;
7.自然保护区为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了解生物进化规律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并为人们研究种、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理想场所,更使检验保护生物学理论的实践成为可能。
12.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的评价?自然保护区的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是对保护区的目标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确立该采取的行动。自然保护区的评价的主要内容有:生态评价、管理现状评价、社会经济现状评价。
13. 迁地保护的意义?
答:1.迁地种在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可以作为野生个体的代用材料。
2.对迁地种的管理可以取得管理野生种的经验。
  3.为那些野外生境不复存在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特别对于那些濒危物种,在生境完全丧失后不会立即灭绝;
4.为在新的生境中创建新的生物落提供种源,可作为补充野生种的后备基因库;
5.为公众保护意识教育提供场所。
实华开 
14. 试以一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为例,说明如何有效地开展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
答:野生雉类保护:全世界共有雉类183种,我国49种,其中18种为我国特有。选择有代表性的濒危种类作为重点雉类栖息地保护工程。
(1)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加大现有保护黄腹角雉、褐马鸡、绿尾虹雉等10      雉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提高保护区的管理能力,新建1个保护区。
(2)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以防止严重森林火灾的发生;为制
止偷猎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案件,在保护区应设立公安派出所或公安局,并做好公安装备和交通工具等设施建设。
(3)进行栖息地改造和建设禁猎区:全面加强国家重点保护雉类栖息地保护,其主要分布区(除保护区以外)约100万公顷建立起保护站,在华东、西南、华北和东北选择性恢复和改善栖息地5万公顷,使其适于雉类生存和繁育,促进雉类种发展。
(4)进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积极开展雉类的人工驯养工作,扩大人工繁殖数量,大力发展有高经济价值的雉类,争取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30: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628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物种   保护   生物   种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