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纹红土概述

               
          对第四纪网纹红土的概述chinesefeeder
深圳市地震局  10级地理科学1班  江馨
                                          1007072026
摘要:page tm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网纹红土是第四纪中一个重要的地层单元, 在区域第四系对比和环境变化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江西境内在第四纪网纹红土的主要的分布区,而网纹红土成为庐山第四纪冰川地貌的重要的证据。综合当今关于网纹红土资料。第四纪网纹红土的类型、岩层的划分以及网纹红土形成的时空进行概述。
  关键词:网纹红土 均质网纹红土 非均质网纹红土
  网纹红土,又称蠕虫状红土。带有白如指状、管状、虫状或黄白交织网纹的红粘土。由于干湿气候的交替,红粘土层长期受氧化还原交替作用的影响。还原部分粘土层中的铁质沿裂隙下移而使这部分粘土褪成白,部分粘土层中的铁质发生水化使这部分粘土
汉日互译变成黄,因而见白及黄网纹夹杂于红粘土层中。网纹红土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广泛分布。
    我国土壤、地质和地理学家曾在网纹红土的物质组成、成因、分布规律、形成时代、土壤类别等方面作过大量研究, 提出过许多重要见解。对于南方第四纪红粘土的成因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第四纪红粘土是第四纪初期的红松散沉积物,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成土作用的特征, 所以称为古红土; 有人称之为第四纪红风化壳, 认为是整个第四纪时期沉积与风化的产物; 也有人提出, 第四纪红粘土是全新世以前高处古土壤和古风化壳被流水冲刷到河谷或低平处形成的堆积物, 其上具有红风化壳。
    首先,网纹红土的类型从质地上可分为均质类网纹红土和非均质类网纹红土。均质类网纹红土的粒度组成以粉砂( 5~ 50 Lm )和粘粒( < 5 Lm )为优势粒级, 砂( > 50 Lm ) 含量很小, 不足3%;均质类网纹红土的理化特征体现了风成沉积的特性和风化成土作用的显著影响, 可称之为加积型网纹红土。非均质类网纹红土发育自冲洪积相、坡积相沉积物或基岩风化壳红土, 土体粉砂含量明显减少, 多小于50%, 砂含量大大增加,显示其经历了较为强烈和稳定的风化作用。
重庆证券
    均质类网纹红土通常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二级以上阶地上, 如长江一带等。在剖面上网纹红土沉积结构相似。 网纹红土之上往往有均质红土发育, 或形成侵蚀面, 早起上层黄棕土覆盖。在江西九江庐山一带, 该类网纹红土可进一步分为铁质网纹红土和网纹红土。由于网纹红土处于较为湿润的亚热带,淋溶和风化作用较强。从实验表明,白斑纹处的风化淋溶强度高于红基质。强烈风化淋溶作用的影响, 可称之为加积型网纹红土。
    非均质网纹红土或发育自非均质的沉积物上, 或基岩风化土层中。在不同成因的非均质的沉积物上发育形成的网纹红土, 其质地因沉积物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主要以河流冲洪积相、山麓坡积相为主。非均质类网纹红土与均质类网纹红土颜相近, 部分偏黄, 在剖面上网纹清晰可见。非均质网纹红土较均质网纹红土的砂含量多,粉含量少。在江西、浙江等地河流的二、三级阶地上, 该类红土广泛分布, 剖面最下面是网纹化砂砾石层, 砾石具有一定的磨圆度, 硅质岩类砾石表层多发生网纹化, 其上为非均质类网纹红土, 厚度随地形变化而变化。
其次,从网纹红土的岩层上看,可以分为强网纹化红土和弱网纹化红土两个岩性段, 每个岩性段又由若干个密集网纹层与稀疏网纹层构成。密集网纹层中的浅( 白或黄白) 网条
密度大, 个体细而短, 排列紊乱, 从近水平状到近垂直状均有。稀疏网纹层中的网条密度小, 个体粗大延伸长, 排列较规则, 以高角度倾斜到近垂直为主。剖面自上而下, 密集网纹红土到稀疏网纹红土之间界线不太明显, 基本上呈渐变状, 而稀疏层到密集层之间的界线比较明显, 变化较突然。
    再者,网纹红土的时空分布。从空间和地貌位置上看,从地貌位置分析, 网纹红土多分布在阶地上, 如华南地区通常分布在各级阶地上, 其中第二级阶地可对应于100~ 150 m的红土夷平面。网纹红土形成于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 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海拔500m 以下的各级阶地、岗地、低缓丘陵和山麓地带等。从地貌位置分析, 网纹红土多分布在阶地上, 如华南地区通常分布在各级阶地上, 其中第二级阶地可对应于100~ 150 m的红土夷平面。从时间上,网纹红土的时代多归属于中更新。而华南地区, 在晚更新世, 低级河流阶地上仍有网纹红土发育[。网纹化可能发生于湿热条件下, 地表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浅且变幅较大的环境。
    第四纪网纹红土的质地具有多样性, 但其形成均先后经历了风化成土过程和网纹化过程, 网纹红土表明其发育时期的水分条件优越,可能指示了当时南方红土区内的地带性湿润气候。
静电场对网纹红土中网纹疏密、粗细、形状、颜以及铁锰特征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获取更多的古环境演变信息。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48: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627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网纹   红土   分布   形成   粘土   红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