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人,既指个体也包括体。
    社会心理和社会犯罪行为则所指个体或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队源自于社会规范、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建议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锥果和表征反应。
    变量: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效度:是指所测结果符合该测量的目的的程度,或说在测量被测对象时所具有的真确度。
    信度:指一个测量所测出分数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亦即为测出的分数的可重复性。
    研究者偏向: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望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与被试者的相互作用中,并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表现,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被试者偏向: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希望可以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与被试者的相互作用
中,并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整体表现,从而并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操作性定义***实验室实验法***二、简述题:
    1、详述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和有关关系a两个变量间的两种关系
    b相关关系只是指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变化;当数值一同增加或一同减少时,其为正相关;当一个数值增加而另一个数值减少时,其为负相关。c因果关系则指一个变量是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因。
    d有时有关关系中存有着因果关系,但有关关系并不必然就存有因果关系。2、详述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差异
    a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反映所要测量的心理差异的程度,减少或消除人为性或无关干扰的程度。
    b外在效度指研究结果的归纳程度。归纳程度低,则外在效度低。c一般来讲,实验室研究内在效度低,外在效度高;现场实验则恰好相反。3、比较实验室实验法与现场实验法的好坏㈠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能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很高程度的控制,能最大限度地突出重要因素,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优点:一就是实验者可以最小程度地掌控毫无关系变量的影响;二就是随机精心安排被试消解被试间差异的影响,从而暴露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缺点:一是外在效度低;二是实验室条件与现实生活条件相差甚远;三是难以消除被试者的反应倾向性和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
    ㈡现场实验法
    现场试验法是指对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研究者在现场呈现一定的刺激,观察被试的反应。
    优点:被试对实验情境幼稚的状态并使之不能产生反应偏向;对自变量的掌控可以较好地辨认出所研究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4、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都有哪些偏向问题***
    5、为防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风险应当遵从什么原则***三、论述题***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相关理论解释生活事件***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一、名词解释二、简述题:(自己一下,课本上没有明确的答案)1、简述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论点
    意识三结构--(Saucourt)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人格三结构--本我\自我\逊于我人格发展的童年期决定论
    体心理学的核心观--爱的关系
    后继者的研究及成就--容格\阿德勒\霍妮\弗洛姆2、详述符号互动理论的核心观点符号互动理论--心灵自我社会两个假设:
    (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使他们在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
    (2)存有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助于合作也有助于存活和适应环境的犯罪行为将被留存下来。
    后继者的研究及成就--布鲁默
    萨宾的社会角理论海曼的参考体理论戈夫曼的社会戏剧理论勒默特的社会标签理论
    3、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华生的旧行为主义将传统上著重人的内在心理的研究迁移至对外显出犯罪行为的研究上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操作条件反射米勒和多拉德的模仿行为研究,认为学习有四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强化是儿童模仿学习的先决条件
    班杜拉的社会自学理论,加强只是推动自学的因素,而不是引发自学的因素,个体在恶搞自学以前就具备了反应能力,心智因素在自学中起至关键促进作用。
    重要贡献:注重中介变量中的认知过程,突出了观察者的主观能动性4、简述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
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
    社会心智理论--研究重点在人的主观意识上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
    海德的人际关系认知平衡结构理论纽卡姆的人际沟通平衡理论
    费和斯汀格和沙赫特的心智协同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归因理论研究三、论述题:
    1、先行了解社会心理学的构成历史及发展阶段***
    第三章社会化
126性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稳步社会化***再社会化***二、详述题:
    1、简述对社会化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2、家庭就是如何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产生影响的***三、论述题:
    1、请选择你所认同的社会化理论并加以评述***2、请介绍并评价艾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埃瑞克森把个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并认为每一个阶段都要克服一个主要的矛盾或危机,只有在本人与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合理地解决每一个矛盾或危机,才能完善人格。
    ⑴信任与不能信任(0―1岁)⑵独立自主与害羞猜测(2―3岁)⑶首创性与愧疚性(4―5岁)⑷刻苦与自卑(6―11岁)⑸统一的角与纷乱的角(12―18岁)⑹亲近与边缘化(青壮年期)⑺创造力感及停滞不前美感(壮年期)⑻自我轻松感及悲观失望美感(老年期)埃氏指出人格的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而不是弗洛伊德所指出的童年期的经验就同意了人的一生;他特别注意了主体的自我促进作用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对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明确提出了一个具体内容的心理社会问题,对学校教育中人格培育、对精神病的防治和化疗都存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埃瑞克森未能从根本上超然弗洛伊德本能学说的观点,同时他的发展模型就是创建在对中产阶级的研究基础上,不免有些偏颇,而且理论多从经验观测而得,缺少客观的科学实验依据。
    3、试比较评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放空管    儿童的道德发展和他的心智发展水平就是平行的,即为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随着他的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心智水平的提升而提升。
    四个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形式操作阶段
    道德发展两阶段论
    第一阶段―道德他律阶段,根据行为的后果判断是非,以成人的观点为标准;第二阶段―道德自律阶段,根据行为者的意图进行判断,以自己的观点为道德判断标准.
    其主要贡献是他叙述了儿童在相同发展阶段就是如何思索的。抨击焦点就是研究不系统、不科学、别人很难重复研究过程并得出结论相同的结论。(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道德两难故事测试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权威、成人的意见
    顺从与惩罚定向阶段―根据有形的结果推论犯罪行为的优劣,支配自己犯罪行为的就是奖励和惩罚;工具性的目的和互换阶段―只有合乎自己的利益时才严格遵守规定和规则,犯罪行为就是为满足用户自己的须要。
    习俗水平―参考家庭和社会的期望进行是非的判断;
    好孩子定向阶段―按照正直人的形象处事,著重别人的评价;保护社会秩序与权威的定向阶段―特别强调认同法律和保护社会秩序
young folks
    后习俗水平―依据超越社会法律及秩序的需要的权利和原则行事社会制度和良心定向阶段―法律可以通过民主的程序来改变;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阶段―人有某种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
    六个阶段依照次序进展,无法打破,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达至最低水平。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除了明朗因素外。还依赖智力的发展和社会经验的赢得。
    第四章社会角
    一、名词解释:
    角: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角自学:角扮演的基础和前提,它包含构成角观念和自学角技能角扮演: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而整体表现出的犯罪行为。角冲突:指占据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能吻合的角希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无法继续执行对角明确提出的建议就可以引发冲突的情境。也可以说道,所谓角冲突,就是指角扮演者在角扮演过程中发生的心理上、犯罪行为上的不能适应环境、不协同的状态。
    角偏差: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二、详述题:
    1、简述理想角、领悟角和实践角的含义及差异***2、简述社会角的不同类型***
风险投资论文    3、介绍并比较结构角理论和过程角理论***
    4、何为角冲突及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角冲突现象
    角冲突:指占据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能吻合的角希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
    个体不能执行对角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境。也可以说,所谓角冲突,是指角扮演者在角扮演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的状态。
    如何化解现实生活中的角冲突现象: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角冲突,都会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消除角冲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角协调而使角冲突降至最低限度。不少心理学家研究了缓解角冲突的方法。(1)角规范化。不同社会体和社会组织对不同地位的角的权利和义务都有较明确的规定,这是现代社会体系中保护角和避免角冲突的有效手段。(2)角合并化。当一个人同时持有两个以上角并发生冲突时,在有些情况下,此人可以将两个相矛盾的角合二为一,发展为一个具有新观念的新角。(3)角层次法。要求角持有者将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角的“价值”进行分层,然后选择对自己来讲是最重要的角。
    三、论述题:
    1、怎样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角扮演?
    角扮演,就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景而整体表现出的犯罪行为。
    ㈠社会学视角:互动与表演
    米德指出角扮演就是互动以求展开的基本条件。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展开互动,就是因为人们能辨识和认知他人所采用的相处符号的意义并通过角而预见对方的反应。此为”饰演他人角”的能力,就是一种能洞察他人态度和犯罪行为意向的能力。这种角扮演能力被米德称作“心灵”。
血浆分离器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3:31: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618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   角色   理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