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操作性定义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操作性定义解霸3500
小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活动与操作,活动与操作是小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两个行为手段。但是、操作与活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特别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什么要设计操作行为和活动过程,如何将操作与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有价值指向的身心过程?这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梳理的问题。
“活动乃是由一系列有目的的动作或行动所构成的,是实现人的某种社会职能和人与客观世界的联系的动作和行动的总体”,“活动是在心理、意识的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意识在活动中得到表现。同时,心理、意识也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操作)是人的有目的的动作或行为的实现方式。它是活动的一个成分,也是实现活动的一个必要条件。同一活动的目的可以由不同的操作来实现”“人类的操作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运动性操作,如对工具的使用;另一类是智力的操作,如运用一定的智力方式进行思维以解决一定智力任务等”。
1苯基1丙酮上述描述表明,第一,活动与操作都是人的有目的的行为形式。活动的目的指向是实现人的某种社会职能和人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例如,教师教学活动,其目的指向是实现教师教书育人职能,学生学习活动的目的指向是认识和把握世界。操作的目的指向是人的动作或行为的先烈路
口腔上皮细胞
实现方式。第二,操作与活动二者相互联系。操作,指向人的具体动作和行为,活动由一系列操作构成,活动中有具体的操作,操作为活动顺利进行服务。例如,“数的抽象”教学,它就是学生在一次次实物对象的操作中完成的,教学中的每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操作过程都是一个教学活动过程,因此,很多时候操作与活动密不可分。第三,操作是活动的一个成分,而活动又与心理和意识关联,因此,操作也与心理和意识相关联,并且,操作与活动既是心理产物又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条件,这就是为什么要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操作活动的理由所在。第四,实施具体行为的运动性操作,其操作方式指向过程与方法(工具与手段),依靠脑神经活动的智力性操作,它的操作方式指向思维活动与过程体验。
汪光焘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40: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617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活动   操作   指向   过程   目的   行为   心理   方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