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言的形成与分类及其保护

中国方言形成与分类及其保护
摘要: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文化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具有特别的意义,汉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根据语言特点可分为七大方言。虽然我国方言很多,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普通话的推广,渐渐淡化了方言,所以作为一种文化,还是应该好好保护报存下来。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形成分布 保护
引言
中国地理面积很大,民族众多,当地所说的语言也差别很大,很多人就好奇中国的方言是怎样起源的,又是如何发展的,方言大体上有多少种,是怎样分类的,下面将向大家阐述中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现状。
一、汉语方言的形成与分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移民、语言的发展和变异以及民族之间的融合等等的一系列的因素的影响之下,形成了各种方言。
所谓的方言就是指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一种语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十里不同言,请问为什么中国方言如此多,是如何产生的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移民,一个是文白异读。移民是从中华民族历史政区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汉语的方言地理分布是怎么形成的。文白异读则是从语言使用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它每个层次之间的演变,语言演变的不一致性造成方言分歧。从周朝春秋战国
时期的诸侯混战,到秦汉的政权统一;又是三国并立,晋代又统一;南北朝结束在隋唐;五代十国又手束在宋太祖手上。这一路打打停停,促进了各少数民与汉民族的文化融合,同时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方言文化。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分别是,1、北方方言;2、吴方言;3、湘方言;4、粤方言;5、闽方言;6、赣方言;7、客家方言。
一、北方方言的形成发展。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平台设计方案北方方言在方言之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分布区域包括长江以北的汉族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一带除外)、四川、云南、贵州以及湖南省西北一带。北方方言下面又可分四个方言小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南京、镇江等地属江淮方言(也称下江官话)。北方方言内部有很大的一致性,从东北的哈尔滨到西南的昆明,直线距离约有3200公里,从东南的南京到西北的酒泉,直线距离约有2000公里,其间各地的人通话基本没有障碍。
通称北方方言,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天津百货大楼肺炎大北方话"。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近1000年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创作的,再加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从元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际,都使用北方话,因而有"官话"黄骅冬枣的名称。实际上它是汉语各方言区的人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历史上北方属于外民族,在历史的开端,是被排斥的外来语言。但随着南北文化的融合,原本盘踞在中原地带的经济文化中心一步步被南方和北方的经济文化所蚕食,终于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关外的文化冲击中原文化的高峰。北方方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进入了中原人的生活。只是当时,人们鄙视边陲少数民族,称他们“胡”、“蛮”、“夷”等等。所以,北方方言没有形成压倒性优势。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文化上才会占优势。不可否认,政治因素也是语言进化的一个原因。各民族语言的进化和融合都是有他必然性的。
所有都城都是该国该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南北朝时的混战让中原人了解到北方人军事上的
骁勇善战。更知道了北方人一旦有了强权的经济,那么中原地区将成为胡人的天下。所以中原人注重了发展经济,想从经济领域占领北方人的经济。但是事与愿违。南方的繁华激起了北方人逐鹿中原的野心。五代十国,南北又一次对峙,同时出现了多个政权。这时北方方言已不止存在于长城以北的地区,而是跟着政治的侵略而转移想淮河一带。中原大地上已不再单纯的讲中原官话(长安、洛阳方言),而是大量的加入了北方方言的特点。
到宋代,北方出现政治经济军事全都采用强硬手段的国家:辽国(契丹族)、金国(女真族)、蒙古(蒙古族)。辽都上京临潢府,即今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是首都很北的国家。因此辽国几乎时时刻刻的想侵宋。宋王朝只能卑躬屈膝的纳岁称臣,辽国的强势文化就以最简单的形式开始想南方传播。其中北方方言的传播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许多政治压迫下,辽国所代表的北方方言对中原的语言,也就是长安洛阳方言,进行了挑战。辽灭,金起。金国都上京(黑龙江宁安县西南),是接替辽国在政治上对宋朝的压迫。甚至比辽有过之而无不及。金国对宋用兵,北宋经历靖康之变,宋都南迁。但北方文化并不会因为宋都的南迁而停止对中原语言的侵略。故此,北方方言开始大规模向长江流域进发。
蒙古接替金国的侵略是在南宋末年。蒙古不但统一了中原,而且把周边的几个国,包括吐蕃、西夏、大理、高丽等等。这样蒙古使中国版图空前的巨大,而后,蒙古军队对北亚和东欧的战争,更是在军事战争的基础上,送去了中国北方的语言。这是许多国家语言中保留着汉语字词发音的原因。
蒙古的兴盛促进了北方方言的“南侵”,但使北方方言逐渐代替中原方言成为大多数人使用的方言还是在清朝完成的。清朝的文化一体政策,使中国北方的文化和政府一起成为中国国土上最重要的语音。清朝从皇太极到顺治再到康熙乾隆,经济蓬勃发展,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因此北方方言成了当时官文和官话的一种固定形式。
基尼系数计算方法二、吴方言的形成发展。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在中国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使用人口约八千万。在国际语言排名中,吴语在中国排第二位,在全球排第十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语言。
根据《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记载,当年周太王的长子太伯和他的次子仲雍,为了让位给他们的弟弟,叫季历,就是周文王的父亲,让位给季历,所以太伯跟仲雍就逃离、南迁,往东南方向迁,然后一直走到什么地方呢?走到今天的江苏苏州、无锡、常州这一带,这是
他们把那时候渭水一带的方言、语言,带到了苏州、无锡、常州那一带,然后跟那里当时的古越族人,就是百越之人的语言融合、接触,这是古吴语最早的底层。北方汉人后来在整个过程当中,在历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奠定了今天现代吴语的规模。这三次大的浪潮,第一次就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孙权在江南的发展,大量的汉人在这个地区繁衍。还有是两晋之交,西晋和东晋之交的时候,永康之乱,带来一批中原的人到了江浙这一带。还有就是两宋之交,北宋末,金人南侵,整个迁都杭州,又带来一批北人,这个规模既形成了今天现代吴语的格局,又产生了一个方言岛,那个方言岛就是今天的杭州话。杭州话它的语音系统是吴方言的系统,但它的词汇和构词法是北方话的系统。这是吴语的产生金山毒霸2006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33: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78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方言   语言   文化   中原   形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