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对栀子豉汤的应用发挥探讨

《温病条辨》对栀子豉汤的应用发挥探讨
一大四小《温病条辨》对栀子豉汤的应用发挥探讨
陈烨文, 许 琳
栀子与香豆豉配伍作为胸膈胃脘郁热的有效药对首见于《伤寒论》, 即栀子豉汤方, 并形成一个类方系列, 如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和枳实栀子豉汤等。 在《伤寒论》中对于栀子豉汤证的论述比较全面, 涉及到适应证、剂量、煎服法和应用禁忌等。 张仲景在其论述中只运用 栀子豉汤方伤寒之太阳 病误治、阳明病和伤寒瘥后劳复, 而吴鞠通则在研习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的基础上, 对栀子豉汤的范围有重要的开拓。 通过对张仲景、叶天士和吴鞠通对栀子豉汤方的论述进行比较研究, 有利于系统掌握栀子豉汤方和临床灵活化裁运用经方汽车防撞系统
1 关于栀子豉汤方的争议
关于栀子豉汤是吐剂, 抑或是清剂的争议, 开先河于成无已, 而陈亦人[ 1 ] 在总 结古今中 外各家注解的基础上, 断定此方并不是吐剂, 而是清剂, 这无疑是中 肯可信的; 同时
李心机 [ 2 ] 的分析更加透彻, 针对具体的证候作鉴别比较, 并与瓜蒂散比较分析, 得出令人涌吐的药物是瓜蒂而非香豆豉, 且仲景只以香豆豉“和胃 调中 ”而已, 所谓方后注的“得吐者, 止后服”其实质是病势使然。代理http
2 从剂量、煎服法及主治病证探讨栀子豉汤的功效从政提醒
2.1 剂量及煎服法
根据栀子豉汤方中 的栀子和香豆豉剂量进行折算分析 [ 3 ] , 栀子十四枚约 7 g , 香豆豉四合约 37 g , 方后注云“分为 二服, 温进一服”[ 4 ] ,所以 每服用 量仅为 一半, 又云 “先煮栀子”, 后 “内豉”, 反映了 经方也有剂量轻小的一面, 该方无疑是张仲景轻清剂的代表方之一。 因为风寒之邪从表而入里, 首先表现为太阳 病证候, 若误用 汗吐下后, 邪从表入, 有转入阳明化热的传变趋势, 然而邪又未能尽传, 而滞窒在胸膈和胃脘, 所以处方栀子豉汤轻清透解(第 76~78 条); 另外, 阳明病误下变证(第 221条)亦以栀子豉汤主治, 此条所云的阳明病其实质并不是阳明经证或腑证, 而是阳明中风, 属于病位相对于在表者。 由此可知, 从方证相对论的角度来说, 由于病邪所处病位和病势的特殊性, 即病位偏于上焦,涉及中焦而未全入中焦, 病势属于郁热性质者, 而创立栀子豉
霸权稳定论汤方以 针对总 的病机本质。 值得指出 的是, 本方香豆豉的剂量约是栀子的五倍, 或是因为误治后伤损脾胃之阴, 所以用豆豉滋阴而不碍滞, 适用于内 热尚盛、阴未大虚者, 由于药力小, 故宜重用[ 5 ] ,体现了张仲景在辨治疾病过程中重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临床思路。
2.2 关于类方剂量的思考
栀子甘草豉汤证和栀子生姜豉汤证是其兼证, 栀子厚朴汤证(第 79 条)和栀子干姜汤证(第 80 条)则是其变证, 另 外, 又有枳实栀子豉汤轻清郁热、疏通肠胃 气机伤寒劳复(第 393 条),共 6 方。 通过剂量的折算可以得到类方中加味药物的每次服用量, 如炙甘草用量为 13.6 g ,生姜为 34 g , 厚朴为 27 g , 枳实为 30~40 g , 干姜为13.6 g , 大黄为 12~15 g 。 与上述加味药物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栀子的 每服剂量( 仅为 3.5 g ), 如 果仅从“量大者为君”的方剂学观点断定君药, 显然不合理。所以有必要对经方主药的标准进行厘清。 首先, 栀子和香豆豉是清宣郁热的必要配伍, 缺一不可, 因为任何具体的效用 都是通过具体配伍实现的, 如栀子与大黄、黄柏、生甘草配伍则以清热祛湿为主, 黄疸病, 如与黄连、黄芩配伍则以清热解毒为主, 温热类疾病; 其次, 因
为经方是针对主要病机而固定成方 [ 6 ] , 所以用量大者不一定为君药。 由上所述,栀子和香豆豉是栀子豉汤类方的结构基础, 针对胸膈胃脘郁热的主要病机, 由于病邪的病位在上焦, 有上吐之病势, 误治后胃 阴已虚, 所以栀子用 量较轻,而豆豉用量较重。
3 《温病条辨》对于栀子豉汤应用 的拓展
燃煤发电厂3.1 理论上承张仲景
《温病条辨》 [ 7 ] 中栀子豉汤栀子用 5 枚(约 2.5 g ), 豆豉用 6 钱(约 18 g ), 纵然剂量缩小, 但是基本遵循了 张仲景原方药量的比例和煎服法, 可以认为, 这是吴鞠通深刻体会经方配伍结构和剂量严谨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在应用方面, 栀子豉汤方主治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在上焦手太阴(上焦篇第 13 条)和中焦阳明误下者(中焦篇第18 条)。 从张仲景、吴鞠通著作涉及栀子豉汤方的条文对比来说, 两者的主证相同, 属于异病同治,但其病机相同, 只不过吴鞠通是将此方置于温病辨治的体系罢了。
3.2 实践私淑叶天士
栀子与香豆豉作为 清宣胸膈郁热的基本配伍结构, 通过加味可以扩展变化另成新方, 见
于《温病条辨》主治中 焦之湿温病的三香汤和连翘赤豆饮。 前方加瓜蒌皮、桔梗、枳壳调整上焦气机升降, 郁金、降香末芳香逐秽, 为“微苦微辛微寒兼芳香法”; 后方加连翘清热, 通草、赤小豆利湿,花粉润燥, 为“苦辛微寒法”, 时振声[ 8 ] 认为此属酸苦泄热之剂, 清泄上焦胸膈热邪, 而非如吴鞠通自 注所云。 究竟属于何种“法”, 不烦争辩, 重要的是两方的临床使用分别见于《临证指南医案》之湿门李案和疸门黄案, 这是吴鞠通将叶天士临床验案用药固定成方的典型范例。 吴鞠通以胸膈胃 脘(上、中 焦)郁热的栀子豉汤方中焦的湿温病是对栀子豉汤方临床灵活运用 的发挥。 首先, 湿温之邪由 上焦侵犯中焦, “由募原直走中道”, 根据“随其所在而治之”的原则, 顺邪之来路使邪从上焦而解是优选的思路; 其次, 栀子和香豆豉作为有效的配伍结构固然是取得疗效的保证, 然而有势单力薄之虞, 所以仍需加味, 如加瓜蒌皮、桔梗、枳壳、郁金、降香末, 使栀子豉汤 芳香逐秽的 效力 得到 加 强, 或加 连翘、 通草、赤小豆, 使清热利湿的效力得到加强; 再次, 从所加味药物的剂量来看, 均与主要药对剂量相一致, 相差为一钱( 3 g ), 这可以视作清代江南医家的细腻对于经方的修正; 最后, 用方的灵巧思路得益于辨证思维模式, 辨治体系的不同, 是叶天士和吴鞠通对经方进行化裁, 从而应用 于临床, 是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源泉。
4 小结
由上所述可得如下结论: 第一, 后世温病家(以叶天士和吴鞠通为代表)对于经方的加减化裁并非是随意而为, 有其所遵循的尺度, 即辨证论治的理念(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第二, 通过对经方的化裁并没有使其面目 全非, 而是以经方的有效配伍作为基础, 保证了 临床疗效, 所加药物或增强原效, 或补充不足; 第三, 对仲景学说系统的继承, 针对当 下主要病机, 是对经方化裁适宜于临床运用的必然选择; 第四, 经方及辨证论治思维, 这是“寒温统一”的共同基础, 也是今后中 医临床基础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55: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76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栀子   治疗   经方   剂量   上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