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政经

一、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P.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与科学性。P.9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P.11
一切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P.11P.12
社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研究的对象。P.12
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P.12
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P.13
对生产资料的一定占有方式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特定结合方式,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P.14
同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其次,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P.17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etrust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汉阳铁厂博物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就形成了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包括生产、
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3、怎样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在于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正因为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便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第二章
一、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必须从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是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
在封建社会末期,在商品经济有了相当程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P.26
商品的特点:商品首先应是对人有用处的、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品;同时它必须是劳动产品;并且这种劳动产品是为满足他人需要而生产的;最后商品必须通过等价交换的市场交易实现。P.27
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存在。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第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P.28P.30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P.31
使用价值的特点:(1)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2)不同物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物品可以具有多种使用价值;(3)在任何社会形态中,使用价值都构成社会财富的物
质内容;(4)使用价值本身是商品的自然属性;(5)使用价值同时也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钽酸锂晶体P.31
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P.34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P.35
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P.36
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则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会发生变化,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P.39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39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社会分工的存在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P.39P.40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两种表现: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是生产者的私事;如果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去,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流动资金需求测算P.40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命运。P.40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P.41P.45
等价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P.42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P.47
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叫做价格标准。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而必须是实在的货币。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P.48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P.49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换分解为卖和买两个过程,打破了商品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导致买和卖有可能相互脱节,从而使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具有了形式上的可能性。P.50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P.52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交换经济是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的三种不同的经济形式。P.57
市场经济是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资源配置方式。P.58
竞争机制包括在一个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和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P.61
简答题:
1、简述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相同的,而不同质的东西无法在量上进行比较,只有同质的东西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因而商品的交换价值不可能由商品的使用价值所决定。这种共同的同质的东西,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相互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2、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同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无关,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
训练日剧情
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正是这种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矛盾统一的关系:(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相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有差别、有矛盾的。
3、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2复兴大学)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3)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4、简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客观规定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客观规定,对于商品生产者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个别价值少于社
会价值,而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他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个别价值大于社会价值,商品生产多耗费的劳动就得不到补偿,得不到社会承认,在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就可能亏本或破产。
5、简述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
简单劳动是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具有相对性。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家,区别二者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表现为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量的比例,不是由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6、简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7、为什么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本身也是包含一定价值的商品,具有体积小而价值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不易腐烂,便于保存,便于收藏和携带等自然属性,因而便于执行货币的职能。货币形式就逐渐转到适合执行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贵金属身上。货币的起源和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和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8、简述货币的本质。
随着货币的产生,整个商品世界就分化成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特殊商品,它们都有各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则是货币,即专门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它是价值的体现和化身。货币出现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又进一步加深和发展了。货币的本质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2:2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57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劳动   商品   价值   经济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