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类模拟题3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类模拟题32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总题数:24,分数:73.00)
1.简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2)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2.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SMN
(分数:3.00)
早熟禾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私有者的至理信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因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2)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核糖体蛋白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2)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4.商品经济是怎样产生的?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商品经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
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1)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生产划分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逐渐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他们互相联系和依赖,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以满足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而有必要相互交换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所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2)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不同的所有者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相互之间在交换各自的产品时,在市场上处于权利平等的地位。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求遵循对等的原则,即按照商品价值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这样。他们的生产和交换便会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
5.商品的二因素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分数:3.00)
可靠性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2)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6.如何理解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商品的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
(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
象劳动。
7.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是:少量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可以等于多量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复杂劳动还原为倍加的简单劳动,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自发实现的。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8.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分数:3.00)
viewl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9.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0.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有什么作用?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在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的发展。
(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得到实现的。
②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只要低于社会价值,他即使按照其低于社会价值的个别价值出售商品,即低价竞售,也能获得正常收益,因而他在市场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商品生产者为了降低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别。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
价值,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有可能发财致富;而那些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就处于不利地位,因而有可能亏本,甚至破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引起商品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私有制的商品经济中,是经常发生,屡见不鲜的。
11.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12.为什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1)作为资本的货币会带来更多的货币,发生价值增殖,产生出剩余价值。其前提是必须到一种商品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2)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创造出剩余价值。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东铁营二中
解析:(1)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消费所购买的劳动力,让它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使预付的资本发生价值增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14: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56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价值   生产   商品   社会   劳动   制度   资本主义   过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