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路径研究

INDUSTRY WATCH |产业观察23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路径研究
葛建平刘德生H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100191,北京
摘要科技期刊应该充分发挥内容和媒介的双重功能,通过加强内容策划、促进科infrastructure模式
成果转化以及搭建产学研用平台等路径,在原始创新、应用创新和协同创新方面发
挥推动作用,促进科技创新链条的连接,助力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技创新;原始创新;应用创新;协同创新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标识码(OSID )
科技期刊与科技创新具有天然的联系。然 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些期刊过度聚焦期刊 评价指标,忽略了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 功能。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将科技创新上升 为国家战略。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 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为落实该意见,中国 科协等七部委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 划U1。2020年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 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 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国家科研论文 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可见,加快建设世界 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冲锋号 已吹响,科技期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这 一国家战略,受到期刊界的日益重视。
不同类型的科技期刊有不同的使命,也有服 务科技创新的不同方式。以一流科技期刊为例,肖宏121认为,一流科技期刊,从学术期刊的角 度,是能够引领全球基础创新发展方向,能够发 表学科奠基性、基础性原始创新成果;从技术期 刊的角度,是能够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发展方向,能够引领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方向。科技期 刊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功能,与科技创新共生共 s通讯作者。促,真正做到“世界一流”’实现价值。
1科技期刊服努科技创新的维度
1.1科技期刊与创新主体的连接
城市分区规划科技期刊本质上属于媒介,刊登的内容属于 科学技术范畴,连接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 个创新主体。其中,高校及其所属实验室是原始创 新的重要场所,是许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问题的 发源地。科研院所根据科研内容可分为偏向于基础 性研究、偏向于工程应用研究两大类。前者和高校 的功能较为相似,后者更偏重于技术的应用创新。企业对市场和社会需求反映最敏感,在生产经营活
动中不断创新。尤其在发达国家,企业需求驱动创 新,促进成果转化,企业和市场紧密贴合,科技期 刊发挥的作用较为充分。在一个行业领域内,科技 期刊能够精准地连接专家、作者、读者。这些人员 在创新主体中的身份通常是教师(教授)、研究人 员、研发人员。而且,与其他社会媒介的组成人员 不同的是,科技创新主体中的三类人员构成具有一 定重叠度,所以,科技期刊在连接这些创新主体方 面具有优势。
1.2科技期刊与创新要素的对接
创新要素是指和创新相关的资源和能力的
2021年第4
期|科技与出版
24产业观察 I INDUSTRY WATCH
组合,通俗地讲,就是支持创新的人、财、物,以及将人、财、物组合的机制。在科技创新活动 中,技术、资本和市场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市场 提供、对接技术需求,资本寻有前景的技术,科技期刊作为技术输入方,需提供容易搜索、获 取、对接的技术。
科技期刊的媒介性决定了它的传播性及其 在资源对接方面的优势。作为最为古老和广泛的 科学传播平台之一,科技期刊承担着重要的历史 使命,长期以来与科学界和媒体都存在固有的桥 梁,是科学传播共同体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131。学 者拥有科研经验和技术,期刊刊登科学研究的内 容,平台传播内容并整合资源,因此,科技期刊 在搭建科技成果、技术和资本之间的桥梁,以及 促进这些创新要素的传播方面大有可为。尤其是 在全媒体时代,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科技期刊的技术内容能在较大范围、被较为精准 地传播和分析,视频、自媒体等方式则更扩大了 科技期刊的传播维度,提升了传播效果。
2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路径
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
2.1加强内容策划,促进原始创新
期刊登载的内容始终是期刊品质的“硬 核”,也是科技期刊最重要的资源。科技期刊编 辑应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立足刊物定位、学术 前沿、读者需求,选择可以突出刊物特,引领 学术研究,并满足读者需要的专题|41,使刊载内容 符合业界所需。
2.1.1紧扣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加快科 技自立自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 快建设科技强国,这为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指 明了方向。科技期刊可根据科技部、工信部等部 委的指导性文件,以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 家重大项目梳理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基础研究 类学术期刊可以“卡脖子技术”为依托,梳理研 究方向,组织策划专题,利用全媒体技术,加强 技术交流,促进这些领域的原始创新。
近年来,《航空学报》中英文版紧跟国家 战略,组织大型飞机、流动控制、航空器总体设 计等相关专刊,以及涉及国家战略和关键技术的 翼身融合民机技术、直升机技术、故障测试与诊 断技术等专栏;同时,组织新一代多用途飞船概 念研究等载人航天领域热点综述,极大促进了航 空航天领域的科技创新。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 工业革命和互联网之后最有可能引发颠覆式产业 创新的新技术,针对这一热点,《软件学报》于 2019年策划出版“区块链与技术”和 “区块链数据管理”两个专题。同时,还整理出 该刊自2017年刊登的关于区块链研究的46篇文章 (笔者202◦年3月8日检索),服务行业。
2.1.2追踪行业热点和社会需求
行业热点和社会需求源于市场和企业,是驱 动社会发展亟须的技术,科技期刊要具有行业敏 感性,多维度深入行业,精准组织稿件。2020 年初,新冠病毒肆虐,《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第 一时间启动策划“新冠肺炎防控专栏”,主编撰 写专栏导读,借助网络首发平台实现与读者即时 分享,为战胜疫情提供学术交流。《北京航空航 天大学学报(自然版)》针对公共安全监控视频 应用中仍然存在的海量视频“存不起”、内容分 析“不智能”、分发共享“不安全”、服务实战 “不好用”等挑战问题,策划“公安监控视频智 能处理”专刊,对于提升警务实战应用的整体效
科技与出版I2021年第4期
INDUSTRY W ATCH丨产业观察25
能与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支撑了北航的 “一流学科”建设。
2.2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应用创新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科技部部长万 钢接受采访时提到:“当前科技创新最硬的‘硬 骨头’还是在于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这两个环 节。” 151我国大部分科研成果往往生产后就“躺”在学术期刊里,处于“休眠状态”。一部分成果 以内参形式上达至政府部门,大多数成果在生产 出来后就停止了,没有关
注其是否转化为现实的 生产力,是否体现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原 因有多方面,但部分原因是,一些学术期刊没有 敏锐的社会热点感知意识,不能快速地将前沿的 科研成果和热点问题关联起来,无法及时向政府 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61〇科技期刊,尤其是行业期 刊,应该致力于疏通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 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
2.2.1 挖掘期刊论文中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成果转化需要通过渠道寻适合转化的技 术,科技期刊正是渠道之一,其刊登的内容往往 都来自创新链前端。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与成果 转化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梳理、筛选有转化潜力 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科技期刊论文中的技术 有些已申请专利保护,有些尚处于无专利保护状 态。科技期刊应具备学术经纪人的意识,帮助专 利布局,以便对日后的成果转化起到促进作用,间接提升科技期刊的行业影响力。科技期刊成立 的期刊集和联盟,比如光学期刊联盟、航空期 刊联盟、航天期刊联盟等,蕴含了各行业丰富的 潜在可转化技术,打造了“共生界面”。朝阳新增病例基因序列公布
2.2.2利用专家资源进行技术转化价值判断
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交叉融合,为以科技期 刊为核心的科技媒体智库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71。曾有学者以国内计算机领域较有影响力 的《软件学报》为例,分析国内计算机领域科研团 队结构丨81。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来说,科技期刊 的专家资源能够充当技术应用前景的“裁判员”,也
是进行产业或行业研究的“智库”之源,能够为 成果转化工作从业者、投资机构提供技术、行业发 展趋势、产业链相关的判断和参考。因此,科技期 刊可以建立精准的专家档案,详细记录、更新专家 的研究方向,记录其工程经验、与产业界和市场结 合的紧密度,等等;也可与相关机构联合制作、发 布行业白皮书,为行业发展和成果转化提供咨询服 务,扩大自身影响力。例如,《中国航空学报(英 文版)》曾组织过两次故障测试与诊断主题的国际 专栏,专栏的客座编辑以及部分作者和产业界结合 非常紧密;后来,恰逢期刊所在单位需要进行相关 领域的成果转化,编辑利用期刊平台邀请专家,对 技术转化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助力单位较为顺利地 实现成果转化。
2.3搭建产学研用平台,促进协同创新
科研工作包括科研选题、方案制定、项目立 项以及实施、成果发表及应用等方面,这些过程 均离不开科技期刊的支撑,科技期刊可发挥其媒 介和平台特点,从科研过程和成果展示入手,促 进协同创新气
2.3.1多环节多方式展示科研过程和成果,增强科研成果的理解度,显示度
首先,利用媒体平台加强论文内容解读。对 于技术需求方来说,科技论文的内容相对晦涩难 懂,科技期刊可用科普的语言将论文二次解读,或采用视频等方式将论文的关键技术以较为形象 的方式重现,或专访论文团队的带头人,将前沿 技术“翻译”给企业和市场。2015年,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杨军教
授关于虫吃塑料的创新成果引起
2021年第4期丨科技与出版
26产业观察丨INDUSTRY WATCH
了业界轰动,他应邀在号称中国版TED的CC论 坛上发表演说,其论文发表期刊的主办学会美国 化学会积极推介成果,极大促进了团队与产业界 的资源对接,该团队目前在积极着手成果的产业 化。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媒介中心主办的“刊媒 惠”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自2016年启动至今,推介的科技论文成果内容涉及气象、医药、食品 安全、航天、测绘、建筑等多个热点领域,向线 上线下公众普及相关科研进展和成果,引起广泛 关注。细胞出版社和《柳叶刀》会采访论文作 者,了解其研究背景和意义,把科研成果转化成 更具可读性的新闻,在更多平台发布。
其次,利用新技术展现科研过程。这是近年 来的新趋势。肖宏指出,科研过程的增强出版,即让论文及其反映的背景资料、过程资料,能真 正解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具有 多媒体解读能力,让读者易读易用121。国外期刊出 版机构,如施普林格•自然、爱思唯尔、美国公 共图书馆(PLoS)等增强出版的应用相对成熟,期刊集及单刊平台均已实现“传统论文+增补内 容”模式的增强出版|1C\国内也有些期刊走在前 列。例如,《中国中药杂志》建议作者投稿时提 交因印刷版篇幅和载体限制未能刊发的、能够进 一步说明文中实验设计、案例分析、理论推导、观点论证等的补充材料,
这些补充材料与原文内 容进行组织和封装,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增强论 文,通过网刊发布,期刊网络版开辟专栏发布数 据论文,以支持数据成果的分享、挖掘、利用与 再创新|ni。这些措施能够将科研过程解构和重 构,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3.2多平台集成创新要素,促进成果传播和创新要素对接
首先,利用线上平台。可利用期刊集或联盟,组建集知识传播、知识服务、知识产权交 易为一体的产学研立体化平台,同时,汇聚产业 界的机构、创投机构,形成技术、市场、资本的 融合平台。如,光学期刊网发布中国光学十大进 展、光电产品、供求信息、光电快讯、技术专 家、成功案例等内容。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除 了像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之外,学术期刊的内容 传播出现了自办平台、大众媒体传播等形 式。如,中国激光杂志社在推出“五 分钟光学”专栏,邀请业内知名专家讲述光学知 识,既达到科普的效果,又搭建了产学研用平 台。新冠疫情后,由线下转线上是发展趋势,科 技期刊要谋划好、发展好线上阵地。
其次,利用线下平台。一是与期刊主办单位 合作。例如,航空知识杂志社出版两本科普期刊和 两本学术期刊,均为中国航空学会旗下期刊。杂志 社与学会紧密联系,共同助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 及。近年来,两刊团队结合学会的会员日等活动,进行科技论文写作讲座、科普知识讲座,走访科研 一线人员和产业界,取得显著效果。二是与出版行 业相关学会合作。北京市科技期刊学会近几年连续 开
展科技成果推介会,对宣传期刊优秀成果、连接 产业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行业好评。第 三,与大众媒体合作开展专题活动。长春光机所 Light学术出版中心发起“2019中国光学领域十大 社会影响力事件”评选’致力于服务科学、大众和 社会,构建起科学与社会的桥梁。高校科技期刊还 可通过平台搭建的方式,与大学科技园和区域产业 园展开互动,让教师与科研更加贴近市场和社会需 求,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育。
3结语
虽然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的路径多样,
科技与出版I2021年第4期
INDUSTRY WATCH |产业观察
但我国科技期刊种类众多,内容定位和作者不 尽相同,因此,科技期刊要面向对象,分析研究 本学科和本行业的读者落,细分落,以读者 需求为导向|12’131,采取适合自身的路径。另一方 面,科技创新反过来也会对科技期刊的发展产生 促进作用。来自市场需求的技术可以为选题策划 方向提供参考,优化科技期刊选题,进一步促进 期刊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 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EB/OL]. [2021-01-15]. /art/2019/9/19/a rt_458_l 01785. html.
[2]肖宏.冲剌“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练就四大能力 [J]•科技与出版,2019 ( 10 ) :29-34.
[3]张朝军,肖英,赵霞,等.科技期刊在科学传播共同 体中的作用[J]•科技传播,2019, 11 (17):1—6.
[4]祁丽娟,郎杨琴,孔丽华.学术期刊热点专题出版 的思考:以计算机科学技术类期刊为例[J].编辑学报,2018, 30 (S1 ) :25-27.
[5]万钢.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科技支撑[EB/0L]. [2021-01 —15]. www.xinhuanet/ politics/20181h/2018-03/13/c_l 29828256.htm.
[6]刘平.学术期刊服务智库建设的路径探析[J].科技与 出版,2019 (7):143-147.
[7] 丁佐奇.科技期刊与智库功能融合及互动发展研究 [J]•编辑学报,2019, 31 (6): 606-609.
[8]蒋辉,刘洋,李小龙.国内计算机领域科研团队结构 分析:以软件学报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 12 (10):7-9.
vfs
[9]马凌飞,龚杰,奚莱蕾,等.科技期刊的出版传播 功能助力科技创新的途径[J].科技与出版,2019 ( 1):
140-144.
[10]李小燕,田欣,郑军卫,等.科技期刊增强出版 及实现流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 29 ( 3 ):
259-264.
[11]《中国中药杂志》加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 (网络版)》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征搞启事[£8/01_].[2020- 12-10], www.cjenun/WKE/WebPubliGation/ wkTextContent.aspx?contentID=c4e82ccb-fe0f-4a3f-
9da7-c03ae2d0e8d 1 &mid=ZGZY.
金柑糖的秘密[12]张朝军.读者落:学术期刊面向对象的科学传播 [J]•编辑学报,2018, 30 ( 5 ) :454-458.
[13]张朝军.石油科技期刊的读者落与科学传播效应 [J].科技传播,2018, 10 (13):3-6.
(责任编辑:张昕)
2021年第4期|科技与出版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0:57: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49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创新   科技期刊   科技   技术   成果   期刊   研究   转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