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千里 海纳百川——《江海学刊》60年办刊史回溯

“《译林》采用国际流行大开本,端庄大气,书卷气十足,又不失时尚的品质。封面选用的纸张不同于传统期刊的光亮,它柔软、轻便、易读,极具人文气质。全刊有统一的版式设计,特别注重文字与图片的排版,刊名、英文以及必要的信息,黑白灰层次关系处理得相当舒服。”改版后的《译林》,其定价从15元提升到20元。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宣传到位,这一提价不但没有影响发行量,反而在稳定原有读者的同时吸引了一批年轻的新读者。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和期刊界、出版界的研究者,也纷纷对此次改版表示认可,并撰文进行评述、宣传。
不断创新的栏目设置是保证内容质量与时俱进的前提,但如果缺少了稿件来源,内容质量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保证稿源的多样化,《译林》采用了内引外联的方针,充分发挥编辑和译者的资源优势。一是依靠译林出版社对外合作部有针对性地推荐选题;二是《译林》杂志编辑依靠自己平时积累的相关作家的信息提交选题;三是依靠社外译者推荐感兴趣的、有可能适合《译林》的作家或作品。前两个途径属于常规稿件来源。出版社对外合作部的编辑和杂志编辑都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在选稿时有较强的政治把关意识和市场意识。但是,由于人手和视野的限制,仅有社内编辑提供选题远远不够,于是众多译者的推荐就成了前两者的有益补充。多年来,杂志团结和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译者,经过一段
时间的磨合之后,他们基本掌握了改版后各栏目的用稿要求和选稿标准,推荐的稿件大多符合相关栏目的定位,形成了良性互动。
新媒体对纸媒的冲击已成现实。《译林》较早意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先后开设了新浪微博与,并分别拥有18万余粉丝与2万订户,有效扩大了受众体。《译林》在传统邮局订阅、报刊零售之外,开拓了多种网络销售渠道。目前,《译林》在卓越亚马逊平台、译林社自营的天猫店、杂志铺(含当当网)及其他网络平台上每期有3000余册销量。
在数字出版方面,《译林》对那些适合数字出版的内容进行了再加工,通过龙源期刊、清华同方等多个数字平台进行分发销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创刊于1979年的《译林》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应运而生的。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译林》从来没有忽视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近几年,《译林》先后用若干重要版面刊登公益广告,同时《译林》心系江苏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向连云港、徐州地区的图书馆赠刊一万余册。作为一份大型外国文学期刊,《译林》四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打开窗口,了解世界”的办刊宗旨,坚持导向把关、内容质量提升和三审三校制度,力争做外国文学期刊界的常青树,把大量优秀外国文学作品译介到中国,以雅俗共赏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以自己是《译林》的忠实读者、译者或作者而自豪,为满足人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译林出版社)
翻阅《江海学刊》创刊60年来积淀的300余卷样刊,仿佛触摸到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及其办刊人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永不言弃、追求真理的激情脉动和厚重脚印。
一、时间轨迹:60年的筚路蓝缕
六十甲子一轮回。《江海学刊》60年的办刊历程与新中国前进的步伐同频共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先后经历了始创期、复苏期、转型期、成熟期四个发展阶段。
(一)始创期
1.创刊
1957年10月31日,江苏省委文教部在南京召开关于创办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的筹备会议;11月18日,
江流千里    海纳百川
——《江海学刊》60年办刊史回溯
李海中
339
CHINA PERIODICAL YEARBOOK
340
江苏省委正式批准了文教部《关于创办哲学社会科学月刊的请示报告》。1958年1月4日,江苏省文化局同意创办《江海学刊》;同年2月21日,《江海学刊》编辑委员会在南京成立并召开首次编委会;同年3月1日,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筹委会)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月刊《江海学刊》创刊出版。
2.休刊
1958年12月10日,《江海学刊》出版至第10期时,接上级通知暂时休刊,18日《人民日报》《新华
日报》刊载《江海学刊》停刊启事。停刊的主要原因在于对1958年政治运动的形势没有把握好,其所刊出的文章没有能够跟上形势需要。
3.复刊
1959年10月31日,孙叔平起草的关于《江海学刊》复刊或另创新刊问题的方案,经省社联党组讨论通过后,向中共江苏省委呈送了《关于恢复〈江海学刊〉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同年12月25日省委决定:1960年1月《江海学刊》复刊。
4.停刊
1964年,受“极左”思潮干扰,《江海学刊》的办刊政治方向遭到怀疑,在9月号(总第67期)出版后“突然”被停刊。
(二)复苏期
1.从《众论丛》到复名出版
1979年12月,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在长沙召开,对出版工作进行了拨乱反正。1980年年初,“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被重新确立为出版工作的根本方针,为《江海学刊》的正式复刊提供了政策支
持。1982年1月10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众论丛》恢复为《江海学刊》刊名出版。
2.从大综合到分版出刊
1985年1月起,为满足不同领域的读者需求,《江海学刊》从一个“大拼盘”式的综合性刊物分为“经济社会版”和“文史哲版”单月轮流出版,从内容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不仅能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而且还能及时总结并回应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课题。
(三)转型期1.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
1988年1月10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理论和现实的对话、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江海学刊》敏锐地触摸到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和学术界的潜在呼声,及时“折返掉头” “文史哲版”“经济社会版”合刊出版,迈上一个更高的办刊境界。
2.加强现实与理论的对话
合刊以来,《江海学刊》更强调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抓选题,重策划,以前瞻的眼光和敏锐的思维捕捉学术热点和理论难题,精心策划学术选题,组织专题稿件,在国内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界率先开创集式专题讨论模式,先后开辟“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哲学”“主体性”“认识
主体性”“历史主体性”“本体论”“人学”“公共哲学”“发展哲学”等一系列专题讨论和名牌栏目,成为国内哲学界倡导思想争鸣、开展学术交锋的公共平台。其中,“人学”专题栏目影响力最大,正如著名哲学家黄楠森先生所言:“中国的人学研究绕不过《江海学刊》。”
(四)成熟期
2000年前夕,《江海学刊》获首届“国家期刊奖”,同时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这标志着办刊步入成熟期。
1.开风气之先,激励原创思维
2000年后的《江海学刊》,理论特鲜明,注重思想性、逻辑性,发文强调从理论的高度回答社会实践的重大问题,所登载的文章具有很高的理论层次和很强的逻辑性。比如,自2002年开始设立“原创学术空间”栏目以来,共刊发了诸如赵汀阳、徐长福、崔平、田海平等一大批中青年学者的文章63篇,开风气之先,激励原创思维,激发思想活力,力挺学术自信,给国内尚且稚嫩的原创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思想实验空间与展示交流的公共平台。
2.注重哲学积淀,奏响学术交响
哲学是《江海学刊》的立刊之本。特别是21世纪以来,哲学及其相关的话题始终是《江海学刊》的“拳
头产品”。
2000年以来,《江海学刊》持续推动、倡导、践行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以学术问题为触发点和问题域,组织重大讨论,奏响了具有《江海学刊》风格和气派的“学术交响乐”。比如,先后成功策划“人学”“发展哲学”“实践哲学”“公共哲学”“公共理性”“网络时代的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立场”“差异性社会反思”“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等重要专题栏目(笔谈)约80个,聚焦中国问题,坚守中国立场,创新中国视域,总结中国经验,诠释中国道路,在全国哲学社科学术期刊阵营中异军突起、独领风骚。
3.成熟稳健的学术共同体,保障办刊质量的源头活水创刊伊始,《江海学刊》从编委会到作者队伍均囊括了省内外哲学社科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以主编(总编辑)
som
为学术活动发起者和话题组织者,《江海学刊》一直担当“学术策源地”的角,该刊主编(总编辑)、副主编及栏目责任编辑常常以学者和编辑双重身份活跃在全国重大学术会议现场,发现学术新方向、新问题,延展新触角,构筑新前沿,提出新选题,组织新稿件,构筑起成熟、稳定、高端的学术共同体,成为保障办刊质量的坚强后盾和源头活水。
4.打造专家型编辑团队,引领期刊办刊风尚
在60年的办刊历程中,孙叔平、刘平、许符实、姚北桦、程中原、吴功正、卞敏、韩璞庚等主编(总编辑)的学识素养、文化情趣、审美情操、编辑理念甚至人格风范,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塑造着《江海学刊》的办刊特质。比如,创刊初期孙叔平主编本身就是当时国内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姚北桦主编专注于“红学”研究,曾任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程中原主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重点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写组首席专家;韩璞庚总编辑既在哲学、人学领域研究颇深,又是“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荣誉称号获得者。目前,杂志社约70%的编辑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家型编辑团队成为《江海学刊》学术风尚和办刊风格的引领者和塑造者。
二、内容逻辑:内外兼修的学术气质
创刊60年来,《江海学刊》“百川归海”的胸怀和内外兼修的气质,在其办刊内容、办刊特、办刊互动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办刊内容
1.刊发精品,扶持新人
60年来,《江海学刊》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注重刊发深刻反映国家思想文化建设与现代
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理论进展和学科前沿成果的精品力作,在国内外的哲学社科学术界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赢得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形成了知名的期刊品牌和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培育厚实庞大的作者人才梯队是《江海学刊》60年来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也是其办刊的优良传统。创刊之初,该刊就扶持鼓励青年才俊投稿,比如张世英、黄楠森、高清海、陈先达、刘放桐、张奎良、张一兵、王南湜、孙正聿、任平、韩庆祥、贺来等国内哲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济济一堂,其中多位作者的处女作、成名作均刊发在《江海学刊》。
2.栏目丰富,特鲜明
自1960年第1期始,“思想笔谈”“学术动态”作为最早的栏目“面孔”出现在《江海学刊》版面中,成
为当时国内最早开设栏目的哲学社科学术期刊之一。
60年来,《江海学刊》更是开风气之先,以敏锐的
学术洞察力,推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栏目。比如“原
创学术空间”栏目的宗旨在于激励原创思想,引领学术
潮流,解读中国学人最前沿的思想和最鲜活的话语;“海
外学术之窗”栏目及时推介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
东西方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人学研究”专题栏目,
配合改革开放与人的现代化意识的崛起,掀起了国内人
学研究的热潮,产生了轰动效应。
(二)办刊特
1.诗意的理论气质
创刊之初,《江海学刊》就把“理论性、学术性、
思想性”浸润在自己的办刊理念之中。后来《江海学刊》
厚积薄发所形成的“办传世名刊,载精品力作”的办刊
宗旨、“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办刊理念、“新颖、
深邃、凝重、厚实”的办刊风格,均源于她60年来始终
同国内哲学社科学术界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正确的理
论导向,始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时刻坚守与巩
固党的重要思想理论宣传阵地,坚持“为党的建设服务,
为改革开放与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办刊方针。办刊实
花木马女装
践中,该刊对重大事件与重要理论问题的捕捉并不是停
留在言论宣传的层面,而是抓住事情的实质,进行深入
研讨,拓展认知空间,既有宣传价值,又具学术意蕴,
通体扣人心弦、发人情思、引人入胜。
2.先锋的原创精神
60年来,《江海学刊》始终强调创新,倡导开风气
之先,敢为天下先,勇于标新立异。在选稿标准上,除
了把好政治关、质量关之外,重点突出一个“新”字,
要求发别人所未发,言别人所未言。在理论创新中,《江
海学刊》最难能可贵的是持续追求真正的原创性思维,
在国内率先扛起“原创”大旗。敏锐地创设全国独一无
二的“人学研究”专栏,掀起“人学”研究热潮,在国
内外产生很大的学术影响力;《江海学刊》因之被誉为“摆
渡原创学术的一叶木舟”。
3.心忧天下的策划意识
60年来,《江海学刊》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始终聚焦当代中国改革开
放重大前沿问题,通过专题研讨会、笔谈、笔会等多种
形式组织学界精英开展“头脑风暴”,策划有创新价值
的研究选题,及时推出一系列具有前卫风格的精品栏目,
遴选国内外知名作者组稿约稿甚至开展“命题作文”,水葫芦之灾
持续关注学术理论对现实问题关照和反思。比如早年策
341镰鳍斑纹海豚
CHINA PERIODICAL YEARBOOK
342
划了主体性、实践哲学、本体论、人学、发展哲学、转型期的社会问题、突发事件与社会应急管理等近百个经典选题和名牌专栏,近年来策划的哲学栏目“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研究范式”、历史学栏目“国家公祭与历史记忆”和文学栏目“文学与文学”等,均产生了较大轰动效应,为刊物赢得了
社会声誉。
4.甘为人梯的服务精神
宁创新而稚嫩,勿老成而平庸——这是《江海学刊》从创刊伊始就坚持的选稿原则,多年来该刊逐渐形成了“扶持青年,提携后学,培养新人”的办刊特。创刊初期,该刊就曾通过发表青年处女作,培养了一批理论工作者;复名出版伊始,就特辟“青年论坛”专栏,每期以较大篇幅刊登青年学人的论文。2008年第3期起,特辟“江苏青年学人”栏目,把更多青年才俊推到学术舞台的前沿,使得该刊成为青年社科工作者仰望的精神圣地。
《江海学刊》一直高度重视读者工作,在紧张繁忙的办刊之余,编辑部经常通过举办座谈会、见面会、问卷调研等多种渠道积极加强和读者的沟通交流,“弯下腰来”倾听读者的心声,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把读者当朋友的心态”同读者坦诚交流的做法,及时反馈读者的心声,积极采纳读者的有益建议,产生了积极的良性互动效应,加深了编者、读者、作者间的学术友谊,打造了一个以杂志社为核心的高端学术共同体,营造了作者、读者及编者的共同精神家园。
(三)期刊品牌及社会影响力
60年来,《江海学刊》一直是《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系
列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理论版等二次文献编辑最青睐的期刊之一。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江海学刊》自创刊以来共有380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摘编,年均转载/摘编篇数约10.5篇;期均转载约1.8篇;总共有1553篇论文被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全文转载,年均转载约67.5篇,期均转载约11.2篇。据不完全统计,21世纪以来《江海学刊》刊文的总被引频次、引用率、转载率一直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海学刊》先后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全国“百强报刊”等荣誉、奖励和资助,这为其今后不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后劲和不竭的动力。
三、历史启示
(一)秉持学术理想,坚守学术阵地,不忘使命担当今后,《江海学刊》要继续坚守“学术至上”“学
术为魂”的办刊特质,胸怀学术使命,广交天下朋友,共言学术大势,以前瞻性的思考、敏锐的目光发现学术热点,组织专题稿件,捕捉学术信息,预测理论趋向,策划新锐选题,不断刊出具有知识增量意义的学术论文,在建构中国学术传统和实质性地推进中国学术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坚持高品位、高质量,持续塑造高端学术品牌无论社会怎样变,“刊以文名”的铁律不变。刊载精品,才能成就品牌。未来,《江海学刊》要在激烈竞争的学术市场上突出重围,打出名气、做出影
响,应继续坚持精品意识,持续推进品牌战略;应坚持策划为先,抓精品专题栏目,组高端作者稿件,才能不断夯实办刊基石,持续注入优质“原材料”,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最鲜活的学术思想和丰厚底蕴。
(三)敢为天下先,倡导理论原创与思想的标新立异《江海学刊》自创刊起骨子里就透射出江海般宽广的学术视野,血液中就流淌着“冷眼观世界”的标新立异。未来要有更大作为,《江海学刊》就必须卸下历史的“包袱”,让自己彻底归零,从历史现场再出发,回到不为现行期刊评价机制所的起点状态学术初心,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高高举起“原创”的大旗,倡导一种标新立异、富于创新的思维倾向,不断超越现存的、给定的领域与范式,拓展出新的、不同寻常的范式与领域,激励原创思维,激发民族思想活力,彰显学术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培育出更多中国自己的思想巨人、学术大师。
(四)创新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持续担当学术潮流的引领者
面对优质学术资源日益稀缺的共同困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江海学刊》编辑团队应不断自我超越,激活自身的主体性意识,自觉实现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引领者”的角转变,今后架起公共理性、公共话语、学术话语之间交互影响的桥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创新学术生产机制,围绕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问题”策划组织稿件,立足“中国式实践”,发现“中国式问题”,发出“中国式提问”,生
成“中国式答案”,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的原创思想,奠定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和话语基础,为建构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创造学术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构筑全媒体传播新格局时至今日,智能互联、融合共享已成为新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突出特点。《江海学刊》应在期刊数字化、融媒体时代勇立潮头,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品格,将学术期刊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提升到战
343
盖洛普q12
略高度,在坚守本业做好纸质刊的同时,整合自身人才资源、学术资源和品牌资源,构建以中英文门户网站、、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多媒体矩阵平台,扩大信息传播范围、改善信息反馈效率,优化编者、作者、读者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提升刊物质量和社会影响,探索“网”“刊”互促、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最终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事业以及期刊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60年的筚路蓝缕,60年的上下求索,60年的学术担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兴旺,生气勃勃,1950年11月,郑州市文联召开首次“文代会”,同时《百花园》的前身《郑州文艺》创刊,1952年停办,1958年以《百花园》为刊名创刊。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可以称之为《百花园》的前史,其间30年,刊物三易其名,且办了停,停了又办。《百花园》始终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成长,它的峰回路转同共和国前行的曲折息息相关。1958年第5期“编者的话”中说:“这一期,小说散文增多,特别是小小说,比以往任何一期都增加了”“小小说增多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我们希望广大读者、作者继续和我们合作,多写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小小说和散文、特写”。因此,《百花园》成为中国最早提倡小小说的文艺报刊之一。
从1958年到1960年的三个年头,是《百花园》的第一个兴旺期,它团结造就了一大批作家和诗人,尤其是培养出一批年轻作者,在短时间内就拥有较高的发行量,形成全国性影响。1960年10月因自然灾害而停刊,“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未得恢复。
1978年1月,刊物以《郑州文艺》为名复刊,特请文学大师茅盾先生题写刊名。1980年由河南省内发行改为全国发行。短短三年,《郑州文艺》迅速汇入全国文艺界思想解放、拨乱反正,文学焕发生机、创作空前活跃的文化复兴热潮之中。刊物虽三易其名,但在曲折的
发展过程中,它还是形成了若干特质:总是敏捷地反映现实生活;总是让刊物具有广泛的众性;致力于办成青年文学刊物;注重“小小说”的文体价值。
20世纪8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全面贯彻,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狂飙突进的新时期。80年代,也是《百花园》快速发展、形成第二个兴旺期的十年。1981年年初,《郑州文艺》再次更名为《百花园》,《百花园》带着新春的气息复刊面世。次年《百花园》改为月刊,第1期刊发编辑部文章,进一步表明将刊物办成青年文学月刊的定位。
改革开放引起社会生活的变革是巨大的、深刻的。作为一家面向全国发行的地方文学刊物,《百花园》较早产生发展的焦虑,及时进入到新时期文学期刊领域的博弈角之中,启动自己的办刊叙事。在定位上坚持“青年文学”的主旨,突显其开放性、敏锐性,在特上强化现实感与文学性的融合;在“主打”上竖起“小小说”之旗。郑州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由商业之城到工业之城,郑州的文化成为一种多元的文化、开放性的文化,因而作为郑州文化名片的《百花园》也不可能以封闭性、地域性风貌示人。
80年代初,《百花园》面向青年,将“青年文学”的定位与“小小说文体”的探求相融合,在扶持并团结青年作家,争取全国青年读者方面效果显著。在80年代
小小说  大容量  新征程
——记《百花园》创刊70周年
人教社回应小学生质疑羿射九日任晓燕
当,60年的使命追求——昨日,《江海学刊》用自己的生动实践在新中国的学术史上书写出不凡的华彩诗篇。未来,《江海学刊》将在江苏这块丰饶富庶的学术田野上继续筑造“江流千里”“海纳百川”的学术传播大舞台,用其百家争鸣的“学术交响乐”弹奏出新时代的最强音。
(作者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博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社《阅江学刊》编辑部主任。本文摘自《江海学刊》2019年第5期,有删减)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2:3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49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术   中国   江海   学刊   哲学   办刊   栏目   理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