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匠】孙绍振谈高考作文:用正反合的辩证思维,盘活内心储存

孙绍振谈高考作文:用正反合的辩证思维,盘活内心储存
语文匠  2020年 9月20日
magbox语文学习
及时推送《语文学习》杂志的精华内容、线上线下活动及读者服务等。杂志自1979年创刊以来, 一直致力于提高中学语文教育质量、中学语文教师的教研水平及教学能力,提倡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用正反合的辩证思维,盘活内心储存——评2020年高考作文题
纵观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其封闭性和开放性,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念的导向性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了。总体来说,显示出四大亮点:第一,传统优秀文化精华含量自觉性提高,最突出的是全国I卷,用春秋时期管鲍之交的故事,全国Ⅱ卷用墨子的名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第二,放眼最新科技前沿辉煌发展,如以北斗卫
星完成全面布局为题。第三,直面世界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中国正能量,如全国新高考I卷。第四,把论题放在矛盾对立中展开。特别明确的是全国III卷,用自己的眼睛看客观世界,看他人,却不能完整地看自己的矛盾。这涉及辩证法,从思想方法上,自然、社会、人的观念,都是对立面的统一,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发展之中,其动力就是其内在矛盾揭示出来。在对立的统一中,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从根本上来说,这涉及青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命题在这方面日益自觉。几乎所有的省市命题都表现了在对立面中进行具体分析的趋向。如北京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5颗卫星总体功能和每一颗卫星的特殊功用。天津卷是“中国面孔”:伟大诗人杜甫、挽救数百万人生命的屠呦呦和普通快递小哥的统一,关键在局部与整体、伟大与平凡的关系。遗憾的是,北京卷的命题一方面提供了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又有“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的说明,仍然不自觉地受到先有论点,后论据不科学的思维模式的束缚。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的每一卷都提出了具体的文体要求:发言稿、演讲稿、书信。命意很明显,把书面交流和口头交流结合起来,作为考查的组成部分。相比起来,各省市的命题似乎不约而同地忽略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文本、写作、口头交流三位一体。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考生的素质最集中、最雄辩的表现就是作文和口头交流。
英语画刊
按目前全国各省市普遍达到的水平,来看上海卷: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核心问题是“转折”,用哲学的话语来说,就是对立面的转化。从这一点来说,上海卷与全国命题的总体走向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允许我苛求的话,比之全国卷似乎比较单薄,开放性脱离了与传统文化当代性结合的导向。比之前些年上海卷屡屡优异的表现,2020年不能不给人有些倒退的感觉。至于一向水准起伏不定的江苏卷,2020年的命题,则可议之处就更多。首先题目本身似乎就带着片面性。对立与统一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命题第一部分是人们总是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包围),所塑造,有了互联网怎么样呢?并不是为异类信息冲击打破包围,看到事物的相反方面,甚至更多、更
复杂的方面,而是对同类信息更加亲切。这样命题的缺陷,一是不无片面,互联网上信息是多元的,比之同类信息更为纷繁的是异类信息;二是一味偏执于同类信息,实际上是把同类信息的包围作为主题强加给考生。这是不是又回到封闭性的老路上呢?幸而这样的命题在全国是很少的,但是这是很值得警惕的。
每年高考作文命题一出,当天就成为报刊炒作热点,一些学人、专家、明星,纷纷发表种种评论。其中深思熟虑之见,对于改进命题之功不可低估。但是,一些没有系统研究的学者、文化明星浮光掠影的感想、大而化之的赞扬、老生常谈、套话、空话,实非罕见。究其原因,评论的目的仅仅为命题之优劣,其实,这并不全面,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改进命题又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为了让考生把十几年积累的素质充分发挥出来。但对于应届考生来说,这已经是马后炮了。可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考生,对一线老师的导向。
对于考生来说,最迫切的任务,在于面对别无选择的题目如何在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十几年的思想、智慧、学术积累聚焦在800字的文章中。
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题,被多数省份采用,不是偶然的。其导向性中隐含着传统文化的潜在量,具有科举考试的“史论”(分析历史、总结历史经验)的特点,非常巧合的是,与清代道光癸卯年(1843)举人试题极其相似。当年的考题是这样的: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这当然是巧合,但也足以说明,我们的命题,已经摆脱了美国托福命题的模式,正在吸取传统文化的精粹,同时具有向当代科技成就的高度辐射力。正是因为这样,很值得重点分析。
管仲和鲍叔本是朋友,分别为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成为敌人。管仲阻击小白,射中其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小白最后胜利即位为君。管仲成为失败者,鲍叔不但没有为难管仲,反而推荐管仲,力主欲成霸业,非管仲莫属。让后来成为齐桓公的小白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
反分裂国家法
题目的深度内涵在于:第一,这里有着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国家大业高于个人名利;第二,除了其他的要素以外,人才的竞争决定成败;第三,这不仅是古代的,也是当代国际国内竞争的规律。
题目要求从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选择其一提出自己的看法。
当然,最容易立意的就是从鲍叔方面出发。确立励志性的主题,着重赞美其道德品质的高贵:为了国家大业,没有为难失败的敌手;推崇其才能在自己之上;保举其掌握大权,自己甘居下位。要完成这样的主题,作抒情式的赞美,引用一两句名人名言,敷衍成篇,并不困难,但是,不会太出。更高的追求乃是按照这个主题盘活自己十多年来的知识库存。首先就是梳理出同类的故事,以丰富自己主题,使之有血有肉。例如,王安石和苏东坡,两人在政见上是对立的,一个是坚决的改革派,一个反对鲁莽改革。但是,两人从人格上仍然互相尊重,保持友好关系。当然王安石没有鲍叔那样的博大胸怀,当皇帝要启用苏东坡的时候,王安石是阻挠的。有了诸如此类的事例以后,再用抒情笔调、名人的格言、诗化的语言,把主题在结尾处升华。这样的文章,就有一定的竞争力。
为什么只能说有“一定的”竞争力,而不说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这还不算很深刻。高考是一种竞争机制,参加考试的最高目的,不是及格,而是要出格,故为文不能满足于一般的论据符合论点,自圆其说,单纯根据论点寻与之一致的论据,这样的线性思路,不可能很深刻,要深刻就要进一步提出问题,揭示矛盾。为什么像鲍叔这样无私的人数千年来,极其稀罕,甚至连王安石都不能及呢?
因为人才竞争,目的是个人的胜出,这是人性,有如体育竞技,旨在超越对手,对手失败证明自己的优越。在获得胜利以后,却主动承认己不如人,说明竞争目的不是个人的胜出,而是国之大业。个人的才智高低,与国家大业相比,微不足道。在思想的高度上,在品德上,极其高贵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境地。而一般人,哪怕是很有才智的人,是很难达到这样的精神高度的。
写文章光讲道理是不够的,要使文章有血肉,正反相对,深邃雄辩,还需要盘活与鲍叔相反的事例。比较现成的就是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二人本是同学。庞涓出仕魏国,担任魏惠王的将军,感到才能不如孙膑,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髌刑和黥刑,非常凶残地挖掉了孙膑的膑骨,还在他脸上刺字并涂墨。但是,后来孙膑的才智,还是被齐国的田忌发现了,而且受到重用,留下了田忌赛马的典故。在赛马中,田忌的马上、中、下三等都不如对手。孙膑教他以下等马对对手的上等马,以上等马对对手的中等马,以中等马对对手的下等马。这样下等马虽然输了,但是上等马和中等马肯定赢。后来齐威王敬之以师礼。
从鲍叔立论,作诗性的歌颂,顺向思维,可能是占大多数的。但是,竞争就比较激烈,取胜的难度比较大。要胜人一筹,就要别出心裁,从齐桓公的角度立论,这样,至少也会令整日阅同样论点的教师眼前一亮,精神一振。
作为国君,对于原本是对手,差一点要了他老命的人才,如何处置?齐桓公居然是放手使用。没有这样的魄力,他就不可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最名副其实的霸主。要说明这种唯才是用的道理,光有议论可能是单薄的。最好还得有历史事实,最切实的办法是盘活自己与之相关的知识库存。例如,唐太宗和魏征的关系,魏征本来是李世民的对手李建成的部下,多次建议李建成杀了李世民。等到李世民胜利了,魏征成了阶下囚。李世民问魏征,为什么要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魏征很坦然地回答,如果他听了我的话,这时坐在这里的就不是你了。李世民看出魏征有远见,乃放手大胆地使用他,甚至忍受他当面顶撞,有时还收回成命。就是这样,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成为一代明君,魏征成为贤臣的楷模。
也许有些学生甚至老师,觉得这样广泛的资源,对于考生来说,难度太大了,事实上,魏征的故事就在《谏太宗十思书》的相关背景资料中。如果说,这样的资源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忽略了,那在其他课文中,则有更为丰富的论据。高中语文课本中,李斯的《谏逐客书》用敌国人才的故事不是个别的,而是成系统的。李斯的智慧在于不从抽象的道理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而这种事实,是权威的,不但是秦王认可的,而且秦国贵族反对派也是无法反对的。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用了五个“不产于秦”的外邦人,却能“并国二十,遂霸西戎”,使本来僻居一隅的,连诸侯都称不上的秦国,拓展了疆域,称霸西部中国。
接下来,举秦孝公重用了卫国人商鞅变法,国强民富。军事上战胜魏国,开疆拓土;秦惠文王用魏国人张仪连横之计,打破了六国合纵之统一战线,黄河以西膏腴之地尽入囊中,秦昭王用魏国人范雎,废除了世袭权贵,强化了王权,杜绝了贵族特权,最后“蚕食诸侯”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数百年的血腥战乱。
网络辅导这样丰富的、权威的、系统的史实,在课堂上应该是反复讨论过的,为什么到决定命运的关键的半小时却抛到九霄云外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盘活心灵库存的自觉,心思被转移到一些若即若离的名人名言上去了。而这些资源沉淀在心灵的底层,没有被调动,是沉睡着的,对于为文来说,可以说是死的,只有把它用到文章中来,它才是活的,这就叫作“盘活”。
“盘活”并不限于此一例,更为通俗的故事是,韩信本为项羽部下,不为所用,为刘邦所用,结果打败了项羽。
“盘活”不限于课本,课外阅读,网络信息,日常言谈,口耳相传的,津津乐道的,都有潜在的相关性。例如:任正非在华为创业早期,力排众议,以最高薪聘请了美国人当高级管理;美国人收罗纳粹科学家俘虏,用以研究尖端军事技术;拿破仑没有接受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装备海军,导致海战输给英国;罗斯福接受了德国人爱因斯坦的建议制造了,迫使日本投降。诸如此类的史料,也许只是如温儒敏先生所说的“连滚带爬”地读过,也许是来自网络上的碎片文章,作为知识,是沉睡着的,是没有生命的、死的,只有被调动,被组织到自己的文脉中,才会活动起来,才有生命,这样的生命是考生在写作时赋予它的。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2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34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命题   没有   信息   盘活   成为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