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课程设计

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课程设计
           
学        院:                                   
专业班级: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
学生姓名:                  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     
学      号:       
指导教师:           
windows ce 5.0第一节 设计任务书……………………………………………………………..……3
第二节 设计说明书……………………………………………………………..……3
  2. 3 流程说明……………...………………………………………….……..5
2 .4 流程图……………………………………….……………………………………..……...5
第一节气浮池的设计………………………………………………………………...6
1. 1 气浮池的参数设计…………………………………………………………6
1. 2 气浮池的集水设施和出水设施…………………………………………,,,.7
1. 3 气浮池的排渣设施…………………………………………………………8
第二节实际供气量空压机选型…………………………………………………...8
第三节压力溶气罐设计………………………………………………………………………….9
第四节加压水泵………………………………………………………………………………...10
第五节溶气释放器……………………………………………………………………...………10
第一章 设计说明书
第一节 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题目富翁克隆记
我是中国dota的希望2
加压溶气气浮设备的设计(平流式)
1.2 设计资料
某工厂污水工程拟用气浮设备代替二沉池,经气浮实验取得以下参数:溶气水采用金花后处理水进行部分回流,回流比0.2,气浮池内接触时间为5min,溶气罐内停留时间为3min,分离时间为15min,溶气罐压力为0.4Mpa,气固比0.02,温度30℃。设计水量430m3/d。
1.3 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
(2)气浮设备的设计计算;
(3)系统设备选型,包括水泵、溶气释放器、溶气压力罐、空压机及刮渣机等;
(4)计算书编写,计算机绘图。
1.4设计成果
(1)设备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参数选择合理,条理清楚,计算准确,并附设计计算示意图;提交电子版和A4打印稿一份。
(2)气浮系统图和气浮设备结构详图(包括平面图、剖面图);要求表达准确规范;提交电子版和A3打印稿一份。
第二节 设计说明书
2.1设计原理
美国证人保护计划
气浮过程中,细微气泡首先与水中的悬浮粒子相粘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使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由此可见,实现气浮分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在水中产生足够数量的细微气泡;二是必须使待分离的污染物形成不溶性的固态或液态悬浮体;三是必须使气泡能够与悬浮粒子相粘附。
气浮法的净水效果,只有在获得直径微小、密度大、均匀性好的大量细微气泡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良好的气浮效果。
1)气泡直径 气泡直径愈小,其分散度愈高,对水中悬浮粒子的粘附能力和粘附量也就愈大。
2)气泡密度 气泡密度是指单位体积释气水中所含微气泡的个数,它决定气泡与悬浮粒子碰撞的机率。由于气泡密度与气泡直径的3次方成反比,因此,在用气压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增大气泡密度的主要途径是缩小气泡直径。
3)气泡的均匀性 气泡均匀性的含义,一是指最大气泡与最小气泡的直径差;二是指小直径气泡占气泡总量的比例。大气泡数量的增多会造成两种不利影响:一是使气泡密度和表
面积大幅度减小,气泡与悬浮粒子的粘附性能和粘附量相应降低;二是大气泡上浮时会造成剧烈的水力扰动,不仅加剧了气泡之间的兼并,而且由此产生的惯性撞击力会将已粘附的气泡撞开。
4)气泡稳定时间 气泡稳定时间,是将容器水注入1000ml量筒,从满刻度起到乳白气泡消失为止的历时。优良的释放器释放的气泡稳定时间应在4min以上。
溶气利用率,是指能同悬浮粒子发生粘附的气泡量占溶解空气量的百分比。常规压力溶气气浮的容器利用率通常不超过20%,其原因在于释放的空气大部分以大直径的无效气泡逸散。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将溶气压力提得很高,也不会明显提高气浮效果。相反,如能用性能良好的释放器获得性质良好的细微气泡,就完全能够在较低的溶气压力下使容器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从而实现气浮工艺所追求的“低压、高效、低能耗”的目标。
2. 2方案选择
按照加压水(即溶气用水)的来源和数量,压力容器气浮分为:全部进水加压、部分进水加压和部分回流水加压三种基本流程。
在全部进水加压时,投入了混凝剂的水加压至196392kPa(表压),与压力管道入的压缩空气一起进入溶气罐内,并停留24min,使空气溶于水。溶气水由罐底引出,通过释放器减压后进入气浮池。这种流程虽有溶气量大的优点,但动力消耗大,凝体容易在加压和溶气过程中破碎,水中的悬浮粒子容易在气罐填料上沉积和堵塞释放器。因此,目前已较少采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2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31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泡   气浮   溶气   设计   设备   悬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