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评析

网站生成系统试论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
孙宝元
(海军工程大学勤务学院天津塘沽300450)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由于没有真正的革命军,未能捍卫民主共和制度。他总结和汲取以往革命的经验教训,借鉴苏联红军的建军经验,在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鼎力帮助下,创建了黄埔军校这所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培养革命军事政治人材的学校。他办军校的宗旨,是要建立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军校开学典礼上沉痛地说:“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中国十三年的革命,完全是失败”。并指出俄国所以能彻底成功,是因为有一支革命军,中国辛亥革命后,“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了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①黄埔军校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突出了革命的政治教育,走全新的建军道路。临汾地震
一、黄埔军校实施政治教育是中国军校教育史的创举
浙江气象台天气预报
军队在战争中能否取胜,有政治的、物质的、战略战术的诸多因素,而政治因素是最重要的。黄埔军校要创造出一支革命军,最关键的问题不在于军事教育,而在于革命的政治教育。在军校中军事教育是重要的,而
政治教育则是创造革命军的灵魂与保证。没有它,就不可能培养出为国家独立、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勇士与将帅。
黄埔军校是革命党创办的,与旧军校有本质不同,它设置政治工作机构和政治教育课程,以造就革命军为宗旨。它初创时,经费不足,武器简陋,生活艰苦,仍成为中国乃至越南、朝鲜、印度等国的被压迫民族的青年所向往的革命摇篮,青年们有一句口号,就是“到黄埔去!”。而清政府办的军校,物质条件优越,却很少人投考,要用高官厚禄来吸引人去学习。李鸿章坦白地说:对青年“不可不多方诱掖,以收鼓舞作新之效。”
②孙中山为了建立革命军,改造国家以国民党名义来办黄埔军校,是开创了中国政党办学校、办军校的先河,改写了中国军事教育史,提供办军校的成功范例。
二、政治教育是实现黄埔军校宗旨的根本保证
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份,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民国初,中国的军队是分裂的,各有地盘,各为其
主,互不统属。有的军队是军阀控制的,有的军队虽受孙中山指挥,但未经政治改造,仍不能称之为真正革命军。黄埔军校为创造革命军,采取了多项措施。
1、实施军事、政治并重的教育方针。该方针,是根据孙中山关于既学军事又学政治的指导思想来制定的。他在军校开学典礼上演说,要求学生要有高深学问,“关于军事学和革命道理的各种书籍及一切杂志报章都要参考研究。”③丰悌撰写《本校从黄埔到南京的变化》一文对教育方针作了具体阐述,指出:“所谓教育方针,便是教育施行所根据的原则。这个原则,简言之,乃是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而且不但是并重,政治教育更有超过于军事教育之势。”④军校政治部副主任熊雄撰写《一年来的本校政治部》,指出军校的“教育方针的总原则,就是‘军事与政治打成一片’。政治部依据这个原则,故对学生官长兵夫,乃有贯注全部的政
福田轻卡车
治教育计划。”⑤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两者是互补的,政治教育对师生和革命军官兵的思想起了主导的作用。军校的学生,要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更要有为革命奋斗牺牲的思想。否则,孙中山办军校的宗旨不能实现,与旧军校的学生无异。
2、聘请苏联军事顾问。帝国主义者反对孙中山的革命,只有苏联支持他。孙中山决心以俄为师,1923年1月发表“孙文越飞宣言”,8月5日派遣由蒋介石、张继、汪兆铭等人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俄考察,学习苏联建设红军的经验。在黄埔军校开学前,孙中山接见了苏联顾问团的亚•伊•切列
潘诺夫等人,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准备好北伐的根据地。”⑥苏联军事顾问到黄埔军校后,协助制订教学计划、各项制度和进行示范教学。在东征中,顾问亲临前线,协助制订作战计划与指挥战斗。苏联顾问为军校和革命军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3、吸纳军事与政治教育人材。人材是办好军校的重要因素,军事教官从国内军校或在外国军校留学的人中挑选,有王柏龄、叶剑英、张元祐、邹竟、钱大钧、刘峙、胡树森、文素松、严重、王俊、李济深、邓演达、何应钦等。可谓军事教育人材云集,如百川汇海。在军校中开设政治课程,除苏联外,没有别的军校可资借鉴。俄国革命前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状况、革命任务、对象和特点都与俄国不同,政治教育课的内容与方式,不可以照搬苏联军校的模式。黄埔军校要寻求既了解三民主义,又熟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教官十分困难。换算率
军校始创之时,政治部主任、政治教官虽是国民党政治家,却对政治课的认识肤浅。政治部第一任主任戴季陶,号称孙文主义理论家,却不了解三民主义的真谛,1924年5月21日在军校讲演,说“要以三民主义来
代替资本主义,如果三民主义能够成功,资本主义就不能存在了,大家总要做到平等的社会生活,中国的成败,民族的兴亡,都在于此。”⑦这种空想的不可实现的政治主张,决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理解革命理论和认识社会的。戴季陶在军校“接事不久,因为和张继、谢持争持共产党员加入中国国民党的事起冲突,愤然离了黄埔到上海。”⑧
接着,邵元冲出任政治部主任,仍无能力使军校政治工作改观,11月,又随孙中山北上商谈国是,亦离开了军校。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等政界人士,名为兼任政治教官,实忙于应付时局问题,无暇到校作政治演讲。廖仲恺鉴于军校政治教育工作的涣散,唯有请求中国共产党帮助。
与此同时,周恩来从欧洲回国,9月1日在香港致函中央(团中央),说明与他同行归国的刘子荘、周子君已直达上海,罗振声和他往广州一行,“故不克直达沪上报到。我们在广州耽搁的日期,我须挨C•P中央命令而定,振声同志原欲入广州国民党军官学校,如可能,当即在广州住下,否则或系不久亦将转往上海。”⑨由此分析,周恩来回国前尚不知道回国后要做什么工作。他抵广州,参加了平民教育工作,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宣传部长。10月10日,他出席在第一公园举行的双十节纪念大会,以民族解放协会代表名义在会上演说。11月,周恩来接替邵元冲兼任军校政治部主任。此事可从《本校政治工作的历史发展》一文中到了根据,该文记载:“十三年十一月,周恩来先生继任本部主任”。⑩张申府撰写《筹办黄埔军校点滴》一文,说是他向廖仲恺推荐周恩来的,并由廖仲恺寄旅费请周恩来回国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此回忆录与上述的历史事实不符。1925年1月5日,陈延年给旅莫斯科的“致乔年、若飞、一飞、罗觉同志信”,说周恩来是中共广东区委委长、宣传部长,工作很忙。周恩来何时辞去上述两职,可能在2月间随军出发东江讨伐陈炯明叛军之后。他辞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之职,仍保留区委常委,并兼军委书记,专注于
错位关系军事系统的工作。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到军校工作,是中共认识军事工作的重要性,又是帮助孙中山办
军校的一项重要举措。
4、设立党代表与政治部。黄埔军校是国民党办的,凡参加军校者须参加国民党。军校党代表与国民党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同为校本部的最高领导人,党代表是执行国民党的方针政策,监督行政工作,校长发布的命令,须由党代表副署才能生效,这种制度是仿照苏联红军的。国共合作时期,参加黄埔军校的共产党人都是跨党的。校党代表属下的各级党代表,既可以是没有跨党的国民党人担任,又可以是跨党的共产党人担任。黄埔军校党代表与苏联红军党代表,形式相似,性质有别。苏联的党代表是纯共产党人担任,并代表俄共的。
政治部的职责,“是负担政治教育及在学生与人民众中发展国民革命的意识之唯一机关。政治部对党及党代表负责,党代表命令并指导政治部,务使严重的军队纪律在正确的政治认识和指导之下,以巩固战斗力之基础,使部队成为严密的组织。”11至于校军属下团队之党代表,由政治部管理。
周恩来入黄埔军校后,锐意整顿政治部,设立了指导、编纂、秘书三股,使军校的政治工作面目一新。1925年1月,军校学生从长洲岛迁往省城北较场,教导团则进驻长洲岛。政治部亦迁往广州,只留一部分人员在长洲,负责教导团的政治教育工作。
黄埔军校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教育,保证了孙中山办军校宗旨的实现。
三、政治教育是建设革命军的核心内容
1925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开始实施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军校教导团扩编的党军和大元帅府属下的滇、桂、赣、湘等建国军,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并将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制度推广到国民革命军中。原各建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23: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30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政治   军校   教育   革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