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67·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又可称为侧条施肥、机插深施加技术,其主要是在水稻插秧的过程中,将肥料施加与水稻秧苗一侧土壤中,结合地力培肥、培青壮秧工作的开展,可以达到促进水稻生育的效果。
1.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黑龙江地区的应用
1.1 水稻侧深施肥总体装置结构及参数设计1.1.1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利用适当的施肥装置,即水田新型螺旋搅龙侧深施肥装置,其为水田侧深施肥、插秧联合作业器具,可实现水田插秧、施肥协同作业。水稻侧深施肥螺旋搅装置主要包括施肥箱、排肥搅龙、开沟器等多个模块。在该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装配在延吉插秧机厂生产的插秧机上,将肥料强制排出至水稻秧苗预定侧深位置,即水稻秧苗侧3.5cm、深4.5cm 左右土层内。随后覆盖泥土,一次性完成水稻种植田区插秧、侧身施肥整个过程。
1.1.2 为保证各条施肥量的一致性,在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参数调节过程中,水稻种植人员可从肥料自流性、开沟器尺寸两个方面,设置合理的设备参数。根据黑龙江地区水稻种植用基肥特点,一般需控制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内径在8.0至8.5mm 之间,外径在18.0至18.5mm 之间,导程在16.0至16.5mm 之间。同时调
整水稻侧深施肥设备施肥行间距在30.0至35.0cm 之间,施肥宽度在22.0至28.0cm 之间,作业幅度为6行2.0m。1.2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方法
1.2.1 在一次性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应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肥料类型,水稻种植人员可设置不同的肥料施加剂量。如在磷肥、钾肥施加过程中,由于磷肥、钾肥在土壤中移动性相对较弱,可降低调低磷肥、钾肥施加量至以往肥料的80%,一次性侧深施加。同时
依据常规肥料施加量的20%进行肥料追施;在氮肥施加半个月内,氮元素可从横向、纵向两个方向进行移动,移动距离大多在5至11cm 之间,一个月后区域稳定。据此,在水稻侧深施氮肥期间,水稻种植人员可采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与水稻生育后迫施结合的方法。即采用常规氮肥施加量的55%进行侧深施加,其余45%依据调节肥/穗肥/粒肥为1/1.5/1的比例进行追施。
1.2.2 肥料类型是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且由于我国现有水稻专用肥颗粒硬度低、吸湿性大,肥料吸入潮气后,经气流吹出后,会发生颗粒粉化现象,进而堵塞施肥装置施肥管道。这种情况下,只有将施肥装置拆卸后清理,并干燥处理后方可继续利用,严重影响了施肥装置使用效率。因此,依据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情况,结合黑龙江地域气候及地形特点,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可利用水稻侧深施肥专用肥。如根据建三江区域养分丰缺指标,结合水稻对微量元素需求,在原有氮磷钾复合肥中添加螯合锌、有效硅元素。同时调整氮、磷、钾肥比例至3/4/3,从根本上解决水绵、漂浮、缓释效果不稳等问题。
2.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要点
2.1 在水稻秧苗培育阶段,为促使水稻秧苗满足机插苗要求,水稻种植人员需要保证水稻秧苗的均匀度。
同时结合干旱地区培育水稻秧苗操作规范,严格依据旱地培育水稻秧苗生长天敌规范化模式,培育出具有
飞利浦220cw9旱地生根系、充实度高、秧苗高度均一的水稻秧苗。
2.2 耕种深度适宜是水稻田深施肥技术应用的基础要求。根据不同区域土地犁底层深度、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土地耕作深度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为避免水稻生育中后期脱肥现象发生,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过程中,水稻种植人员应以松旋耕、轮耕为原则,
浅析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高明慧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管理局二道河农场,黑龙江 佳木斯 156330)
摘 要:水稻是黑龙江地区重要粮食作物,推进水稻科学施肥对于全省化肥减量增效举足轻重,而水稻侧深施肥技
术能够实现机插秧与施肥一体化,较习惯施肥省肥20%至30%左右。为提高水稻施肥技术水平,促进水稻产业发展,应深入开展侧深施肥新技术、新成果,通过轮作休耕、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启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实现化肥使用总量和单位面积使用强度减量增效,本文对此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04-0067
控制耕种深度在12.5cm左右。同时以手画沟后自然合拢为标准,保证土壤松软度适宜。
2.3 在水稻插秧阶段,水稻种植人员应在空气最低温度高于10℃时期,在五月中旬或下旬,较常规施肥栽培密度降低12%左右。随后进行基肥侧深施肥。根据土地肥力情况,基肥侧深施肥量应较常规施肥量减少25%左右。同时为保证水稻田间各条排肥量均衡,在施肥作业前,水稻种植人员应事先进行机械排肥量调节。以现混现用的原则,进行速效氮、磷、钾肥料的均匀混合。
2.4 在整地作业完成后,水稻种植人员应利用灌水的方式,调节土块硬度。促使水稻插秧后水层维持一定高度,以保证水稻秧苗在规定时期内返青。
3.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效果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具有良好的抗低温效果,在利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后,黑龙江地区水稻根际氮素浓度较以往全耕层施肥效率提高了近五倍,有效解决了黑龙江建三江地区低温低冷、早期栽培、稻草还田、冷水灌溉导致的水稻生育初期营养不足问题。同时由于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条施集中,在土壤中肥料浓度较高,提高了水稻秧苗对肥料吸收压力。且肥料位置准确,与水稻秧苗根系近,可以便于水稻返青后直接利用,提高水稻穗粒数及干物质重量,每亩水稻可增产近60kg。
4.总结
综上所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改变了以往水稻施肥模式,可以将颗粒肥料准确、定量施加在水稻秧苗根部周边,不仅可以降低水稻施肥量,而且可以提高肥料对水稻秧苗周边水系的需求。因此,在黑龙江地区水稻种植管理过程中,水稻种植人员可优先采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节约水稻生产过程育肥成本,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朝洛蒙,张明贵.水稻不同侧深施肥插秧机比较试验[J].
现代化农业,2018(06)
[2]首次较大规模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机械集中亮相[J].农
业机械,2018(06)
[3]刘 宝,车 刚,万 霖,张贵宏.洋马插秧机机械化
侧深施肥装置改进设计[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8(05)
作用,能实现稳定高产目标。所以当前在高粱种植过程中要保障种植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强,土壤结构较好。种植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要相互结合,从种植本质上寻基本规律,实现高粱高程目标。从外部条件中要积极创设各项有利因素,能提升种植整体效益。
4.强化高粱生长后期收获和管理技术创新
选取最佳的高粱种植品种,均匀洒下高粱种子,对种植阶段光照、水分、土壤条件等进行控制,拟定相应的田间管理技术,收获之后的管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在高粱收获时间做好控制工
俄罗斯性格作,对其产量影响较大。如果过早收获高粱籽粒生长不够饱满,较晚收获会导致其生长容易脱落。所以当前高粱生长过程中要对其基本长势进行分析,做好后期收获控制工作,有助于提升种植成效。在今后高粱种植技术发展应用中的需要对市场基本变化情况进行判定,确保原料能稳定供应。在种植过程中要对种植经验进行整合,做好集成化种植管理。相关管理部门要对广大基层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教育,使得种植技术能全面创新,拓宽高粱整体收益。要依照高粱种植基本现状,对种植利用程度进行分析,合理应用各项种植技术,对种植成本进行控制,扩大种植效益,为广大农户建立新型高粱栽培种植模式。
结语
综合上述,高粱是我国重要粮食,也是酿酒业中基本原料,近些年市场需求量在逐步扩大。所以当前要逐步提升高粱种植生产效率,保障其生产水平能全面提升,适应市场多样化生产要求,对提升高粱种植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业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在各类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中高粱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实际发展潜力较大,能保障粮食实现精细化分配与细化。对全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郯庐断裂带参考文献: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1]吴 英.试析高粱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广[J].中国农
业信息(上半月),2014(5):273-273.
[2]李建东.高粱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广[J].农民致富之
友,2018(11):40.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3]张俊良,常海英,李继红,等.试析高粱种植技术的发
展和创新推广[J].农业与技术,2018,38(22):96.
[4]张剑芬.高粱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J].农技服务,
2017,34(5):62.
[5]盛万勇.高粱种植技术与效益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
guardium刊),2014(9):71-71.
(上接第65页)
·68·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5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16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稻   施肥   种植   技术   高粱   进行   秧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