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研究审评一般原则的补充说明

疫苗生产细胞基质研究审评一般原则的补充说明
第一篇: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研究审评一般原则的补充说明
关于《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研究审评一般原则》的补充说明――传代细胞残留
物质的考虑
审评五部 生物制品室 高恩明
摘要:本文对《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研究审评一般原则》中细胞传代及其残留物要求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
目前,我国疫苗生产使用的传代细胞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非洲绿猴肾细胞的传代细胞系(Vero细胞)。另一种是中华仓鼠卵巢细胞的传代细胞系(CHO细胞),虽然《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研究审评一般原则》不涉及CHO细胞的有关问题,但鉴于CHO细胞本身存在的问题及残留物质的重要性,本文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CHO细胞主要作为表达载体,目前国内用于重组疫苗的表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市的产品
有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现在仍有一些科研单位或企业正在研发某些重组疫苗,试图采用CHO细胞表达。
pc-cillin理论上,传代细胞的DNA和蛋白存在致肿瘤的可能性。目前国内的研究资料显示,CHO细胞致肿瘤试验阳性,逆转录酶试验阳性。为此,《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对CHO细胞表达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提出新的要求,要求CHO细胞残余DNA含量≤10pg/剂量,CHO细胞残余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0.05%以下,并要求在生产工艺中增加病毒灭活工艺。在药品审评中,对于未上市的新疫苗的评价,除进行技术审评之外,还需要进行效益/风险比的分析与评价。虽然CHO细胞只作为表达载体,表达的目的蛋白尚需纯化,CHO细胞的残留物质很少,但是,仍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不推荐新的预防用疫苗采用CHO细胞表达,更不能推荐用于婴幼儿。
近几年,我国采用Vero细胞生产灭活疫苗逐渐增多,疫苗的种类包括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出血热纯化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乙型脑炎纯化疫苗。Vero细胞是传代细胞系,理论上具有致肿瘤的可能性,已有资料报导,Vero细胞在170代以上致肿瘤试验阳性;WHO推荐134~150代,认为在该代次内未发现致肿瘤性。因此,建议我国疫苗生产些企业尽可能采用150代作为使用限定代次。
Vero细胞残余DNA、残余蛋白(包括促生长蛋白)可能对人体有潜在的致肿瘤性及其他危害,建议疫苗生产研究单位研究特异性检测Vero细胞蛋白的方法,为今后制定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奠定基础。此外,目前阶段应尽量降低疫苗总蛋白含量,间接控制细胞残留蛋白。关于Vero细胞残余DNA危害,除了与残余DNA含量的多少有关外,还与残余DNA片断的大小有关,残余DNA含量越高、片断越大,其潜在的致肿瘤性越大。因此,建议疫苗生产研究单位强化纯化工艺,尽量降低残余DNA含量;此外,研究并建立检测Vero细胞残余DNA片断大小的方法,为今后制定相关质量控制标准奠定基础。
在上述采用Vero细胞生产的纯化疫苗中,乙型脑炎纯化疫苗比较特殊,因为它是国家一类疫苗,即实施计划免疫的疫苗,用于婴幼儿的免疫接种。因此,对乙型脑炎纯化疫苗的质量要求应相对严格,用于计划免疫婴幼儿使用的疫苗,采用Vero细胞生产是否合适,对于Vero细胞DNA残余量、残余蛋白含量如何要求有待讨论。目前可初步要求DNA残余量≤10pg//剂量(参照CHO细胞产品的要求),要求生产企业建立Vero细胞残余蛋白含量的检测方法并拟定质量标准。
作者:cde 发布时间:2008-6-13 10:47:18
第二篇:海洋鱼用疫苗研究综述
海洋鱼用疫苗研究综述
沈玉婷 生工1012 1020120232
摘要 在欧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以抗生素为主的化学药物在水产养殖业中已逐渐被禁用和限制使用。作为符合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疾病控制策略和手段,接种疫苗已成为世界现代水产养殖业的生产规范。疫苗种类,传统型疫苗:(1)灭活疫苗与活疫苗灭活疫苗(2)多价疫苗与联合疫苗多价疫苗;新型疫苗:(1)DNA疫苗(2)亚单位疫苗(3)合成肽疫苗(4)减毒活疫苗鱼用疫苗因鱼类的自身特点,其接种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注射,二是浸泡,三是口服。发展趋势:经典与新型鱼用疫苗的研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建立简便、正确、有效的鱼用疫苗评价系统鱼用疫苗给予途径的研究关系到鱼用疫苗的效果,是疫苗研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新技术贯穿于鱼用疫苗研制领域。
关键词 海洋鱼用疫苗 种类 接种方法 趋势
随着海水养殖业的不断稳步发展,各种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对养殖的产量及成长造成严重dea分析
医药论坛影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海水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鱼类的突发性、暴发性疾病频繁发生,鱼类病害已日益严重,我国的海水养殖平均死亡损失率在30%以上,病害问题已成为海水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之一。
在欧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以抗生素为主的化学药物在水产养殖业中已逐渐被禁用和限制使用。为遏制各种环境因素和养殖密度激增等造成的水产养殖业日趋严重的发展趋势,推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符合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疾病控制策略和手段,接种疫苗已成为世界现代水产养殖业的生产规范。世界范围内这一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策略的发展趋势昭示着抗生素等化学药物防治手段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以接种疫苗为主的各种疫苗为主的各种免疫防治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尤其是海水养殖业的进程中,抗生素被疫苗取代是不可逆转的市场趋势和历史进程,海水养殖动物疫苗产业应运而生,这是巨大的新产业机遇。
1.发展历程
鱼用疫苗自诞生之初就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上世纪30-40年代初,由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引起的疖疮病严重威胁了鲑鳟鱼类养殖业。
加拿大学者Duff制备的世界上第1个鱼用疫苗一疖疮病灭活疫苗,不仅使鲑鳟鱼类增强了对杀鲑气单胞菌的免疫力,而且还在其血液中检测到凝集抗体。
Snieszko和Fdddle认为用疫苗口服免疫的效果不亚于当时具有轰动效应的磺胺类药物。此后,Krants等、Spence等将疖疮病疫苗的研制和应用推向纵深。1970年挪威Alpharma公司对疖疮病疫苗进行了商品性生产,进一步展现了鱼用疫苗的应用前景。
对鱼病疫苗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获得可以诱导长期高水平免疫保护性并且投予方式简单有效的疫苗。一个较好的鱼用疫苗,它应该具备以下特点:①较高海水养殖鱼类主要细菌病多联疫苗的研制及应用的安全性,既要保证疫苗作用对象的安全,也要保证人类和生态环境安全;②能刺激动物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对所防治的疫病起到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③有较长的免疫保护期且不宜产生免疫耐受:④生产工艺成熟、稳定,便于贮藏和运输:⑤价廉和方便使用。目前围绕这一目标的研究热点主要涉及病原体的感染致病机制、鱼类的免疫反应特性及保护性抗原的确定、疫苗制备和应用效果等几个方面。
2.疫苗种类
2.1经典疫苗
(1)灭活疫苗与活疫苗
trx
灭活疫苗,采用加热、使用灭活剂等理化方法将活病原微生物杀死制成。如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鲑弧菌(Vibriosalmonicida)、吕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和杀鲑气单胞菌灭活疫苗的保护性免疫效果就非常出。灭活疫苗虽然使用安全,但因部分抗原成分被破坏,免疫力差。
活疫苗是应用减毒或无毒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在鱼类中,已有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ⅢV)减毒疫苗、疥疮减毒菌苗等疫苗.但是,活疫苗在毒力上有返祖的危险,并且有的活疫苗残余毒力太强,可能引起强烈的接种损失。
(2)多价疫苗与联合疫苗多价疫苗,对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不同血清型有交叉保护作用。在日本已试验出用J—o-1血清型的病海鱼弧茵(Kordalii)和J-o-3血清型的鳗弧菌制备的二价苗预防鲑科鱼类弧菌病[1]。
联合疫苗是先将不同种微生物分别制成疫苗,然后再将其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配制成的疫苗,也称为混合疫苗。目前,联合疫苗在国外,已有大量的商品化鱼
fy01
用联合疫苗。
韧性剪切带2.2 新型疫苗
(1)DNA疫苗
DNA疫苗是指含有编码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DNA,经直接接种体内后,可被宿主细胞摄取,并转录、翻译、表达出相应的抗原,然后通过不同途径刺激机体产生针对此种抗原的免疫应答。
目前,鱼用DNA疫苗主要针对的是病毒引起的鱼病,其中出血性败血病毒(VHSV)和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NV)疫苗研究为最多。这两种病毒的G蛋白均包含有中和性表位(Neutralizing epitopes),Boudinot等[2]根据它们的G蛋白基因,构建了pcDNAgVHS质粒和pcDNAglHN质粒(包含CMV启动子),分别通过肌肉接种到成年虹鳟内,不久鱼的肌肉组织中有质粒DNA、G蛋白的mRNA及G蛋白存在,这3种物质均能诱导机体产生具有中和活性的抗体。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3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06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疫苗   细胞   研究   生产   免疫   蛋白   养殖   鱼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