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教育史

西方艺术教育
12·结语
  本章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的一系列的艺术教育运动,并将这些运动置于在整个教育领域内清晰可见的三大思潮的影响之中,它们是:表现主义思潮、重建主义思潮和科学理性主义思潮。所有这些思潮都在有目共睹的上个世纪和本世纪的影响之下产生的。神州天戈
就表现主义思潮(expressionist stream)来说,我注意到那些以19世纪浪漫的理想主义为基础的信念,它们把艺术家置于社会先进分子行列之中。这种激情(impulse)引发了幼儿园运动的产生;它在对于学术的清规戒律的反叛中得到了充分地表现;我们可以从激进的前卫派艺术风格和它们所呼吁抛弃僵死的艺术系统、赞成艺术家自由表现的宣言中看到这种激情的存在。这股思潮快速地朝着一种较少社会束缚而个性表现的可能性不断扩大的教学法的方向发展。不过,浪漫唯心主义同样也导致了保守主义(稳健)思想的产生,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即哈里斯在19世纪90年代希望利用艺术来加强传统道德思想。
教育手拉手论坛在20世纪,“儿童艺术家”(the child as artist)变成了艺术家们争取表现自由的一句口头禅。
教育领域内的对应现象便是以创造性自我表现为主要目标的儿童中心学校(the child-centered school)的出现。在19世纪艺术家被奉为社会的拯救者,他们是表现人类集体想象力的形式的创造者;在20世纪,儿童艺术家(the child as artist)担负起拯救社会的责任。他们被认为是用统一的集体无意识符号来表现普遍真理的人,这种表现将有助于人类的和平与文明。
何叔衡
表现主义思潮在1945年—1960年占统治地位,它在维克多·罗恩菲尔德和赫伯特·里德的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对自我表现的信念逐渐减弱,尽管我们从开放课堂(open classrooms)和非正式简易学校(in—formal alternative schools)运动中仍然能够看到它的某些方面的存在。
关于重建主义思潮(reconstructionist stream)我注意到,关于教育是能够改变社会的力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信念。上个世纪这一信念出现在公立学校的理想中,用霍勒斯曼(Horace Mann)的话来说,它认为学校是“平衡社会这台机器的方向盘”(马省教育局,1847年,p·59)。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我们又在乔治·康茨的宣言《学校有胆量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吗?》和奥瓦通纳艺术教育计划中看到了它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整
sy118个20世纪70年代,重建主义思想体现在把艺术创作以其勃勃生机来活跃学校生活之工具的一种艺术教育运动(art—in—education movement)之中。
关于科学理性主义思潮(scientific rationalism stream)我所关注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而是在科学领域内寻保障的诸思想体系,如19世纪末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理性主义思潮一直以某种运动的形式出现,这个运动总是利用科学定义上的学科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基础。科学技术还导致了责任运动的兴起。
运动能力开发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包含着某种保守主义思想,它把学校课程引向了大受商人青睐的方向。这就是使我们提出了科学理性主义的最近宣言是否同样也是建立在保守主义思想基础之上这样的疑问。孕育了学科运动的科学影响是否那位文雅的科学家所宣称的那样,是完全建立在对知识本身感兴趣的某种科学基础之上的?或者,这种科学影响的形成是否由收买科学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所导致的?在20世纪60年代,几乎没有人把总统艾森豪威尔谓之“军事—工业联合企业”的伍兹霍尔会议(Woods Hole Conference)看做实际上是一种党派表现,然而,学科定向运动却是对冷战的压力和联邦政府为应付某种国家危机而制定的教育政策的直接反映。那样的情况是否足以使我们得出这些都是保守主义政策这一结论?
答案不是简单的“是”或“否”。重学科运动在限制教育改革的方式以及把特定的方式运用于它可能不适合的科目等方面,具有一种保守主义倾向。就是强调通过发现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在知识生产方面学生自己可能就是主动者这一观点来看,这个运动在其教育愿望上还是开朗的。在杰罗姆·布鲁纳的著作中能够看到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相似之处,他常常使用serendipity和直感(intuition)这一类的词汇——总体上与艺术有关的词汇——来描述科学家的活动。这就给予艺术教育家以这样的希望,即如果沿着科学教育家的道路走下去,艺术教育将会受益匪浅。但问题在于这是否是一条适合艺术教育的道路。
责任运动同样也是在科学的推动下产生的,但却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科学。我们最后形容它是产生于科学程序的一种技术运用,它全神贯注于主观观察、测量和评定方面的活动。这些性能都不属于教学内容,确切地说,它们是用来评估学生和他们通过教育所获得的知识量的专门技术。从强调知识的生产转而强调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复制。
这种朝事先预定的教育目标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对知识的看法。知识成了教师已知的某种东西,而不是产生于学生们自己理性活动的某种结果。教育的成就就是根据老师传授学生的知识的多少来决定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内省、发明或创新来决定的。这个意义上的教育
码流分析仪是一种社会的控制形式,尽量控制可以被用于人类的目标,但是它的操作却不可避免是保守的,因为学习者的理性自由不一定会取得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
13· 走向和谐的交融
本世纪的艺术教育受到来自整体普通教育的各种思想理念的强烈影响。这些思想观念的统治地位在于社会形势、社会环境和社会权利集体的呼应中不断发生变化。每当一种观念占统治地位时,它的价值取向便被当作具有普遍的合法性而得到传播。它的目标、方法和愿望也都有了典范意义——其显而易见的价值也就无可置疑了。
尽管这些重要的思潮来去匆匆,不能永驻,但是它们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在运动本身已经成为历史之后却依然长久存在。例如,进步主义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结束了它的先锋意义,但是它最初的许许多多新发明却都成了学校教育常规标准的组成部分。
运动往往是不会彻底结束的;想反,它们会以各种不同的伪装出现。1910年的社会功效运动变成了20世纪20年代的科学运动,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责任运动的面貌再次出现。20世纪80年代的卓越运动令人想起20世纪60年代的学科定向运动;20世纪20年代的创造性自
我表现与20世纪40年代在里德和罗恩菲尔德的著作中重新露面。最后,大萧条时期的重建主义又随着艺术教育运动(arts-in-education move-ment)卷土重来。这并不等于说,运动的每一次重现都是对前一次内容的重复,相反它们的相似之处足以能够使我们进行过去与现在的比较,并由此思考过去的错误和机遇的丧失。
目前的艺术教育似乎是朝着取自学科定向课程思想的一种教学形式主义方向的发展,它强调的是结构和连贯性。平素,艺术教育总是向往自由而远离教学法的束缚,正如我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再次兴起的自我表现基本原理中所看到的那样。人们不知道能否在这些趋势中寻到一种平衡,类似与当时柏拉图在音乐和体育之间所到的那种平衡。今天我们总喜欢用平衡这样的字样来谈论艺术、科学和人文学科。
如果科学一方占主导地位,如同在前30年所看到的那样,那么我们也许很难寻觅到这种平衡。我们应该记住它们的差异。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们的对情感的处理和知识的分享,赞美人类的感情和想象力的精神。相比之下,科学的价值是无偏见的超越和精确性,赞美性思维;而人文学科的意义则在于道德行为的探索。每一门学科都要求有自己的认识方式,
都是充实我们现实世界所必不可少的学科。作为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一切艺术的作用都输不可取代的。
本世纪艺术教育中的冲突一直表现为两种观念之间的冲突,一种观念注重艺术教学的内容,而另一种观念则强调艺术的自我表现。在自我表现的旗号下,孩子们常常被置于一种放任的状态,并被剥夺了接触能够启发他们教学艺术探索的知识。然而,如果一味强调教授艺术技巧、或者艺术风格的名称和时代、或者设计要素及原理,我们就会失去与艺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的联系,那就是艺术能够使人类实现自己的精神理想、行为目标和表现自己的想象力。至于艺术教育的未来向何处发展,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4:1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0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艺术   运动   教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