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创新与转型——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例_百度文...

第 5 卷 总第 122期 15
传媒观察
收稿日期:2021-1-8
作者简介:廖婷婷(1997―),女,山东枣庄人,硕士,主要从事广播电视研究。
一、过去
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现在的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正式开始面向全国观众播出,该节目于1978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为《新闻联播》且一直使用延续至今。《新闻联播》节目无论是将其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品牌栏目也好,还是地方各大电视台的领袖也好,其节目宗旨以及节目定位从始至终都十分明确、清晰,那就是要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新闻联播》自从1978年1月1日开播至今始终保持着严肃庄重的节目样态,作为主流媒体的顶梁柱,这些年来一直是人们心目当中的镜子和晴雨表,映照着广大人民众最真实的需求与呼声。
在节目内容方面,《新闻联播》始终保持固定的内容设置,内容涵盖国内时政新闻、财经新闻、民生新闻、国内国际联播快讯。[1]
甲烷燃料电池二、现在
根据CSM 发布的《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9)》,2018年电视观众规模总量为12.81亿,与2017年相比减少了573万人,是近十年来全国电视观众规模的再次缩小。日均观众规模、人均收视时间、黄金时段收视等指标也均呈显著下降趋势。除了新媒体、新平台的冲击这个主要原因之外,用户迁移所导致的受众规模缩小以及内容固化所导致受众审美疲劳都是不容忽视的原因。[2]
针对以上问题,《新闻联播》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内容方面,二是主播方面,三是媒介方面。
(一)在内容方面:创新内容形式,节目编排更亲民1.节目新片头
首先节目新片头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最初的4:3变成了如今16:9的高清片头,从视觉上变得更加清晰、美观;其次把片头中出现的3D 地球重新渲染,使地球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立体;再有整个片头的调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深蓝转变成了现在的蓝绿。“C”位发生了细微改变,这个“C”位指的是整个屏幕的C 由原来的在CCTV 的第二个C 上,变成了C 与T 的中间。象征设计元素出现,当CCTV 的台标出现时,以地球为圆心,开始出现向外扩散的圆环,它象征着广播电视的信号在全球传播,这也是首次
淡漠如烟夫妻店有象征设计元素的出现。字体的优化,新闻联播和英文字母都做出了改变,没有21世纪的那种强复古感和金属感,英文字母也更加扁平化;弱化立体字幕的明暗对比,弱化了立体字的金属质感,增加了
漫反射。与此同时,改变了原来的灯光强度,并改为“漫射光”。
2.演播室背景
《新闻联播》除了在片头做了调整之外,还在演播室的背景上进行了一番调整,片头从深蓝调整为蓝绿,这个调变化在演播厅也同步调整了,演播室背景的饱和度降低了。在旧版演播室背景中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呈现动态,而新版背景则是静态,看不到工作人员,彩上进行了饱和度和对比度的优化。
3.新片尾
除去新的片头和背景的调整,在节目的片尾也出现了细微的改变:过去的版权页是一个中央电视台字样和央视。新的版权页则加上了“中国”,全称为中国中央电视台,频道呼号更为标准。
么正杰
4.改变内容编排
央视《新闻联播》自开播以来一直有着自己固定的内容,即国内时政新闻、财经新闻、民生新闻、国内国际联播快讯,且一直保持着固定的顺序不变,而针对这次的转型,《新闻联播》除了一些视觉上的优化之外,在节目内容的编排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新闻联播》近期改版的一个主要举措,就是对时政报道的内容进行了精炼和简化,并且逐步强化常规报道在《新闻联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3],
同时对《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长进行调整。由于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新闻内容成倍增加,目前《新闻联播》的30分钟时长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民众对于权威新闻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只能呆在家中的人们通过新闻去了解外界的信息,增加《新闻联播》时长以及改变内容的主要编排方式,已是大势所趋。[4]
5.启用电子提词器播报
主播首次启用电子提词器进行播报。
(二)在主播方面:塑造亲民语态,主播形象更亲切1.主播说联播
在内容的选择上,节目会紧跟时代热点话题,并且结合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和重大新闻,通过新闻主播转换成和以
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创新与转型
——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例
◎廖婷婷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摘 要: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下,如何抓住机遇在新媒体平台上发挥优势、站稳脚跟,带领其他媒体实现主流价值的传播,本文将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角度,基于央视《新闻联播》在融媒体时代下所做出的创新与转型之举进行分析。关键词:媒介融合;主流媒体;《新闻联播》;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1)02-0015-02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往《新闻联播》的语言截然不同的通俗易懂的话语,去传递主流思想和积极正确的声音。[5]
2.康辉的第一支Vlog
2019年11月9日,央视主持人康辉在各大融媒体平台上发布了他的第一支Vlog,毫无疑问地成为2019年Vlog界的最大的一匹黑马。在他的第一条Vlog中,康辉用亲近的第一视角,一边唠嗑,一边原汁原味地展示出行前的准备细节。装煤机
3.《你好生活》
原本高高在上、阳春白雪的央视主播在观众心目当中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下里巴人,通过这些举措也增加了曝光度,频频上了热搜,吸引了许多原本并不关注新闻联播的年轻的新的用户,扩大了受众面。
(三)在媒介方面:推进媒介融合,用户互动更多元
1.新闻联播上线
《新闻联播》选择了一种文字+视频+图片的形式,从新闻本身着手,再结合当天发生的热点事件和重大新闻,转换成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去传递主流价值观。
2.央视入驻快手和抖音
在涨粉速度上让众人瞠目结舌,在央视刚刚加入快手时粉丝数量瞬间涨到1 210.9万,在快手发布了首个视频后,突破一个小时5 400万的播放量,而在抖音这个短视频平台上,仅用一天时间,央视抖音号的粉丝数就接近1 500万,直冲当日热榜第一名。
3.总台推出了央视频App
央视频重点以Vlog为主要形式,主打短视频,但同时兼顾长视频,在发挥总台音视频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聚合社会机构和专业及准专业创作者的优质内容,聚焦泛文体、泛资讯、泛知识类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内容,努力打造一个被年轻人所喜爱、兼具娱乐性和权威性的一个新媒体新平台。[6]
4.央视新闻入驻B站
入驻B站当天,央视主持人朱广权用一段rap迎来了央视在B站的首秀,此外还主动求起了一键三连(点赞、投币和收藏),该视频一经播出瞬间登上B站热搜,收获了16万点赞、4万收藏、超8000条转发,央视新闻的粉丝也达到了92.7万。
5.声音聚合类平台——云听
云听聚集了很多资源,分为泛文艺、泛知识、泛娱乐三个品类,成为继央视频App之后另一个以移动端为依托的
声音新媒体平台。
央视此次改革,在节目形式、主持形态和视觉呈现升级和变革上,审时度势地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在扩大受众面的同时,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了更多人。
三、未来
《新闻联播》作为主流媒体的顶梁柱,此次的创新之举只不过是转型道路上的冰山一角,前路漫漫,必须关关难过关关过,而未来,《新闻联播》的创新与转型应当围绕变与不变进行。
(一)变
1.内容:更加丰富,赢得而不是迎合
在内容方面,
镀镍设备《新闻联播》应当不断地丰富扩展自己的内容去吸引观众收看,需要强调的是,娱乐性强的内容占据了《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必然会使《新闻联播》的权威性受到损害。所以,在内容的选择方面,《新闻联播》应该去选择那些有质量、有价值的新闻,赢得观众的喜爱,而非靠迎合受众的喜好进行选择。
2.主播:更加生动、随和,而不是随意
阻尼板主播的形象在以往始终维持着高冷的样子,如今逐渐变得亲民,这并不代表央视《新闻联播》的这些国嘴主播们就可以在节目中像其他地方电视台的主播或者娱乐主播一样,在节目中随意讲话、播报新闻,这其中还是有一定的要求存在的,毕竟《新闻联播》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新闻联播》的主播,可以生动随和,但绝不能随意。
3.媒介:更加多元,带领而不是代入
在媒介融合方面,央视此次片头比例的调整,内容倒逼生产,使得其他地方卫视电视台在转播《新闻联播》的过程当中不得不去升级自己的硬件设施,《新闻联播》在抖音、快手这些新的平台上的创新之举也带领着其他的节目纷纷效仿。在这个方面,央视《新闻联播》作为主流媒体的顶梁柱,应当率先进行创新转型的改革,而非坐等其他媒体创新,直接代入。[7]
(二)不变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推动了社会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随着媒体融合的加深,新旧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主流媒体的优势日益凸显,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融媒体时代,必须对主流媒体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探索,探索出符合我国传媒发展的理论体系和符合本土的实践模式,推动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无论央视《新闻联播》变了多少,不变的是它的权威性、真实性、准确性。
四、结语
央视《新闻联播》作为主流媒体中的“重器”,此次创新改革之举对其他地方卫视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对于未来的发展与转型还有很长久的路要走,而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为什么而出发,站在“一切为了人民”的立场上,宣传党的真理之声,传递正能量。
[1]王勇辉.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探究.[J].新闻爱好者,2016(10): 81-83.
[2]李霞,卓曼曼.媒介融合视域下主流媒体创新发展路径探析——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J].新闻前哨,2020(1):23-25;
[3]熊雯婷.融媒体的时代主流媒体的创新发展路径[J].传播力研究,2019(32): 98-99.
[4]苗婧.《新闻联播》的“出圈”[J].新闻研究导刊,2019(16):228+256.
[5]陈剑祥,王石川,王兴栋.《新闻联播》: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突围样本[J].新闻与写作,2019(11):12-16.
[6]匡文波,杨梦圆.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移动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论坛,2019(6):23-25.
[7]宋鹏举.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守正创新进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9(10):50+52.
16 传播力研究 2021年02期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1:2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500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媒体   内容   新闻   节目   创新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