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沁园春·长沙》教案
主备课人:刘希国
油压开关
二次备课
一、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积累字词,品味关键词语;背诵诗歌。
2.思维发展与提升 诵读诗歌,把握词的意象和意境,概括画面特点,并能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词作,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感受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学习伟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炼字技巧,同时能熟练地背诵整首词;
2.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学习本课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
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词人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大家都知道长沙的橘子洲头有的雕像,那大家知道和长沙有什么联系吗?
明确:1914年秋季,编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在校期间,受杨昌济等进步教师的影响,成为《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崇拜陈独秀胡适
1918年,同萧子升何叔衡蔡和森等发起成立新民学会
1919年5月,响应五四运动,发起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领导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
1919年7月14日,主编的湖南学生联合会会刊《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7月至8月,连续撰写并发表《民众的大联合》长文。
1920年8月初,同易礼容等在长沙发起成立文化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
1920年11月,同何叔衡等组织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2月1日,致信给蔡和森、萧子升和其他在法会友。信中表明自己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在长沙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
教师小结:
在长沙读书期间,深受新思想的感召,面对风云变幻的动荡时局,深切关注祖国命运。青年在长沙期间,尽己所能参与到革命斗争中,这正是一代伟人的赤子丹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沁园春 长沙》,体味青年是如何书写青年意气风发、敢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的。
2.知人论世
(1)走近
黄建始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因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文题解读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据《钦定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3)写作背景
1925年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形式日益高涨。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沁园春·长沙》是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4)知识链接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记忆之宫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9字以内)、中调(59-90)、长调(91字以上);按片数,可分为单调(不分片)、双调(分两片)、三叠(分三片)、四叠(分四片),以两片居多;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3.文本研读
(1)初读感知
a音频示范朗诵后,纠正读音
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峥嵘(zhēng róng) 寥廓(liáokuò)
挥斥方遒(qiú) 浪遏飞舟(è)
b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大声诵读。要求读得准确、有节奏感。
提问1:独立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
明确:看到了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提问2:独立橘子洲头,想到了什么?
明确:想到了往昔岁月,想到了祖国的命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正是词人思索的问题。
提问3:概括全词,上片、下片各侧重写了什么?
明确: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下片侧重追忆往事。
(2)赏析诗歌
a具体研读开头三句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长兴撤县设区调整句序,简要说明大意与作用 。
明确: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作用: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展开想象,扩展语句,进行形象而有诗意的大胆描述。
明确:在一个深秋的季节,橘子洲头,伫立着一位英姿勃勃的年轻革命家,他正深情地注视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波涛,凝重的目光里似乎折射出心头翻腾得无尽遐想……
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明确:不行。“独立”既表明一个人卓然独立,更显示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b具体研习 “看”字所领7句。
作者站在橘子洲头,他都看到了哪些景物?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景物?这些形容词是否可以更换?
明确:山、林、江、河、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特点是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学生自己先概括,教师然后板书)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远景——静景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近景——动景      万类霜天
      鹰击长空——仰视——高景——动景                竞自由   
      鱼翔浅底——俯视——低景——动景
古人非常讲究练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几茎须”,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
明确: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之热闹,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竞——突出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五、教师小结:
1、明确:词的上片的词眼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明确:问题的提出方式是:由物及人,由大自然到国家、民族,由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绚丽多姿过渡到民族的命脉及国家的前途。
3、明确:彩美和雄壮美决定了词作的昂扬基调,发出的问题深远重大,决定了词作的博大意境。
5、小结:前面作者主笔写景,这里笔锋一转,提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谁来主宰你的沉浮荣衰、掌握民族的前途、主宰国家的前途。 这一非同寻常的发问是诗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内心的感慨。自然界中的万物尚且不畏寒冷而“竞自由”,显示自己的生命力,何况我们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们呢?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高远的抱负和凌云之志,升华了思想、拓宽了意境。
c具体研习“忆往昔——粪土当年万户侯”。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上片是旧地重游,下片自然是“游”字引起,由眼前看到的景,自然而然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峥嵘岁月”指的是什么?简析“稠”。
明确:① “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在长沙生活、学习、从事革命工作期间(1911—1925),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山中耸立的一座又一座的峥嵘的高峰。②“稠”形象地说明了世界变化的风起云涌。
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感?
明确:词人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流露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表现了他和革命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豪情。
d请思考“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具有怎样的象征意味?
明确:设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手法,形象的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乘风破浪,鼓帆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3)总结全词
从全词的主旨方面理解,上下片有什么关系?
明确:上片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艺术地回答了“同学少年”主宰世界沉浮的答案。上下片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这首词怎样把写景、抒情完美的结合起来的?
明确:
①词的上片虽然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
词以“独立”开篇,以江洲的背景,构成以词人为主体的画面,流露出词人激荡的思潮。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仅仅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而且寄予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万山红遍”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也不仅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而且蕴含了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怅”字更是词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心底的感慨。
②词的下片虽然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 
“忆”字直贯以下7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体英雄形象。“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展现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艺术地回答了上片的发问。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补充习题
六:板书设计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远景——静景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近景——动景      万类霜天
      鹰击长空——仰视——高景——动景                竞自由   
      鱼翔浅底——俯视——低景——动景
七、教学反思:
猫眼看人论坛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31: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96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长沙   词人   革命   独立   诗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