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赴安源看的初心和使命

从十赴安源看的初心和使命广丰县五都中学
作者:萍乡市史志工作办公室
来源:《党史文苑·上半月(纪实版)》 2018年第11期
    江西萍乡安源,是革命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是后来党的“三大法宝”发挥作用的早期探索地和实践地,是早期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发源地。与安源有着特殊的关系,建立了特殊的情感。
    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建立一个老百姓当家做主的政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和历史使命。为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1920年至1930年期间,先后10次去安源、萍乡,下矿井,进工棚,访工友,发动和领导了震撼全中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主持召开了部署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作出了引兵井冈的决策,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安源的革命实践,是革命初心不断锤炼成长的过程,为他日后不断践行革命初心、完成历史使命提供了宝贵经验。
    首次安源之行。安源为的初心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养分。通过深入的理论思考,实现了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萍乡的安源煤矿和湖南株洲到萍乡的株萍铁路,合称安源路矿,共有工人17000余人,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产业重要、工人众多且富于反抗斗争传统,安源路矿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初开展工人运动的重点区域。
    1920年11月下旬,正在长沙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酝酿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乘火车第一次到萍乡进行社会考察,在萍乡连续给向警予、罗璈阶、李思安等写了8封回信和一篇按语,总结湖南自治运动的经验教训,讨论根本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和组织共产党等问题。还在萍乡编辑了《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一、第二集,并选定了第三集的内容,联系刚刚失败的湖南自治运动的经验教训,研究了新民学会会员萧子升、蔡和森等当年8月的法国来信,对新民学会的方针——改造中国与世界及其方法,做了深入的理论思考。
    上述理论思考和社会考察,显示出的思想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例如,联系湖南自治运动失败的教训,一直思考着社会改造的途径。他在《致向警予信》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自治问题发生,空气至为黯淡……几个月来,已看透了。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唯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这里第一次把自治运动称为“政治改良”,并开始认识到政治改良“绝无希望”。
    在《致罗璈阶信》中写道:新民学会“中国坏空气太深太厚,吾们诚哉要造成一种有势力的新
空气,才可以将他斢换过来。我想这种空气,固然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没有主义,是造不成空气的。我想我们学会,不可徒然做人的聚集、感情的结合,要变成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这里,将《致向警予信》所提“另辟蹊径,另造环境一法”,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他认为,要实行社会的根本改造,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二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而且必须把这两个条件结合起来,实行“主义的结合”。
    接着,在《致李思安信》中也提出了“ 另造环境”一法。他写道:“湖南须有一些志士从事实际的改造,你莫以为是几篇文章所弄得好的。大伟人虽没有十分巩固,小伟人(政客)却很巩固。我想对付他们的法子,实力养成了,效果自然会见,倒不必和他们争一日的长短。”
    这里所说的“另辟道路”“另想办法”,意为走俄国革命的道路,组织共产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对社会实行根本的改造。他在易礼容的信后所写的按语指出:必须“从事根本改造之计划与组织,确定一个改造的基础,如蔡和森主张的共产党”。
    在萍乡考察的日子里,还深入农村,考察了当年发生的萍乡农民自发斗争。得知当年春荒时,萍乡农民和城镇贫民自发聚集起来,一齐到财主、商绅家“吃大户”,也叫做“吃磨饭”时的情况后,他在1920年12月23日写下《告中国的农民》,发表在1921年4 月出版的《共产党》月刊第3号上,文
2012北京高考作文
it信息技术中称赞道:“萍乡今年这件事,也是中国农民觉悟的一点曙光。……有了这道曙光,青天白日就要随着来的。”
    11月底,回到长沙后,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很快成立。还把在萍乡酝酿成熟的意见,写了一封4000多字的长信,答复蔡和森、萧子升、李和笙8月的来信,对蔡和森提出的走俄国革命道路,组织共产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表示深深的赞同,对萧子升、李和笙主张的无政府主义表示不同意。
池彬彬    这次对萍乡及其周边农村所做社会考察,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考察中国社会的开始,为开辟安源路矿和湖南全省工人运动做了最初的思想理论准备,成了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发端。
    在萍乡的几天之内,完成了在五四运动推动下开始的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从此他从理论和实践上成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次萍乡、安源之行,是人生观、世界观根本转变中的重要环节。
    六次深入安源。深入众,了解情况,巡视工作,成为安源工运的开拓者和前进方向的指引者,形成中国特的早期工运思想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在对安源路矿企业的性质及工人阶级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后,毅然决然选定安源作为党初创时期开展工人运动的重点地区。从创办工人夜校入手广泛接触安源工人,以党支部为核心将工人组织起来建立路矿工人俱乐部,强调安源工人应该注意的斗争策略,以及决定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在全国工人运动低潮时安源党组织所应采取的防守策略,这些都是作出的英明决策。不但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开拓者,而且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领导者。可以说每逢关键时刻,都是高瞻远瞩、力挽狂澜,指引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前进的方向。
    1921年10月下旬,为了贯彻党的一大决议,以湖南平民教育促进会教员的身份,到安源调查了一个星期。这是他第二次到安源。他白天深入矿井西平巷六方井小槽以及洗煤台、修理处、翻砂房、水泵房、锅炉房,还到安源铁路火车房、机务处、工务处、修理厂等地考察。晚上到工友宿舍、工棚、工人餐馆等处,广泛地接触众,访贫问苦,与工友们促膝谈心,宣传革命道理,启发路矿工人觉悟。在鼓动大家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时,为了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团结的道理,还从桌上筷篓中取出一根筷子,轻轻一折,筷子断为两截。他又拿出一把筷子,使劲折,筷子纹丝不动。他将这把筷子递给工人折,谁也没折断。笑道:“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一把筷子折不断。这就是团结的道理。”这些都为在安源开展工人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1921年12月中旬,偕同李立三、张理全、宋友生一行四人从株洲乘火车到安源。这是他第三次到安源。白天访问工人,晚上由李涤生、周镜泉、杨秋连、朱少连等邀集铁路和煤矿部分工
人交谈,商定立即创办“工人夜校”,把全体工人组织在一起,成立“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此次安源之行后,即派李立三去安源工作。
    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在工人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派李立三去安源之前,就告诫他说:“首先应当利用一切合法的可能,争取公开活动,以便和工人众接触,发现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逐渐把他们训练和组织起来,建立党的支部,作为团结广大众的核心。”在的指示下,李立三等到安源后,以开展平民教育为推手,以开办工人补习学校的形式,使党成功走进了安源工人和众当中。又审时度势,指示李立三他们尽快从工人中培养和发现优秀分子,发展他们入党,成立工人的党组织。经过严格的教育和筛选,1922年2月,朱少连、李涤生等6名共产党员在路局的火车房,成立了中共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安源路矿工人支部,作为团结广大工人众的核心组织。党支部的成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同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初步实现。
    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又及时指出,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尽快建立工人自己的团体,推进工人运动,并亲自给这个团体组织取名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这使安源工人运动一开始就形成了坚强而稳定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党组织的领导,避免了党员“个人式的英雄领导”这一弱点。随后,陆续派蒋先云、刘少奇、黄静源、毛等到安源工作。从此,俱乐部成了工人的靠山,安源工人阶级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革命历史的舞台。
google学术
    1922年5月下旬,第四次到安源。这一次是到安源巡视工作,调查安源工人运动的发展情况。一面鼓励工人要敢于斗争,一面教导工人要讲究斗争策略,在下的安源,只有把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结合起来,才能一步一步取得斗争的胜利。要求发展组织,加强团结,进一步打好基础,迎接即将到来的斗争。他指示中共安源路矿支部要尽快巩固和壮大党、团组织。按照提出的要求,安源党组织扩大了工人俱乐部组织,发展了一批党、团员。到1922年7月党的二大前夕,安源的党员由6人发展到10余人,团员由8人发展到约20人,俱乐部成员由300余人发展到700余人。
    为了执行党的二大决议,以为首的中共湘区委员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加紧组织安源路矿工人罢工。1922年9月初,乘火车到安源巡视。这是第五次到安源,住在牛角坡中共党员周镜泉家里。他亲自主持召开安源党支部全体党员会议,给大家介绍全国各地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各地工人举行罢工斗争取得胜利的情况。会上,朱少连、蒋先云汇报了安源的情况:路、矿两局已经有几个月不发饷,工人生活非常困难。经过分析认为,现在安源罢工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立即发起路矿两局全体工人大罢工。在会上讲了运用“哀兵必胜”的斗争策略,要求“非常注意罢工的战术问题”,罢号一定要“哀而动人”。俱乐部根据他的要求,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口号。该口号一提出,很快家喻户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同情与支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口号之一。回到长沙后,又派刚从苏联回国的共产党员刘少奇到安源,以加强罢工的领导。
    在、李立三、刘少奇等正确领导下,1922 年9 月14 日凌晨,震动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经过五天义无反顾的斗争,终于迫使路矿当局代表签订了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之权、增加工资、改良待遇等十三条协议。
    1922 年冬天,为了把安源工人阶级队伍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引导到革命的轨道上,第六次到安源,检查工人俱乐部的工作。语重心长地提醒大家,要防备工贼的破坏。他把那些隐藏在革命队伍里的坏人比做“毒蚊子”,指出毒蚊子咬了就会发烂。还指示,安源党组织要积极而慎重地吸收一批经过罢工斗争考验的工人入党,以壮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带领广大工人众更加有力地同敌人作斗争。
    安源党组织遵照的指示,积极进行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安源大罢工胜利后,党、团、工会组织发展迅速。到1922 年底,团员人数由罢工前的约30人增加到90人,团的组织随之由小团体扩充为地方团,并成立了团的地方委员会。到1923 年1 月,党员人数由罢工前的10余人增加到20余人,并成立了党的地方委员会。俱乐部成员由700余人发展到12000余人,并在紫家冲、湘东、醴陵、株洲设立了4 个分部。安源工人的斗争也开始从路矿向外地发展。安源党组织派出工人骨干,先后领导了湘东永和煤矿、株洲转运局、湖南水口山铅锌矿等处工人大罢工,并取得胜利。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21: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95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安源   工人   路矿   组织   中国   斗争   湖南   罢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