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伦理限度——《男人与天使》中的母性观

外国文学研究
76
万方数据库
母爱的伦理限度
——《男人与天使》中的母性
李 芳
摘 要:“母爱”长期以来被当作母性的重要参数与母亲身份捆绑在一起,成为母亲赖以存
在的伦理向度。然而当代美国小说家玛丽•戈登在《男人与天使》中对该伦理向度进行了置疑,展示了母爱的伦理限度及建构性,为母亲的多样性存在发出了独特的声音。本文从母爱的本体性、错位性和异质性三个角度来讨论小说中体现的母爱的伦理限度,即:母爱并非单向的维度,成为爱的主体是打破传统的伦理限度,使母爱最终走向无限的重要途径;母亲的爱很可能指向的是其他孩子,这是理解母爱需要突破的一个伦理维度;母爱是各种矛盾情感的统一体,接纳包括“恨”在内的消极情感将有助于通过对母爱的伦理限度的认可,消解母亲在各种力量中遭受的挤压,从而获得更为繁茂的生命力。地外生命>谢冰莹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关键词:《男人与天使》;母爱;伦理限度;母性;美国当代小说;玛丽•戈登
萌发菌
[中图分类号]I106.4                                        DOI:10.12002/j.bisu.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39(2017)05-0076-11
西方文化里“母亲扮演的是不断满足他人需要的角,是整个社会理想主义的源泉”(Badinter,1981:190)。母性被当作母爱的同义词,或者说母性与母爱成为了必然的一体,成为一种“伦理责任”(Baraitser,2009:85)。许多女性也在无意识中内化了父权社会对母亲无私奉献自我的要求,时刻打造自己无所不能的母亲形象,使自己成为家中的天使。然而,将母爱与母性联系起来是父权社会伦理建构的结果,旨在将对孩子的责任悉数推给母亲。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重新考察“母爱”这一长期以来被看作母性本能的特征,使母亲从母爱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爱的主体。伊丽莎白•百丁特(Elisabeth Badinter)在《母爱》一书中对罗素、弗洛伊德等强调的“女性的本性”这一本质论观点进行了批评,认为他们所宣称的母爱是“强迫的爱”,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XJA7520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项目“当代美国女性小说中的母性伦理思想”(项目编号:
2015M 570757)阶段性成果。
>中南大学信息港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38: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89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母亲   伦理   母性   成为   限度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