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流动——浅析《尤利西斯》中的意识流

龙杰智能卡有限公司
知识文库    第14期
231
意识的流动
——浅析《尤利西斯》中的意识流
杨  洋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
作为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典范,《尤利西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无论是大胆而又灵活的意识流技巧的使用,还是超越时间和地点的叙述特,乔伊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深刻反映了爱尔兰乃至整个西方社会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尤利西斯》创作于1918年,乔伊斯通过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成功展示了人物纷乱复杂的心理结构。《尤利西斯》的题目源于荷马长篇史诗《奥德赛》,由三部分构成,共18章。详细描述了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都柏林的三位普通居民从早晨8点到次日2点40分共约19个小时的生活经历和精神感受。
亚洲小幼在作品的表达中,乔伊斯将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的表达方式应用其中,通过主人公的意识,描绘了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种表达不受传统表达方式的制约,不局限于空间和时间,也不依照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顺序,各种意识无关联、无秩序地随意出现,具有极大地任意性和跳跃性。
所谓内心独白,指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诉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毫无顾忌地直接表露出来。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内心独白分为两种:直接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尤利西斯》中有大量的独白,表达的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便是直接内心独白。所谓间接内心独白,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有作者不时出现来评论和解释。
《尤利西斯》第四章中有大量的直接内心独白,作者通过描写布鲁姆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人物深层心理状态,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反应出人物的个性。例如:
例一:他侧耳听着它吱吱吱舐食的声音。做火腿蛋吧,可别。天气这么干旱,没有好吃的蛋。缺的是新鲜的清水。星期四嘛,巴克利那家店里这一天也不会有可口的羊腰子。用黄油煎过以后,再撒上胡椒面吧。烧着开水的当儿,不如到德鲁加茨肉铺去买副猪腰子。猫儿放慢了舔的速度,然后
把碟子舔个一干二净。猫舌头为什么那么粗糙?上面净是气孔,便于舔食。有没有它可吃的东西呢?他四下里打量了一番。没有。
选段是主人公布鲁姆的内心独白,因为妻子在睡觉,所以他任由思绪漫天飞舞。他想到了早餐,考虑到食材的新鲜,关注到猫的特点,思索着美味的腰子,可见他的思维跳跃性之大。虽然选段中他自言自语,甚至没有说话,只是自我思考,但是读者却可以通过他的内心独白了解他的生活:知道他的生
活环境,了解他的口味喜好,知道他家有只猫。跟随他的意识,读者仿佛置身于他所处的环境,虽然很琐碎,杂乱无章,但是仍旧可以给读者呈现出一副布鲁姆生活的画面,形象而又生动。
例二:哦,好的,她晓得怎样当心自己了。可要是她不晓得呢?不,什么也不曾发生哩。当然,也许将会发生。反正等发生了再说呗。简直是个野丫头。迈着那双细溜的腿跑上楼梯。这是命中注定的。如今快要长大了。虚荣心可重哩。盲文图书
这也是主人公布鲁姆的心理描写。选段所展示的是布鲁姆在读完女儿的来信之后的心理状况。女儿来信告诉父母包裹她已经收到了,作为父亲,布鲁姆的内心是复杂而又细腻的,没有太多的感情直接表达,但是却从其意识描写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出他对女儿深沉的爱。跟传统抒情方式不同,主人公并没有以言语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女儿的关心,而是通过自己思维的跳跃和对女儿来信的思考体现自己深沉的父爱。
三、结论
地震烈度
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在文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其相关研究也颇具价值。本文以《尤利西斯》第四章为例,分析研究意识流创作技巧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在小说中的应用及表达效果。同时,作者在全文中还使用了蒙太奇、象征暗示等多种创作技巧来表现人的意识流,超越时间与空间,将全文的人物和场景串成一幅画,形象生动,有血有肉,既有场景,又有人物思维流动,令人
感叹。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接第298页)
中大客车
利用来自北上广家庭调查的数据,通过序数probit 方法分析后得出结论:绝对收入对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影响。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绝对收入对个体的幸福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如罗楚亮利用我国住户调查的数据分析认为,绝对收入对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使加入了相对收入因素的影响,绝对收入的影响依然显著。
关于绝对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本文比较认同田国强的观点,田国强利用世界价值普查数据和经济研究服务国际宏观数据分析发现,存在一个临界值,当个体的绝对收入没有超过这个临界值时,绝对收入的增加能带来幸福感的提升。但是,超过这个临界值后,绝对收入的增加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再显著,他认为,过了这个临界值之后,绝对收入的提升会降低社会所有成员的总体幸福感。
在相对收入研究方面,罗楚亮是国内较早研究相对收入
对幸福感影响的学者。他利用2002年全国城乡住户抽样调查的数据,以个体所处地区的平均收入作为个体相对收入的客观参照组,参照组主要按地理位置划分,并区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
研究发现相对收入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程度越高。
何立新,潘春阳的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对居民的幸福感存在消极影响,但其对不同收入体的影响存在差异,他们的研究认为收入差距会降低高收入体的幸福感。这显然是一个与大多数人已有的认知存在一定冲突的结论。他们利用“仇富心理”做出了解释,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仇富心理”蔓延,犯罪率潜在上升,高收入阶层出于被敌视和对犯罪率的恐惧,所以幸福感下降。无论这个解释是否合理,这个结论给研究者们带来的启发都是巨大的。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3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88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收入   人物   研究   心理   意识流   意识   作者   生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