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比》中精神顿悟的解读

对《阿拉比》中的“精神顿悟”的解读
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刘旭彩∗
可靠性分析摘  要: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由一连串的“精神顿悟”组成的。其中短篇小说《阿拉比》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直至幻想破灭的过程,最终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获得精神顿悟。本文就是对这一顿悟过程进行分析,从而使人认识到“精神顿悟”不是“意识流”,它为乔伊斯后来的意识流小说奠定了创作基础。
关键词:“精神顿悟”阿拉比精神瘫痪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描写故乡居民生活的早期作品。《都柏林人》由十五个短篇小说构成,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三个故事,描写了都柏林少年的生活;第二部分的四个故事叙述了年轻人的生活;第三部分的四个故事是关于中年人的生活;第四部分的三个故事是关于都柏林的政治、艺术、宗教等社会生活;最后一部分是一个描写死亡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乔伊斯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那里的街道、集市、教堂、酒吧和学校,而且还深刻地揭示了形形的都柏林人同僵死和瘫痪的社会之间的激烈冲突,以及他们失败后痛苦不堪的精神感受。作者并没有直接表露他对故乡都柏林的态度,但从这些少年、青年、成年直至死亡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都柏林人的压抑、惰性和从众心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精神顿悟”。
“精神顿悟”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显灵”(manifestation)。在基督教中,它通常指1月6日(即“第十二夜”)耶稣显灵的日子。在古希腊戏剧中,它往往指上帝在关键时刻突然出现并主宰一切的场面。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技巧加以运用,旨在揭示主人公对人生与社会现实瞬间的感悟(李维屏,2000)。
根据乔伊斯自己的定义,“精神顿悟”是“一种突然的精神显现,或者是发生在鄙俗的言词或行动中,或者是发生在心灵本身一个难忘的阶段”(王守仁,2004)。可以这样说,乔伊斯的整部《都柏林人》就是由一连串的“精神顿悟”所组成的。这些顿悟构成了故事人物心理发展的高潮,道出了都柏林生活的真谛。《都柏林人》所导致的最终感悟是:都柏林生活的不幸在于人们只能按照日常僵化、固定的模式去生活,缺乏勇气去摆脱常规的桎梏,没有决心为美好理想而抗争。从童年、青少年、成年直至社会活动,都柏林人在心理上、行动上都陷于瘫痪。这种所谓瘫痪状态也就是一种麻木疲软、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状态。它反映在道德、精神、社会和政治等各个领域。
《阿拉比》是这部集子中的第三篇小说,也是“童年期”三部曲的最后一篇短篇,作品也是沿用“精神顿悟”这个模式,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以及幻想破灭的过程。在从朦胧的爱到绝望、失望的心路历程中小男孩获得了自我认识;在从他最终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反差中揭示了主题。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与姑妈一家住在一条名叫“北理齐蒙德”的死胡同里。故事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从对都柏林街景的描写开始的:北理齐蒙德街是一条死胡同,除了基督教兄弟学校的男孩子放学时间,平时都很安静。街上其他房子仿佛自以为住有像样的人家,沉着褐的脸,相互凝视。孩子们可以玩耍的空间也只是“屋后黑暗、泥泞的巷子”或“一家家幽暗阴湿的花园后门口”(乔伊斯,1996)。这是一条充
∗刘旭彩(1972-),女,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 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文化;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英语系,邮编:130032。
7
满着一成不变、腐朽的顺从和虚伪的虔诚的街道。以前的房客曾是一位教士,在他遗留下的三本旧的、发黄的书中,小男孩最喜欢其中的一本,因为“书页是黄的”。所有这些都象征着过去的书卷和宗教气息。就是在这样的腐朽和精神颓废之中,小男孩感受着朦胧的爱情,追求着美好的理想。“精神顿悟”就是最后他发现理想与他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极不谐调,这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小男孩的眼中,女孩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富有魅力,闪烁着神奇的光彩,“有着偌大的魔力使这个傻小子全身的血液沸腾起来”。她在小男孩的心目中是那样的清丽、飘逸,任何外在环境的不和谐都不能掩去她那神圣的光环。她既是被崇拜的圣人又是理想中的女人。每当曼根的站在门廊下呼唤曼根回家,她的身影就给小男孩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新的内容。每天早晨在上学前,小男孩都会等待着曼根
的出现,或者跟在她身后上学,默默地超过她,但从不敢跟她说话;他总是站在围栏边上,在远处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她的衣着、她的身姿以及她的发带都给他带来无限的遐想,使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感动。他的眼里“经常充满泪水”,感到有一股沸腾的激情从心底涌出,然后流入胸中,但他却不知如何向她倾诉迷惘的爱慕。他在黑夜中喃喃自语:“啊,爱情!啊,爱情!”和姑妈一起去买东西,他想象着她在伴着他,他想象着他是一个浪漫的骑士,他突然有所感悟:“仿佛感到自己捧着圣餐杯,在一仇敌中间安然穿过”。小男孩不再在街头做撒野的游戏,他陷入了孤独、痴狂和朦胧的初恋的痛苦中。
终于有一天,小男孩有机会和曼根的说上话了。她问他是否去阿拉比,她很希望去看看在都柏林市内的一座热闹的叫做“阿拉比”的东方市场,但苦于学校周末不放假而不能如愿以偿。他对她保证,如果他去一定为她从市场上带回一件礼物。此时,“阿拉比”对他来说充满着阿拉伯和东方国家异域文化的神秘彩,在那个近乎封闭的环境下,它是小男孩对新的神秘生活的渴望,展示了懵懂少年的典型心态。当他向姑妈要求星期六晚上到阿拉比集市去时,姑妈以为他与共济会有什么勾搭而不同意;而他的姑父又迟迟不归,显然他们根本不懂小男孩的心理需求和痛苦。他开始变得不耐烦、焦躁不安。当他向很晚回来的姑父要钱时,“他忘了”这三个字表现出在那一刻小男孩的强烈的失落感,他的激动和热情凝固成冰,他所有的感官都变得麻木了。我们开始感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他所生活的世界的真实写照。
故事的第二部分描写了小男孩的不可避免的失望和对现实生活的顿悟。在那样的混沌状态下,姑妈和姑父根本不知道小男孩的痛苦,女孩也不知道他对她的爱,而他自己对这种自然的朦胧的爱也懵懂无知,只是对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抱有憧憬和幻想。当他终于从姑父那里弄到了一枚银币时,他变得现实而冷静。他最终在沮丧、焦虑和愤怒之中来到了集市,但一切都没有意义了,因为天已晚,他很清楚市场就要关门了,但他宁愿等着看到他的阿拉比浪漫之旅变为一场令人焦虑不安的噩梦。集市的灯光一盏盏地熄灭,他形单影只、踟躇街头,心情与摊棚前正在调笑的两男一女格格不入,他痛苦地看到他想象的世界的虚幻影象不复存在,他突然感悟到,自己“像一个被虚荣心驱使和拨弄的可怜虫”,他的“眼中燃烧着痛苦和愤怒”。他突然感悟到自己渴望的“阿拉比”只不过是个昏暗简陋的集市,而这个与两个男子调情的庸俗女郎仿佛是对他浪漫主义理想的无情嘲弄。他需要开始重新认识他所生存的世界——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他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到自己的理想。都柏林是混沌的、黑暗的,现实中的“阿拉比”也是黑暗的、沉寂的,现实世界更是冷漠无情、庸懒倦怠和瘫痪衰败的。
边打边谈《阿拉比》生动地揭示了一个都柏林小男孩对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以及幻想破灭并最终获得“精神顿悟”的过程。“精神顿悟”不仅是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采用的别具一格的创作技巧,而且也为这些小说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模式,从而使整部集子获得了艺术上的统一与和谐。而由此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精神顿悟”不是一种无缘无故、出乎意料的感悟,而是与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经历密切相关的。在获得“精神顿悟”之前,往往有意无意地已经经历了一个心理上的准备过程(李维屏,2000)。《阿
拉比》的主人公从一开始听到“阿拉比”这个名字时就对它充满了幻想和期盼,虽然出现了如姑父不给钱、搭错火车、
8
耽误时间等一系列插曲,但这一切并没有动摇小男孩的决心。直到最后,当他发现“阿拉比”不过是个庸俗丑陋的集市时,他的心情一下子从兴奋的顶峰跌至失望的谷底,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而突然领悟到自己的处境。在小男孩获得“精神顿悟”之前,作者已经使他有意无意地有了一点心理准备,所以,我们读起来也没有感到太突然。
“精神顿悟”通常发生在人物心理变化的关键时刻,同时也代表了小说真正的高潮。它是一种由作者精心策划、有意安排的一幅生动的心理画面。用“精神顿悟”作为小说的结尾不仅恰倒好处,而且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李维屏,2000)。小男孩的精神顿悟被安排在小说的最后一段,在他感受到人生的真谛的同时,故事也嘎然而止,这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梦想和现实是那么的不一致;今后小男孩将如何生活;他是否会继续追求他的梦想等等。
“精神顿悟”往往需要外部条件的刺激与配合,即通过某种情景或某个事件唤起人物的感情,使其茅塞顿开。因此,它不仅是人物个人的狭隘的自我认识,而且还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李维屏,2000)。在这里,“阿拉比”就是所说的客观对应物,想象中的“阿拉比”是令人神往的地方,而现实的“阿拉比”却机甲战士3
令人如此失望。《阿拉比》中的小男孩原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毫无所知、感觉麻木,就是通过这些经历、这些客观的刺激,把他从梦想中猛地拉了出来。梦想和现实的强烈对比、女郎和两男士的庸俗对话,使他茅塞顿开——这里不是什么神秘的地方,而是和其他地方一样麻木不仁、死气沉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精神顿悟”是乔伊斯所运用的一种新颖而独特的创作技巧。“精神顿悟”不是“意识流”,但它却像意识流一样成功地反映了人物瞬间的意识反应、心理变化和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这为作者后来的意识流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乔伊斯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大师。他的创作历程是一个从传统起步、然后将传统与革新融为一体、最后超越传统走向彻底革新的过程。他始终在关注人们的内心世界,并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意识流动过程的直接展示来展现外部世界及其各种冲突。因此,人物的内心世界始终是乔伊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为了这个主题,乔伊斯一生不断地探索,尤其是在写作技巧方面,这为世界文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阿拉比》只是乔伊斯早期的一篇短篇小说,我们却可以看出乔伊斯已经在写作技巧上有所探索。他从第三人称视角,不露生地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一段成长经历,而对于人物却没有作任何的评论。同时,乔伊斯运用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的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使读者如同亲身经历。他独创的“精神顿悟”的写作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人物瞬间的意识活动和心理转变,体现了乔伊斯非凡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痛苦思索。乔伊斯的创作也正是由早期的“精神感悟”逐步向后期的意识流技巧过渡,并最终趋向成熟,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
不朽地位。
卷积码注:本文中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乔伊斯的《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96)。
参考文献:
1.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2. 李维屏. 英美意识流小说[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等贵贱3. 李维屏. 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 聂珍钊等. 20世纪西方文学[M] .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 王守仁. 英国文学选读[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 肖四新. 西方文学的精神突围[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7. 虞建华.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 詹姆斯·乔伊斯. 都柏林人[M] .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6.
9. 詹姆斯·乔伊斯. 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10. 詹姆斯·乔伊斯. 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M] . 南京: 译林出版. 2003.
(责任编辑:吕志鲁、周化、朱晓珍、胡雯)
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28: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87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精神   顿悟   小男孩   生活   人物   世界   现实   心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