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长故事角度解读乔伊斯·卡洛尔·奥茨的短篇小说《如愿以偿》

成长故事角度解读乔伊斯·卡洛尔·奥茨的短篇小说《如愿以偿》一本珍贵的书
【摘 要】美国著名女作家奥茨的短篇小说《如愿以偿》是一部有关一个名叫杜丽的年轻女孩的成长故事。她疯狂地爱着自己的老师阿尔伯教授,并在赢了老师的妻子之后成功的进入了老师的家庭。但是终于如愿以偿的她却突然顿悟,发现自己之前丧失了自我,而婚后慢慢成长的自我却无法接受这个本属于别人的生活。
【关键词】如愿以偿;成长故事
乔伊斯·卡洛尔·奥茨(Joyce Carol Oates,1938- ),著名女作家、诗人,生于纽约州洛克波特市,毕业于锡拉丘兹大学,1961年于底特律大学得硕士学位,后在底特律大学和加拿大温泽大学执教。奥茨著作颇丰,获奖无数,以短篇《在冰山下》(In the Region of Ice)获1967·亨利奖第一名;长篇小说《他们》(Them)获1969年美国全国图书奖。《如愿以偿》这部短篇小说使她获得了1969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的第二名。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一名在一所昂贵的女子学校就读的年轻女子,名叫杜丽。她近乎疯狂地爱上了自己的老师,马克·阿尔伯教授,而已经结过两次婚,并有三个孩子的阿尔伯教授一直都喜欢拈花惹草。因此,在杜丽表白之后,阿尔伯教授欣然地接受了她,还堂而皇之地将其领进家门,对自己的妻子芭
芭拉谎称她是学校安排在老师家里做管家以勤工俭学的学生。心知肚明的妻子选择了沉默。三个月后,杜丽怀孕,阿尔伯以有重要会议为由,让妻子芭芭拉带杜丽去医院堕胎,并同时解释说是杜丽存心让自己怀孕,并对芭芭拉一直以来的宽宏大度表示感谢。在开车送杜丽去医院的途中,芭芭拉开始同情这个对自己命运毫无掌控的女孩。在她陪杜丽到医院等候第二天堕胎的那个夜晚,芭芭拉选择了自杀。杜丽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阿尔伯教授的第三任妻子。然而,婚后的杜丽辍学在家照顾家庭和四个孩子,每天围绕锅台转,还要接受丈夫众多作家朋友的指责。这时她的自我才慢慢成长起来并且顿悟到她一直以来都在扮演另外一个人,没有在做她自己。
笔者认为,这部小说可以被视为一部成长小说。按照《美国成长小说研究》的作者芮渝萍的归纳,虽然每个成长故事的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几乎都包含了由成长的背景、成长的困惑、离家出走、遭遇考验、陷入觉悟、和拯救等组成的相似经历。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杜丽的成长故事:成长背景、受到诱惑、如愿以偿、遭遇考验并顿悟。
1.成长背景
虽然文中并没有任何对杜丽父母亲以及她的家庭条件的任何直接描述,但是从文中的一些
氯喹那多
间接描述中,可以看出杜丽的成长家庭应该并不富裕。在杜丽看到阿尔伯教授家的那所难看的墙灰剥落的维多利式大房子时,杜丽相信这所房子在翻新之后会体面很多。这种判断源于杜丽具有母她亲那种看准破旧无用的东西可以翻新的敏锐眼光。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杜丽的母亲需要经常把一下破旧无用的东西变得焕然一新,也就是说杜丽的家庭是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并不富裕的女孩却在一所学费昂贵的女子学校就读。并且每一个女学生在那里呆满一年之后都会觉得自己同那个地方有一种奇特甚至是反常的亲缘关系好像她一向就呆在那里似的 因此可以看出,这个地方很容易让人产生认同感,每个人都很容易被这个环境同化。而这所学校又是什么样子的学校呢?这里的学生穿着时髦又散漫的衣服,并相信人世间大多数人是不幸的。而杜丽也十分庆幸自己有好运气,因为她本身并不比世界上大批不幸的人更有理由存在。因此,可以说,杜丽本身的家庭条件和学习环境是有出入的,虽然我们不能肯定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出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对她的心灵发展是有深刻影响的。加之学校教职员的影响,她以少女那种温和的方式,逐渐从理想主义者转变为实用主义者。在学校同学和教师的影响下,她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理想主义者,变成了一个很现实的人,对物质充满欲望。
2.受到诱惑
对于一个出生卑微,却被上流社会的人包围的杜丽来说,她对物质是有强烈欲望的,因此极其渴望占有她没有的东西,从而融入周围的环境,挤入上流社会 因此,阿尔伯教授的老婆芭芭拉,一个同时拥有辉煌事业与貌似美好家庭的女作家成了她眼里拥有一切的女人,也成了她羡慕与嫉妒的对象。她向往她的成就,她的名望,她的孩子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甚至连她那所难看的住房,她那丑陋的体型都成了她羡慕的对象。为了获得她想要的一切,她开始说服自己迷恋上这个女人的丈夫阿尔伯教授,一个在她眼中的矮胖子广告交换,而且长着一张丑陋而傲慢的脸,牙齿也不洁白168dy”棱光实业。这些描述足以证明杜丽并没有真正喜欢喜欢这位阿尔伯教授,她潜意识里甚至厌恶他,但此时的她却毫无意识,因为她正面临一个巨大的物质诱惑。她自恃是一个无名之辈,而他却是一个稍有名气的男人。他能为她带来上流社会的生活,让她拥有她一直向往的物质条件。受到这些诱惑的杜丽,无法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在阿尔伯教授出乎意料地将手放在杜丽手上的时候,她得到了鼓励,并对着阿尔伯教授那张条条皱纹暴露无遗的脸,稳重而又有礼貌地说她爱上了他。
3.“如愿以偿
被女学生告白的阿尔伯教授欣然接受了杜丽的告白,并堂而皇之地将其带回家中,还向妻
子芭芭拉谎称她是学校勤工俭学的学生,来家里做管家,还大言不惭地说是为了让芭芭拉能够专心创作而特地为她雇来的。从此,杜丽开始了她上流社会的生活。她会每天换两次衣服;陪同阿尔伯去一些场合甚至和他一起做短暂的旅行。三个月后,杜丽怀孕了。此时,厚颜无耻的阿尔伯教授竟然以需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为由,让妻子芭芭拉带杜丽去医院堕胎,并同时解释说是杜丽存心让自己怀孕,并虚伪地对芭芭拉一直以来的宽宏大度表示感谢。在开车送杜丽去医院的途中,芭芭拉开始同情这个对自己命运毫无掌控的女孩。在她陪杜丽到医院等候第二天堕胎的那个夜晚,芭芭拉选择了自杀。杜丽如愿以偿地成了阿尔伯教授的第三任妻子。
4.遭遇考验并顿悟
真正成为阿尔伯教授的第三任妻子后,杜丽无法面对外人的眼光,总觉得家门前过往的行人总会带着一种好笑的蔑视神情朝这所房子看一眼,因此总是呆在家中。而新生的婴儿卡罗琳则需要她没完没了的照顾。除此之外,她还需要照看其他三个孩子。她的生活就是照顾几个孩子、做饭、打扫卫生、上街买东西。她再也不能想以前一样和别人一起打网球,也没几乎再陪阿尔伯教授去纽约。而就是这样,她也无法让全家人满意,让经常来作
客,一住就是一个星期而且要求很多的阿尔伯教授的一帮朋友满意。终于有一天很晚才开饭。积怨已久的杜丽最终无法忍受突然哭了起来,不得不离席。想到现在的生活,她觉得自身的一部分被人谋杀了,她意识到了自身某部分的缺失。而当阿尔伯教授上楼劝她下去给他的朋友们道歉时,她终于意识到,现在的她竟然是一个坐在别人的阁楼里一章破书桌前的姑娘,并且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那个对这个男人所说的话信得过的人。顿悟了的她终于到了自己,意识到她是她自己不是别人,而且这是永远改变不了的最终事实
5.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如愿以偿》可以被视为一部成长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杜丽在如愿以偿地过上了本来属于另外一个人的生活。但是在成为阿尔伯教授妻子之后,终于发现之前那个疯狂迷恋阿尔伯教授的人,那个嫉妒老师妻子的人其实并不是真实的自己,从而最终到了之前迷失的自我。小说同时也告诉读者,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经历一些波折,获得顿悟,而这其中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并会对将来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
【参考文献】
[1]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朱虹.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5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87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成长   教授   小说   家庭   学校   孩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