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煤气的危害

煤气的危害一、中毒
煤气中的CO成份,是造成人身煤气中毒的根本性成份。
基本概念是: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CO气体人体的危害属于血液窒息性气体,少量的CO气体存在被人体吸入,便可对人体各组织器官造成损害,而煤气中的CO含量都比较高,大大超出了人体的所能承受的极限。
二、着火和爆炸
煤气是由一些单一气体混合而成,分为可燃气体、不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三部分。成份分别是:
可燃气体成份:COH2CH4CmHn
不可燃气体成份:Co2N2
助燃气体成份:02
煤气中可燃气体成份是形成煤气着火和爆炸的成份,可燃气体成份一旦与空气中的氧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在无限空间遇火源可发生着火事故,在局限空间内遇火源可发生爆炸事故。
三、腐蚀和磨损
1、腐蚀
煤气中的硫化氢H2S)氧化碳CO2)及氧气02),是煤气设备设施产生腐蚀性的主要成份。因为H2SCO2在水中呈酸性,02在水中则具有氧化性腐蚀,所以降低煤气中的水份,是减轻煤气对设备管道腐蚀的基本方法。
2、磨损
煤气中的含尘量在荒煤气时较高,干式除尘后的含尘量也在10%-15%以上,在流速的驱动下,能对设备和管道的拐弯部位和煤气流动易产生摩擦的部位造成磨损,使壁厚变薄甚至出现孔洞,煤气外泄。设计上的合理性是减轻煤气磨损的根本方法。
煤气中毒的预防
一、煤气的检测与监控
1CO对人体影响概述
①人体CO中毒的轻重,取决于空气中CO浓度高低和接触该浓度的时间长短,同时还取决于劳动强度和个体敏感性等因素。
②空气中CO浓度越高,血液中HbCO的浓度越高;同样,接触CO的时间越长,血液中HbCo的浓度也越高。
③劳动强度越大,CO中毒越重。
④在高温、高湿、高海拔的情况下,CO毒性有所增强。
⑤当有CO的空气中还存在其它毒物(如苯蒸汽、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时“,毒性有叠加作用。
⑥对CO的敏感性比常人高的有:儿童、孕妇、心血管病患者、甲状腺亢进者、哮喘病者、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嗜酒者等。
为防止CO中毒症状的出现,空气中CO含量必须小于0.01%(IOOppm);而要避免死亡事故的发生,空气中CO的含量必须小于
0.1%(IOOOppm)o
2、煤气检测
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作业环境煤气的检测,其目的是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质是防患
于未然。
(1)检测气体的确定
从预防煤气中毒的角度来说,检测的对象主要是煤气组份中的单一气体(如CO02)O
防煤气中毒检测的对象是煤气中的CO含量;
预防发生窒息性事故检测的对象是02含量。
(2)正确选择检测方法
①检测手段
♦CO检测报警仪是检测手段的首选,有便携式和固定式两种。都应是防爆型、数字屏显和声光报警为一体的。
气体检测管也能快速测定CO浓度,并且可测定高量程的CO浓度。
气体检测管也能快速测定02浓度,并且可测定高量程的02浓度。
♦02检测报警仪是检测缺氧状况的首选仪器,一般选定便携式的,有数字屏显和声光报警。
②检测方法
检测仪的使用:仪器传感器距离人体呼吸入口处(头部)越近越好,以便在煤气泄漏飘逸层次间能及时测到煤气的存在。
公民意识教育
应该时刻注意观察仪器显示屏上数字的变化情况,数字飙升时,说明现场煤气浓度较高;数字缓慢上升时,说明现场煤气浓度较低。
现场风向问题:就某个部位来说,风向可分为上风侧和下风侧,煤气检测时站位应在上风侧。
学术出版煤气比重问题:比重小于空气的煤气检测时,应在房间或容器的上中部检测;比重大于1时,则应在房间或容器的中下部进行检测。
容器或沟槽中含氧量的检测必须具有代表性,应在空气不流动或拐弯死角处进行检测。碳税和碳关税的区别
3、煤气监控
(1)定点监控
定点监控的手段是采用诸如鸽子、固定式(台式或壁挂式)报警仪或者便携式报警仪。
定点监控的目标是单个目标。由于煤气中毒者会很快丧失自救能力,甚至连打电话告警都不可能,更搞不清煤气泄漏的大致时间和地点。定点监控也不能及时召唤他人前来救助。基于这些原因,发展并形成了区域监控技术。
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2)区域监控
对于大型的煤气设备或连成片的煤气工作场所,应建立区域报警系统。在该系统内,易泄漏煤气的地点安设传感器,用电路与检测报警控制主机相连,可实时观察各监测点传感器的检测数值变化情况,一旦湖州市织里镇某点的CO浓度超过阈值浓度,即可发出报警信号,还可与执行器件联锁,启动响应的安全设施(如排风扇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2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8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煤气   检测   气体   浓度   人体   成份   监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