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西方音乐史习题: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一)简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整体风格特征
•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
•不再以复调手法为主,采用的是主调音乐形式。加强了旋律与和声的对应,建立起“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进行。
•确立曲式分段式结构原则,形成方整型乐句结构。
•主题动机式发展。
•“通奏低音”被明确的乐器记谱取代。
•追求客观的美,拓宽了音乐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
•新型的器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上。
(二)古典主义时期划分
•前古典时期(Pre-Classical)
1720年之前:也称后巴洛克时期
•维也纳古典时期(Viennese Classical)
古典主义高峰(High Classical),
主要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作曲家为代表
一、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声乐创作
格鲁克歌剧改革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器乐创作
早期交响乐的发展
1.主观题:前古典主义时期
•简述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
•简述喜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简述室内乐的产生及其发展。
•简述协奏曲的发展。
•曼海姆乐派的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简述交响曲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
2.简述意大利喜歌剧(opera buffa)的兴起
•从17世纪中叶开始,在意大利正歌剧三幕之间,插入了插科打诨的“幕间剧”(intermezzo),后来逐渐独立成剧。
•喜歌剧取材于日常生活,演出形式短小精悍,与民间音乐、通俗流行歌调联系较紧,所以深受市民的喜爱。
•佩格莱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的喜歌剧《女仆作夫人》(La Serva Padrona,1733)
•剧作家哥尔多尼(Goldoni,1707-1793)的剧本写作提升了文化层次。
3.简述法国喜歌剧(Opera comique)之争
•1715年,“巴黎喜歌剧院”,上演平民大众剧目。
•1752年,佩格莱西《女仆作夫人》在巴黎上演,引起了喜歌剧之争。
•反对者:以“皇家音乐研究院”为首的法国大歌剧的支持者们极力否认喜歌剧的艺术价值,认为它是一种粗俗的歌剧艺术,不应登大雅之堂。
•支持者:以启蒙学者卢梭为首的“百科全书”派,代表更多人的艺术观点,热情支持了这种新的歌剧艺术形式。认为它不象法国大歌剧那样华而不实,更符合
质朴、自然的艺术理想。卢梭创作了法国首部喜歌剧《乡村卜者》(Le Devin du Village,1752)
例题:
•18世纪中期,佩格莱西的作品_______在巴黎上演,引发了音乐史上著名的“喜歌剧之争”,由此,改革意大利正歌剧的呼声日趋强烈。
4.简述格鲁克及其歌剧改革
(1)格鲁克(Gluck,1714—1787):
•德国作曲家,对意大利正歌剧的成功改革确立了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代表作品有:《奥菲欧与优丽狄茜》、《阿尔切斯特》、《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奥菲欧与优丽狄茜》等。
•在《阿尔切斯特》这部歌剧乐谱的前言陈述改革原因、目标。
(2)格鲁克歌剧改革具体内容:
制鞋自动化①音乐服从诗和剧情的需要。
②放弃返始咏叹调的表达,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花腔段落。
③并用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清唱宣叙调”,咏叹调与宣叙调差别不大。
④歌剧序曲成为歌剧的一部分,参与表达歌剧的内涵。
⑤管弦乐在歌剧中根据内容的需要烘托剧情的发展,而不仅仅处于伴奏的地位。聚龙一号
⑥减少独唱部分,加强乐队及合唱团的作用,舞蹈中也去掉了与歌剧内容不符的的片断。
例题:
古典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_______为了使戏剧内容与音乐表达之间的关系达到一个更为合理的状态,通过歌剧《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和_______进行了真正戏剧意义上的歌剧改革,适应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审美情趣。
(3)简述格鲁克的歌剧改革的意义
•使歌剧艺术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许多音乐家如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等都从他这里得到过应有的启发。
•19世纪下半叶瓦格纳对歌剧的改革,本质上就是要实现格鲁克提出的戏剧思想。
5.简述早期交响乐发展
(1)意大利歌剧序曲:源于意大利快-慢-快歌剧序曲(sinfonia),后作为单独题材进行演奏。
(2)萨马尔蒂(Sammartini,1698-1775):是18世纪早期交响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写作三个乐章的交响曲。
(2)曼海姆乐派:
•18世纪中叶,波西米亚曼海姆(Mannheim)选帝候宫廷一批优秀的作曲家,以及极负盛名的管弦乐队。
•约翰·斯塔米茨(Johann Wenzel Stamitz,1717-1757)和两个儿子为代表。
斯塔米茨创作了50首交响曲:财务危机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加入了快速的第四乐章,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乐套曲形式。
•加入了一个抒情的对比主题——副部
•仔细安排乐队演奏力度上“渐强”、“渐弱”的情感幅度变化
•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重视以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声部,加强了管乐器的彩效果,废除了巴罗克时期乐队通奏低音的写法,开创性地采用总谱形式进行创作。
(4)北德乐派
•北德乐派:C·P·E·巴赫、W·F·巴赫、格劳恩、匡茨多种作品在一起。
•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1714-1788):柏林巴赫
1、快-慢-乐章的羽管键奏鸣曲。
2、增加了戏剧性因素和幻想的气质。
3、“情感风格”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5)海顿
•“交响曲之父”
•交响曲结构
•交响曲创作手法
•交响曲作品
6.区分奏鸣曲和奏鸣曲式
•奏鸣曲(sonata):由不同数目的乐章组成,乐章间有调性、速度、情绪上的对比,并存在内在联系的一个整体。从意大利三重奏鸣曲,到D斯卡拉蒂古钢琴奏鸣曲。
•奏鸣曲式(sonata form):奏鸣曲题材内部采用的结构曲式。海顿交响曲等体裁中使用。
7.例题:18世纪的德国出现了三个重要的音乐流派,分别是_______乐派,代表作曲家是约翰·斯塔米茨;_______乐派,代表作曲家是K.P.E.巴赫;以及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代表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维也纳时期音乐
1.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观题
维也纳音乐家的创作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26: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63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歌剧   音乐   时期   交响曲   喜歌剧   改革   意大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