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经济情况

 预计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61.7万亿元,折合美元将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这是重要的规模变化。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内,GDP增长7.3%,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2.1%,实现了年初预期的目标。中国经济正在全面向新常态转换,今年的变化是房地产结束了长达15年的超级繁荣期,进入调整期,这也是导致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主要因素,由之带动投资增长明显下滑。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而且伴随着深刻的结构变化、发展方式变化和体制变化。而结构、方式和体制的变化不断推进、显现,正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新动力所在,机遇所在。与此同时,新的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逐步成型,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经济活力增强、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展望无锡毛小平2015年,我们认为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较弱,房地产调整远未到位,一些领域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我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预计经济增长将下调到7%左右,但就业形势仍将比较乐观,深刻的结构变化和动力机制变化将继续递进,特别是一些领域的改革攻坚将会为经济中长期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和动力。我们建议,明年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施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相结合的宏观政策。金融调控政策的重点是努力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在定向上更加精准,瞄准结构优化的难点、重点。同时,加大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定向调控力度。把宏观调控政策与长期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一、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新一届政府坚持去年以来的探索,继续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在加强区间管理的基础上,推出定向调控措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在经济增速稳中缓降的同时,结构优化效应增强。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继续处于合理区间
   经济增长和就业仍在下限之上。前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7.4%7.5%7.3%,波动不大,全年预计GDP将达61.7万亿,增长7.3%,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实现了7.5%左右的预期目标。就业形势较好,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82万人(比上年同期多增16万人),提前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总量将超过1300万人。物价增长小幅回落,持续保持在上限之下。1-10月累计,CPI同比增长2.1%,比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CPI增长2.1%,明显低于3.5%的调控目标。
   (二)下行与上行因素并存,结构优化效应增强
最近两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特点是,上有压力、下有支撑,向新常态转换。就具体
的宏观经济指标而言,有三组不同指标,呈现不同走势。第一组是持续下行,目前还未调整到位;第二组已基本企稳,或呈现明显稳定和上行的趋势;第三组是稳定性较差,波动很大。
   1、对下行因素的分析
   工业、房地产、投资构成今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的一组经济指标,尽管调整时间先后上有差异性,表现出高度的关联性和一致性。这一组指标的持续下行是经济向新常态转换的一种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也是结构调整优化必然经过的阵痛。
   首先,工业调整先行,继续呈逐年下降态势。全球金融危机后四年(2009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其中2012年回落到10%2013年则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跌破10%,为9.7%(见图1)。今年继续有所下降,前10个月累计,同比增长8.4%,比去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
   其次,投资增长调整紧随工业之后,调整力度加大。图2显示,20022012年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10年保持20%以上增长(华都饭店10年增长了9.1倍,年均增长梅氏三角形26%),2
013年首次跌破20%,为19.3%。今年则在房地产发展“拐点”开始形成后加快调整,前10个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9%,比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50.5万亿元,增长15.8%,比上年回落3.8个百分点。
   其三,房地产出现长周期调整的“拐点”。对今年经济下行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房地产,房市进入长周期“拐点”,拉动投资增长加快下行。1-10月累计,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2.4%,比去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这直接拉动投资回落1.5个百分点。如果从宽口径计算(指第三产业中全部房地产投资额,统计局月度统计数据中,房地产投资仅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保障房、棚户区改造、城镇自建房等都不包含在内,如今年前三季度,大口径房地产投资为89227.3亿元,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占77.1%),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2.6%,比上年回落8.5个百分点,引致投资增长回落2.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7.9%)。房地产投资和销售的增长回落导致重化工业继续回落,并强化了PPI负增长态势。
   房地产“拐点”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流入房地产资金流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持续多年的房地产“牛市”正是由于大量过剩流动性高强度流入房地产市场所致,但现在完全不同了,资金流发生了逆转,同时,人们对房价上涨预期开始下降,甚至不少人看跌,从而使房地产
出现了拐点性变化。2013年房地产出现了最后一波暴涨,当年流入房地产的资金增长26.5%,比同期投资增幅高6.7个百分点(见图3)。我们的研究表明,只要当资金流增长大于投资增长,房地产必然繁荣,价格将上升,如果资金流大幅上涨,房价就暴涨,相反,当资金流增速回落且低于投资增速时,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必然明显放慢,房价也由升转跌。今年房地产资金流发生了重大逆转,一季度流入房地产的资金仅增长6.6%,远低于同期房地产投资的增幅(为16.8%),资产变现1-10月累计房地产到位资金仅增长3.1%,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房地产市场新增资金量仅3000亿元,而去年则高达2.6万亿元,今年资金增量不仅去年的零头。我们认为,正是资金供给不足与房地产供给的明显过剩共同作用,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拐点”的形成。
   2、对企稳或上行因素的分析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另有一组宏观经济指标则在明显企稳,甚至一些指标进入上行通道,这成为减缓经济下行压力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支撑力量,标志着我国经济正在出现积极而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就业形势较好,居民收入和消费稳定增长,
服务业较快增长,特别是网上购物等新业态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就业、收入、消费、服务业这四个宏观数据的增长趋势是一致,没有矛盾,且它们之间同样有很强的关联性,是我国经济向新常态转换的突出亮点。
   消费平稳增长成为最近几年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而前两年分别增长11.5%12.1%,两年仅下调1.4个百分点,比较稳定。特别是2013年以来持续加大反腐力度、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对高端消费(高档餐饮业、会所等)产生了较明显的抑制效应,如果扣除这一因素的影响,消费增长更加平稳。从需求结构看,这是非常积极的变化。过去在经济调整期,消费与投资同步下滑,如在1997年至2001年间,投资年均增长11.3%(其中1999年降至5.1%),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降得更多,年均仅增长8.7%。而现在是投资增幅在加速回落,消费增长则明显趋稳,使得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上升,拉动力增强。从表1可以看出,2011-2014前三季度,消费拉动GDP增长年均达4.2个百分点,而资本形成拉动GDP增长年均仅3.9个百分点,出现了消费强于投资的新变化。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仅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高7个百分点。
1 近几年消费实际增长率、消费与投资拉动GDP增长变化
   为什么消费增长稳定性提高?主要是因为就业形势较好,促进了收入的稳定增长,而收入增长较快,又促进了消费的平稳增长。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2%,比GDP增幅高0.9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比较好有三个原因:一是政策效应。决定就业的主要是中小企业,这两年新一届政府特别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金融、税收、工商制度改革、商市制度改革都明显促进了创业和就业增长。二是结构效应。在现阶段,就业增长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服务业发展较快,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主导因素,这是重大的结构变化。去年我国服务业增长8.3%,比前年提高0.2个百分点,服务业比第二产业快0.5个百分点,并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达到46.1%,比第二产业高2.2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幅仍比第二产业快0.5个百分点,占比再上升0.6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因此,服务业较快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城镇新增就业的增加。三是规模效应。就业形势较好与GDP规模有较大的关系,规模越大,单位百分点的GDP增加量越多,所带来的就业增量就随之扩大。据测算,目前我国GDP增长7%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所创造的就业新增量相当于十年前GDP增长15%的水平。
   消费稳定增长、贡献率上升和服务业较快增长、占比上升上,都是经济结构优化效应的体现,这种效应还体现在制造业的优化升级上。如高耗能行业增长继续放慢,装备制造及一些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在制造业中,钢铁、有金属、水泥、化工四大高耗能产业,前三季度增加值分别增长6.2%13%9.7%10.7%,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4.3个、0.6个、2个和1.3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制造业两大技术水平较高的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0%12.2%,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和9.2个百分点。另外,在消费领域,信息消费和网络购物快速增长。据商务部监测统计,前三季度网络购物同比增长32.2%,连续两年超过30%
   3、对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分析
   在新常态下,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2002-2008年间,净出口年均拉动我国GDPseer2.61增长1.2个百分点,有的年份高达2.6个百分点,但2009年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多为负值,20092014年间平均为-0.6个百分点。今年则相对较好,前三季度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这也是导致消费和投资对GDP增长贡献下降的原因)。出口增长不仅出现了新常态,从过去的高增长转为与GDP大致同步的温和增长,而且月度、
季度间增长极不稳定,连续几年都出现了“过山车式”的波动,有时增长10%以上,有时为负,很难把握,企业也很不适应。这一方面说明全球经济复苏并不顺利,时好时坏,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传统比较优势在减弱,而新的国际比较优势还未形成,这双重原因相交织,使出口增长呈现很强的不稳定性。
   除此之外,对影响经济运行和政策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各种潜在金融风险释放。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的引诱下盲目扩张,形成巨额坏帐,在金融政策回归常态化及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化的情况下,开始释放局部的金融风险;房地产、煤炭等行业中的一些企业,因资金流不足导致资金链断裂的事件累有发生;还有一些地方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及融资平台的过度负债,所积累的隐性风险也开始显性化。尽管总体看来,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可控,但这些因素会导致社会融资成本上升,对一些行业或地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增加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对此要更加重视、更加谨慎。
   (三)区间调控与定向调控结合,既稳增长又调结构
   我国经济增长已连续三年在8%以下运行,去年和今年累计仅下调0.5个百分点。除了受
上述的稳定或上行因素的支撑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力于新式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去年区间调控思路的提出和今年实施的定向调控政策都是宏观调控思路和方法上重大改革创新,对经济稳定在合理区间和稳定市场预期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区间调控的特点是确定经济运行必须实现的上下限,同时不再靠强的刺激政策稳增长,而代之以激活力、补短板、促升级的长短结合政策,努力寻求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既稳增长,又调结构,实现稳中有进,提质增效。定向调控是区间调控的深化,主要是确保实现总量目标的主要子目标不出现大的波动。定向调控有一个重要指向:在机制上注重调动微观主体的积极性,通过改革为社会和企业创造公平宽松的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短期增长潜力,因此,它是改革导向的宏观调控。定向调控的对象是非总量性、但对区间调控上下限的关键指标起重要影响的方面,如三大需求,公共产品的供给,大学生就业,农业、民生、生态等薄弱环节,因此,定向调控也可以称之为结构性调控,其目标是将经济总量稳定增长与优化结构结合起来。区间调控与定向调控的创新,意味着我们正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形成新的常态化宏观调控体系。具体来讲,就是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多依靠市场力量,更多运用改革办法,精准发力,加强预调微调,出台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政策措施。简化行政审批,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强基
础补短板,努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减轻企业税负,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些都对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1:12: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54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增长   经济   调控   投资   就业   消费   政策   结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