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邮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常态下高邮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勾凤诚
新常态下高邮经济特征分析
从三次产业看,二产仍占主导地位但比重在下降,三产比重持续提高,一产比重经过一段时期持续下降后近两年仍在高位徘徊。二产比重从2006年46.6%上升到2010年49.9%峰值后,再逐步降到2015年44.6%;三产比重从2006年31.2%提升到2015年41.7%,其中2010年以来年提高10.5个百分点左右;一产比重从2006年22.2%逐步降到2015年13.7%,但2011年~2013年期间维持在16.6%左右。
从经济增长看,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拉动稳定但增幅有所下跌,对外出口总量不大、波动式增长。一是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高邮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5.87亿元,是2006年的6.7倍,年均增长23.5%。重大项目的投资在有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项目质态一直存在加快提升的问题。二是开放型经济不够稳定。“十二五”以来,外资到账呈现急剧下滑态势。三是消费拉动乏力。受投资拉动效应的强化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幅度不大、三产发展不快等因素的影响,“十二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尽管增加,但增幅呈减缓态势。
从技术要素投入看,经济增长仍处在粗放型增长时期,向集约型转变的速度不快、程度不深,先进生产
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一是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由于高邮经济总量相对还不够大,因此科技投入绝对数还不够多,科技拉动经济向内涵式发展的动力不强。二是就业结构不够合理。“十二五”期间,高邮三次产业吸纳就业人口比重与“十一五”相比,二产仍是吸纳主体,但吸纳能力不断下降,制造业增长放缓,三产就业比重徘徊不前也表明整个产业升级速度不快,一产就业人数增多,表明新型农业主体增加、农业规模化生产在持续吸纳更多人口就业。三是人才配置层次不高。创新人才总量不足,高端人才尤为缺乏。从人才结构看,高层次人才不多。人才多数集中在传统产业,先进机电制造、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金融创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尤为紧缺。
从节能降耗约束要求看,任务艰巨,挖潜空间狭窄。“十二五”前四年,高邮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4.55%。当前,经济增长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依赖高能耗的重工业,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节能降耗空间非常狭小。随着高邮重大项目建设的推进,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较为强劲,节能降耗形势严峻。
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素资源短缺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资源、能源与环境之间约束将进一步加强。因此,选择契合高邮特质的集约型、生态化和内涵式发展路径,已势在必行。亚洲卫星
新常态下高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VBR
走转型发展之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竞争力,积蓄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将新能源、新型照明器具、生物健康、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风力发电、高性能电池等。新型照明器具产业要构建各类新光源、LED器件封装应用以及配套模具、支架等为基础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生物健康产业要培育生物健康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各类医药中间体、氨基酸葡萄糖盐酸盐、注射剂、中药、化学合成原料
63
64
热敏油墨
药、医疗器械等优势特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新材料产业要支持发展中高压、特高压电极箔、丙纶、卷烟水松纸等新型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控、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鼓励减震降噪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推动产品由小型向大型、单功能向多功能、零部件向成套装备制造方向上转型升级。经过五到十年努力,打造出“特鲜明、优势明显、省内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机械装备生产研发基地。电线电缆产业以建成中国知名电线电缆产业特基地为目
标定位,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联合攻关,加快产业化进程。纺织服装产业扶持龙头服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创新营销方式,推广应用智能化、节约化生产设备,做响区域优秀加工品牌,打造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升级版。三是加速发展服务业。修编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推动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物流园的建设和培育,加快物流园向专业化、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以科技综合体、智慧大厦以及各类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加快推进软件信息产业建设;充分发掘高邮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历史遗存修缮复建,打造邮文化、水文化、古文化、民俗文化品牌;以全市旅游业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组织实施,打造以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特的精品旅游;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推进文游路、东部新区商务区建设;进一步做精做特尚程国际家居等亿元以上专业性交易市场;大力提升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外包、中介服务、职业教育、居家服务、医疗保健等业态水平;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相互依托、相互带动的协同发展模式。四是加强现代农业生产。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土地确权为基础并有序推进上市交易,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流转集中。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涉农电子商务应用,建设统一便捷销售网络,强化品牌经营。加大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水禽、花卉苗木、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大建设一批重点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园区和科技示范园区,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走创新发展之路,推动技术不断进步。一是推进创新要素集聚。学习借鉴苏南、浙江、广东创新创业的先进经验,以园区共建为抓手,吸引较高层次产业和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向高邮转移。逐步形成财政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引导和促进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活动。围绕高邮新兴产业集聚壮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外来资本与本地企业合资合作,着力做大企业规模、提升竞争力。二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构建完善参与广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形成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产学研联合、服务平台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选择若干共性技术组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实施技术攻关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三是引导民众自主创业。充分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在全社会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氛围,尊重企业家、支持创业者,激发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创业动力。进一步放开限制,坚决取消不利于民营企业和个体创业的各种歧视性、限制性规定,扩大市场准入的开放领域,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面向市场的民营企业服务机构建设。
走协调发展之路,推动双轮驱动发展。一是构建主城区、镇区、社区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做强做优中心市区,提升中心市区首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把高邮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美誉度的历史文化名城、滨湖旅游城市、东方魅力邮都和现代工商名城。加快发展重点中心镇,提升一般镇,鼓励发展新型社区。立足各乡镇资源禀赋,严禁“千镇一面”的“复制”和“粘贴”,充分彰显个性特质,培育各具特的产
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加大投入,完善城市居民社区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地理位置靠近镇区和开发园区、距离兼顾农耕半径、特体现田园风貌的要求,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化。二是加快园区集约集聚发展。按照主业突出、资源节约、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要求,以产业链为纽带,培育特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善的现代产业园区。开发区高点定位南北园区共建,全力打造高性能试验示范电池园,深入推进现有企业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加快省级生态园建设与创
65
建,推进科技综合体等各类功能载体建设。城南经济新区集聚力量、集聚要素迅速做大建筑业总部、软件信息、大型物流、汽车城、绿食品等特产业园。湖西新区加快形成“一核三组团”发展格局,提升三片区工业园建设,培育汽车配件、机械制造产业,加快神居山与高邮湖联动开发,统筹推进产业优化、新城打造、集镇提升建设工程。各乡镇立足镇域资源禀赋,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重点加强工业集中区、农业产业园、旅游度假区建设,做到镇镇有主业、园园有特。
走绿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围绕2020年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的目标,树立绿、低碳、安全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切实加强节能减排源头控制,严把项目准入关口,确保新上项目单位能耗不超标,坚决杜绝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以各类园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为
目标,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实施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技术改造。二是开展生态化改造。各类园区严格产业技术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等方面准入门槛,加大园区生态化改造力度,提高园区发展质量。规划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生态工业体系,加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快培植一批能源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清洁生产企业和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三是强化评价体系建设。以“四城同创”为抓手,发展生态经济,构建以单位工业用地产值、碳排放强度、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食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资源产出增加率、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单位GDP 能耗、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经济评价构成指标,
正来学堂
强化运行指标的统
66
防裂霜计、监测和考核。
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对策建立完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注重组织领导,形成市级层面统一协同领导,乡镇园区和有关部门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沟通,组织评估、督查
和通报。注重目标计划,建议制定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排定重大工作事项,落实责任主体。注重考核导向,制定现代产业指标考核体系,在考核数量指标基础上,突出投资效果、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人才利用等指标的考核和结果运用。注重政策激励,改革和完善经济转型升级本级财税支持政策,专项引导资金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产业发展特点和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形成补助、奖励、贴息、基金等多种形式组合的灵活支持方式,项目资金由一次性拨付转为按项目进程和实际成效分批拨付。注重简政放权,以“三集中三到位”为抓手,细化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办事成效;规范政府(国有投资公司)融资行为,控减政府负债。
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着力抓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四上”企业的培育,鼓励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建议实施“百家企业领航工程”,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重点企业倾斜,通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等方式,打造经济体量大、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突出经济效益和税收贡献,大力培植税源经济,扶持重点企业降本增效,对税收贡献大、经济效益佳的企业定向帮扶,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鼓励乡镇和园区围绕地方税收增长,开展“税源型”项目招商和企业扶持。加强属地企业纳税征管工作,做好总部不在高邮企业的协调衔接,争取它们为高邮税收多做贡献,切实强化对“本地生产、异地开票”企业的稽查征管工作,杜绝税源流失。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招引。重点围绕高邮新兴产业集聚壮大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进一批
带技术、带项目来高邮创业创新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人才。支持企业创建并依托“三站三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引进和培养中高端人才,提升企
业队伍层次。对引进的人才项目,积极争取入围扬州、省人才引进计划,在住房补贴、公寓住所、配偶安置和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完善便利化服务机制。强化人才培养,鼓励企业与院校合作办学,推行“点对点”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优秀人才进行培训,推动名校优质教学资源、地方政府行政资源和园区企业就业资源有机结合。强化人才培养,建立市级引进人才专业服务团队,加强对创业人才和项目的综合评审,对各类人才自主创新成果给予奖励,并在税收、收费、项目、政府采购等方面对自主开发产品给予倾斜。
推进园区错位有序开发。统筹各类园区建设,以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各类产业园区和产业集为载体,实现园区开发、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等各类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实行相对集中的开发建设,注重引导园区产业集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创新园区开发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创新开发园区投入、利益分配机制,加快培育和壮大园区投资公司,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内外资金参与园区建设,实现投资平台向市场平台转换。推进园区联动开发,以三大园区为龙头,通过“一园多制”、“一区多园”等办法,共建特园区、专业园区和主题园区,鼓励因资源制约、规划限制或产业难以配套等不能在本区域实施的项目到相关园区落户建设,带动乡镇工业集中区、特产业园区有序开发、协同发展。提出教师节的人
扩增量与优存量双管齐下。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增量,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立足高邮产业导向招引项目,按照园区和集中区板块特化发展要求选择优质项目加快落户,确保“成活率”;对在建项目合力推进,确保“达产率”;对建成项目抓开票销售,突出“投入产出率”。在现有存量上优化提升,重点鼓励以技术改造为主的提升性项目投入,以企业自主研发为主的创新性投入,以先进设施为主的高效性投入;坚决淘汰“三高一低”和“五小”企业,推进节能减排;对进展缓慢存量项目进行评估,对闲置土地资源依法依规加大清理力度,盘活有限要素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形成新的增(作者系中共江苏省高邮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钱国华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9:20: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54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企业   产业   园区   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