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作业题)
1为了饮食安全、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及职能什么?
答: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及其具有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政府职能:维护产权制度、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
国家发改委职能: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财政部职能:改革完善预算和税政管理、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职能: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统筹协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和金融安全。
2、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表现?
答:从消费需求看:模仿性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要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低成本优势发生转化,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升级,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足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从市场竞争特点看:由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逐步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从环境资源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
顺应人民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绿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3、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答: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4、试述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创新?
答:一、明确“区间调控”。确定“上限”和“下限”,上限是防范通货膨胀,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在上限和下限之内都是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只要经济增长速度不超出这一范围,就不用采取应急性政策,就要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以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具体要求: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二、实施“定向调控”和“微刺激”。在政策运用上不搞“大
水漫灌”和强刺激,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和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的“喷灌”“滴灌”和预调、微调,注重精准发力,确保宏观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主要措施:改善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创业创新;多管齐下,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资加快棚户区改造;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重点体实施倾斜性就业创业政策。
5、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调控作用?
答:概念:是指宏观经济管理主体所选择的用来实现财政政策的各种财政分配和调节手段。主要有财政预算、税收、财政支出、国债等。聚丙烯腈
财政预算的调控作用: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维持政府自身生存和满足其行使政治、经济等各种职能需要的基本手段,通常通过预算差额和预算结构而实现其调节作用的。预算差额反映的是财政总量调节政策的要求,体现的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为调节社会总共给和总需求平衡而规定的调整财政收支总量及其对比关系的基本方针和措施。预算结构反应的财政结构调节政策的要求,其目的是调节社会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平衡。
税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适当设置税种、合理确定税目和税率,在税目、税率已定的前提下,通过税收减免和加成征收等办法,实现对经济的特殊灵活调节。
财政支出:指政府为完成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安排,将国家取得的各种财政收入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分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反映的是政府的政策选择。
公债:国家举借的内外债的总称,属国家债务,是财政信用的一种形式。作用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节经济结构、调节货币供应量。
62008年以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低收入体收入,大力促;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肺透明膜病7、财政政策的类型及其作用?
答:扩张性、紧缩性、中性三种财政政策。扩张又称积极的,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两个措施:减税、扩大预算支出规模。紧缩又称从紧,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手段: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中性又称平衡性或稳健性,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收支活动既不产生扩张也不产生紧缩性的后果。
8、改善我国财政政策效果的主要措施?
答:一、科学把握新常态下财政领域的趋势性变化。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化为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刚性增长要科学界定财政作用边界,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主动花钱买机制,创新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政策可持续;充分发挥财税改革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坚持依法治思维推进财税改革,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坚持底线思维,注重供给管理,坚持精准发力;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主动参与国际财经交流和全球经济治理。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建立完整、规范、高效的预算管理制度。二是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三是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9、货币政策的类型及主要功能?
答:一、扩张性货币政策,功能是刺激总需求增加。二、紧缩性货币政策,功能是抑制总需求增长。三、均衡性(中性)货币政策,功能是对总需求既不产生刺激作用也不产生抑制作用。
10、分析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及特点?
答: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特点:威力巨大、它的变动对各类银行的影响不一致。二、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特点:不随市场资金供求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完全由中央银行根据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需要来决定;是一种短期贷款利率;三、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认为收缩银根时,卖出证券收回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数量,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反之亦然。特点:主动性、灵活性、时效性。四、再贷款: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在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特
点:占基础货币的比重下降、结构和投向发生重要变化。五、利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需要,适时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结构进行调整,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特点:更具灵活性、调控机制日趋完善。六、常备借贷便利: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属央行的非常规操作,对象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行。操作内容不即时公开,利率水平多种因素综合确定。特点: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根据需求申请;央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交易对手覆盖面广。七、中期借贷便利: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引导其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特点:14年9月创设,将进一步提高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1漫步者s2.1m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级进模具
答:一、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为有助于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央行设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其职责是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事项。二、不断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二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12、从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实践中得到的启示?
答:自央行开始专门行使职能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央行在不同时期采取针对性的货币政策类型,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不断改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1984-1997年,紧缩与扩张交替、以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为主;1998-2002,实施稳健的(实为扩张)货币政策抵御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2003-2007,实施稳中趋紧的货币政策;2008-2010,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1-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13、什么是收入分配和收入分配管理?
上海市交通港口局答:收入分配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出的生产成果,在一定分配制度下,按照一定原则,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割的经济活动。收入分配管理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收入分配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收入分配进行调控和组织,以达到预定目标的经济活动。
14、马克思主义关于收入分配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
答:分配关系决定生产关系,分配包括生产条件分配和生产成果分配、资本主义分配的实
质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
15、试述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
答:一、初始条件不同。二、体制制度不合理、政策不完善。例如:收入分配制度和调控政策有待完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和偏斜政策仍需彻底打破、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地区发展政策不均衡等。三、非法经营与权力资本化。四、机会不平等。例如:发展机会不平等、公共资源占有和享用机会不平等。
16、试述加强我国收入分配管理的对策?
答:一、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1、把国民收入蛋糕做大。2、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扩大中等收入体比重。3、均衡地区发展政策4、强化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二、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1、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2、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制度3、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4、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三、加强政府收入分配调控。1、完善转移支付制度2、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控作用3、规范收入分配行为,打击非法收入4、努力创造三次分配氛围。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2、完善社会保障政策。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41: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53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经济   分配   发展   货币政策   政策   收入   社会   财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