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1)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教育历史研究法: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行动研究法:(1)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己的行动,并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以理论的批判、意识的启蒙来引起和改进行动的研究。代表有斯腾豪斯、凯米斯。(2)《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由社会情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3、个案研究法:(1)是一种探索及分析社会单位生活过程,旨在探讨一个个案在特定情境中的活动性质,以了解他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通过个案来探究其与全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个别的、深度的、描绘的研究方法。(2)指对某一个体、某一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全过程的研究方法,又称案例研究法。
南极条约4、质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5、教育叙事研究法:“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即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过程。所谓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的研究方法。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
6、扎根理论: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的质的研究方式。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扎根理论”最初由美国学者格拉塞(Glaser, G.)和斯特劳斯(Strauss, A.)在1967年《扎根理论的发现》中提出来。
7、实证主义范式:在本体论上,认为教育现象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价值因素的
影响;认识论上,研究者保持价值中立,通过经验的手段获得客观资料和认识的研究范式;方法论上,认为方法可以独立于对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强调定量的方法;研究思路上,采用“假说——演绎法”。
8、自然主义范式:本体论上,教育活动带有人为的主观价值因素,不存在客观的现实,只有被人赋予意义的现实。认识论上,研究主体与客体的不可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有意义的见解,认识的结果不是对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确证,而是理解人的特征、活动和教育情境。方法论上,研究者本人作为工具,深入现场,进行移情的理解。研究思路上,自然主义采用“漏斗式归纳法”。
简述题:
1、 简述教育研究的规范?
(1)准则和应用:
①伦理规范:
②尊重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的权利:隐名处理、署名
③审慎解释研究成果:夸大、误导,损害信任感和责任感
④避免给研究对象造成伤害:收集资料和实施研究措施
(2)规范:
①客观性原则:价值中立
②操作性原则:概念界定
③公共性原则:对话平台,对话基础
④检验性原则:分析结论的表述
⑤系统性原则:概念、命题与理论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
⑥解释性原则:观察研究与调查研究要以获得事实为目的,对事实进行描述和解读
2、问卷法的优缺点?
(1)问卷法的优点
1 方便实用,省时,花费少;
2 由于可以不署名,结论比较客观;
3 能收集大样本的信息资料,收效大;
4 便于整理,进行统计处理。
(2)问卷法的缺点
1 问题不明确或题量过大,或被调查者不合作,都会影响结论;
2 收集的资料表面化,不易了解深层次的内心世界;
3 难以控制被调查者;
4 问卷编制的难度较大。
3、教育叙事研究法的优缺点?
(1)优点
1 弱势体倾诉的机会
2 弥补文字资料不足
3 一种生命历程的再现
4 实践诠释的观点
5 双向互动的经验
(2)缺点
1 忽视了理论的重要作用,助长了目前教育科研的虚假之风
2 作为叙事主体的人的主观性影响研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受到个体倾向的限制
3 研究者的目的很容易受到叙事者故事的影响而偏离。
4 叙事研究对研究者具有很高的要求
5 叙事研究不适于大量的非个体化的体行为,因而无法回答普遍性问题
4、访谈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1 选定课题
2 搜集资料
3 制订计划
A. 确定具体方法
B. 确定与了解被试样本
C. 准备谈话提纲
D. 确定记录方法、工具
E. 确定处理资料的方法与工具
F. 确定时间与进程
G. 培训助手
H. 约定被试
(2)、实施阶段
1 营造和谐的访谈气氛(自始至终)
2 控制访谈按计划顺利进行
3 适时地、愉快地结束访谈
4 作好记录
(3)、整理资料
1 资料筛选与完善
2 资料分类
3 资料分析
4 图表制作
(4)、作出结论
1 明确结论
2 阐释结论
(5)、撰写研究报告
5、结合实例谈谈如何提出一个新问题?
(1) 空间转换:如,从国内到国外
(2) 时间变换:如,数年后的发展
(3) 人物转换:如,从小学到大学
(4) 内容变换:如,从物理到化学
(5) 理论缺陷:如,有没有不足?
(6) 方法转换:如,更高级、更复杂、更新鲜
(7) 理论争鸣:从AB中推出C
6、举例说明如何撰写论文摘要?
1)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中文摘要一般500~1000字,不阅读全文,即可从中获得重要信息。外文500实词。内容摘要是简要概括研究全部内容的一段话。其作用在于使读者通过这段概括性的文字,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决定是否值得阅读全文。因此,内容摘要可以便于读者检索。 
2)摘要一般包括:
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在什么情况下)
研究内容(研究什么)
研究方法(怎么研究的)毛向辉
结论和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3)撰写内容摘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突出本研究最重要的内容;
  二是文字概括、简洁,概括出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结论以及价值;
三是一般是正文定稿之后再写内容提要,不要作自我评价。
7、简述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1) 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2) 强调研究与行动结合
(3) 通过团体合作进行研究(参与人员平等、互动)
(4) 不做理论上的一般推论,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修正行动计划
(5) 研究的方法可以有许多种(调查、谈话、讨论等)
(6) 系统性(与随意问题解决的区别)
(7) 参与性(教师作为研究者)
团队氛围(8) 改进性(问题解决)
(9) 公开性(合作)
8、简述一份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的结构及各部分的要求?
(1) 选题缘由(问题缘起)
(2) 核心概念界定
(3) 研究意义(价值):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4) 文献综述(国内国外)
(5) 研究方案(内容、方法、理论、框架、进程)
(6) 难点、拟创新点
(7) 参考文献
论述题:
1、试论文献综述的内容选择?
(1) 要把各个研究的结果放在一起,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更清楚,不要只提供一段综合性的概要;
(2) 在教育研究中,有些结论是相矛盾的,要仔细检查他们的不同点,尽可能对他们做出解释;
(3) 要清楚地表明这样一种事实:所考察领域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有待扩展 。
(4) 尽管要适当地引用文献资料,但不要把文献综述搞成引证材料的罗列 。
(5) 围绕和问题相关的关键点来组织文献综述,不要勉强地以年代顺序来组织,这样做有不利的后果,比方说,有可能会打乱所考察的研究的关联与统一; ;
(6) 要使读者明白所考察的研究成果与结果的关系,有些成果对要研究的问题关系极大,对此要有所说明;
(7) 该部分末尾要有结论,不要以对最后一个研究的评论来作为结束,要对前面的考察加以概括,对重点内容加以综合。
2、 比较定量、定性两类研究的差异?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依据教育研究的性质或者所使用的手段作出的划分。这两类研究也被称之为教育研究的两种不同的“范式”。二者的差异可归纳如下:
(1)定义不同:
1 定量研究主要是模仿自然科学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经验的可定量化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
2 定性研究是从人文科学中推衍出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的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
(2)如表格所示: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研究目的
证实普遍情况
解释性理解
关于知识
情景无涉
社会文化建构
价值与事实
分离
不可分
研究的内容
事实、原因、变量
故事、过程、意义
研究的层面
宏观
微观
研究的问题
事先确定
过程中产生
研究的设计
结构性
演变的
研究的手段
数据、统计分析
语言、图像、描述
研究工具
量表等
研究者本人
抽样方法
和平县教育局
随机抽样
目的性抽样
研究情境
控制、暂时、抽象
自然、整体、具体
研究的资料
量化的
描述的
分析框架
预设、验证
逐步形成
分析方式
演绎
归纳
研究结论
概括性、普适性
独特性、地域性
结果解释
文化客位
文化主位
理论来源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无限q45
成文方式
抽象、概括、客观
描述、反省
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
目的性抽样
研究情境
控制、暂时、抽象
自然、整体、具体
研究的资料
量化的
描述的
分析框架
预设、验证
逐步形成
分析方式
演绎
归纳
研究结论
概括性、普适性
独特性、地域性
中星1a
结果解释
文化客位
文化主位
理论来源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成文方式
抽象、概括、客观
描述、反省
效度
固定的检测方法
三角互证
信度
可以重复
不可重复
推广度
可推广到样本总体
认同推广
伦理问题
不受重视
非常重视
研究者地位
权威
反思的自我
研究者素质
定量统计、理论的
人类学的、人文的
研究关系
独立、客观
相互的、共情的
研究阶段
线性、预定的
演化的、循环的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这些差异,使他们在研究中各有其所长,也各有其所短,而且一者所长正式另一者所短,反之亦然。如定量研究的长处是消除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和各种倾向、偏见,使研究者保持客观、精确,把教育实践工作者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加以检验。定量研究隐含着不可克服的缺陷:一是教育现象具有模糊性;二是定量研究不仅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而且还受到伦理上的限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
(4)二者并不相互排斥,而是互补的,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框架,而定量研究又为进一步的定性研究提供条件。在学校研究活动中,他们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3、试述搜集研究文献的主要方式
(1)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检索工具查方式和参考文献查方式。检索工具查方式指利用现成(或已有)的检索工具查文献资料。现成的工具可以分为手工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两种。手工检索工具主要有目录卡片、目录索引和文摘。参考文献查方式又称追溯查方式,即根据作者文章和书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去追踪查有关文献。
(2)积累文献是另外一种搜集文献的工作形式。每一个研究课题都需要汇集、积累一定的文献资料,而每一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新文献资料的积累过程。可以通过做卡片、写读书摘要、作笔记等方式,有重点的采集文献中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部分。写读书摘记与读书笔记是积累文献的方法。
(3)期刊、报纸、图书馆
4、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准备阶段:
(1)认识对象,确立个案
根据课题正确选择特定对象进行研究,关系到研究结论是否有价值。如研究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选择对象必然是高智商,具有创造力者。研究学困生教育问题,一定要选择智力滞后,改变教学方案与教学方法后仍然不能适应教学的学生。
(2)收集个案资料 
个案研究中个案记录具有重要作用,个案研究不仅要收集有关的资料,还需要将资料整理、记录,形成报告。个案记录就是研究者保存的备忘录,也是整个研究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个案资料可概括为两类,即主体和客体资料。前者指研究对象的自传日记、 写给别人的信件、 著作等;后者指个人档案,社团或学校、机关的记录、照片、录音、登记表格以及同学、同事等人提供的证明材料。
整理阶段:
(1)整理分析资料
主观—客观维度。从研究对象的主观上分析, 主要是探究隐藏在个案外在行为背后的内在动力,如动机、 态度、 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从客观上分析,主要是了解教育、家庭、社会环境等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存在哪些相适应或不适应的地方,并出它们的矛盾关键所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8:27: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35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研究   教育   资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