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1

湿婆天
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
一、选题的背景
美国战后生育高峰一代,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不平凡的一代”,“在他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由于他们的出现而改变这一阶段的特征,并迫使全国对他们的需要和问题予以特别的重视。”这一代人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半个世纪以来的美国社会。在美国“生育高峰一代”出生三十几年后,在地球另一半的中国,则出现了与他们虽不相似,但对中国社会同样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代新人,这就是从1979 年开始直到今天仍不断增加着的独生子女。据国家计划生育部门统计, 1997 年年末全国领证的独生子女人数已达5 337万人。目前,全国独生子女人数估计已超过5 800万,差不多相当于整个法国的人口和两个加拿大的人口。当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一下子从中国大地上涌现出来时,主要由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而产生的这一代特殊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就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的问题。
如今,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已近20 年,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已进入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即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在中国社会中长成。这些即将完成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社会化过程、即将作为新公民进入中国社会的独生子女的社会化发展状况究竟如何? 其社会化结果与同龄非独生子女有没有差别? 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是否真的“发育不良”? 这些正是本项研究得以形成的基本背景,而用经验的、系统的研究结果给出答案,则是本项研究的主要目标。
二、文献综述
国外有关独生子女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1898 年至1978 年的80 年间,西方学者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探讨了独生子女的成长与发展问题: (1) 健康。在这方面存在两种相反的看法,博汉农(Bohannon) 等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的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如非独生子女。而基尔福特( Guilford) 等研究者则发现,独生子女的卫生习惯明显比非独生子女好。因而他们认为独生子女的健康并不比非独生子女差。(2) 智力。绝大多数研究在这方面的结论十分一致,即认为独生子女的智力比非独生子女优异。(3) 性格特征。这方面也有两种结论: 一种认为独生子女的性格具有特异性,尤其是具有两极性;另一种结论则否认这种特异性,认为独生子女在性格特征上与非独生子女相差无几。(4) 社会交往。一些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方面“不协调”、适应性较差,但也有研究证实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与非独生子女不相上下。
美国当代研究独生子女的著名学者凡尔布( Toni Falbo) 教授及其同事对1925 年至1984 年这60 年间西方各国所发表的200 多篇有关独生子女的经验研究进行了评论,并对其中115 篇文献进行了一项定量分析(meta2analyse) 。结果表明,这些研究所描绘的有关独生子女的特征和发展状况是一幅混乱的画面: 有些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优于非独生子女;有些发现独生子女劣于非独生子女;有些研究则发现二者没有差别。
中国独生子女的研究始于1980 年。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已有150 余篇。其中与独生子女的社会化发展有关的经验研究约占一半。这些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主要探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心理及行为特征上的差异问题。在这些研究中,早期较多的结论是: 独生子女的发展具有不同于非独生子女的特点,其中,独生子女的身体状况、智力水平优于非独生子女,而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则不如非独生子女。80 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多数研究则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特征上无显著差异,“从各类样本的比较来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体差不多”。第二类研究则集中探讨独生子女的发展状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6 年在全国12个大城市对3349 名10 —15 岁的独生子女及其家长进行调查,考察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状况,得出了独生子女
人格特征具有珍惜友谊、自信乐观等五大优点和攻击性强、成就需要低等四大缺点的结论。遗憾的是,该研究只探讨了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问题,没有涉及独生子女社会化发展的其他方面的内容,其研究对象仅包含独生子女,缺乏与其进行比较的参照系。因此,我们无法判断研究所得出的各种优点和缺点究竟是仅为独生子女所具有,还是为一般儿童所共同具有。
对文献的分析表明,现有研究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3 —6 岁的幼儿和7 —12 岁的儿童身上,较少以13 —19 岁尤其是16 —19 岁的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虽然这是客观现实所造成的一种缺陷(几年前16 —19 岁人口中独生子女还很少) ,但它对回答本研究的中心问题却
是一种关键性的缺陷。二是研究内容多为社会化的某一个方面,很少有涉及青少年社会化发展各个方面的经验调查结果。三是资料收集方法多为单一的他人(老师或家长) 评价,青少年的自我评价以及不同对象的多角度评价较少。四是缺乏多个时间点上的纵贯资料的比较。正是由于这些缺陷,我们对这一代独生子女社会化发展的基本结果还是知之不多。
三、研究设计
针对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本项研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对象以13 —19 岁的城市中学生为主,并以6 —12 岁的城市小学生与之进行比较,以描述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社会化的不同特点。其次,将中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其家长的评价对照分析。通过成人视角和成人世界参考框架与青少年自我认识的相互印证,来弥补现有研究仅有一种评价视角的弱点。第三,研究内容尽可能包括青少年社会化的各个方面,以提供一种相对完整的经验描述。最后,充分利用1988 、1996 年和1998 年同一主题的纵贯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更好地反映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特征。
1、基本变量及其测量
社会化结果。指个人通过基本的社会化过程,在生活技能的掌握、社会规范的学习、人格特征的形成、价值观念的内化、生活目标的确立、社会角的认同等方面的发展程度。在本研究中,将其操作化为研究对象在性格与行为特征、生活技能、社会规范、角认同、社会交往、生活目标、自我意识
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性格与行为特征。这是青少年社会化状况最基本的体现。本研究根据现有研究的结果并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选取了10 个基本的方面作为指标进行测量。测量方式是要求被调查者在成对的性格和行为特征中选择自己更接近的方面。
生活技能。青少年时期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生活技能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二是初步的谋生技能。其中第一方面更为基本。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分析的重点也放在这一方面。
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个人社会化发展状况的一种衡量指标。本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尝试用与同学的关系、好朋友的数目、是否有孤独感、对新环境的适应等来对此进行测量。
生活目标。基本社会化阶段的成果之一是个人逐渐明确未来生活的目标。对于中学生未来生活的目标集中地体现在他们对自己所要达到的教育程度和所希望选择的职业上。本研究正是用教育期望和职业期望这两个指标来对此进行测量。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内容十分丰富,本研究主要结合中学生学校生活的特点,选取了遵守纪律、讲究文明礼貌等指标进行测量。角认同。我们主要采用间接的方式,通过询问青少年的自我感受和心理状态,对其所具有的成人意识进行测量。
自我认识。指人们对自我特点的认识及对自我形象的评价等。在本研究中,主要用学生对自己在父母、老师、同伴等“重要他人”眼中形象的认识及对自己在行为表现、智力发展、基本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主观评价来进行测量。
2、样本与资料
本研究所用资料来自5 项大规模问卷调查
1988 年和1996 年调查的情况可参见有关文献。1998 年3 项全国范围的调查于该年10 月至1999 年3 月在全国14 个城市同时进行。调查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地区的分布和城市的类型两个因素。研究者从东北区的黑龙江、西北区的甘肃、西南区的四川、华北区的河北、华东区的江苏、华中区的湖北、华南区的广西等省(区) 中,选取了5 个省会城市(代表大城市) 、6 个普通城市(代表中小城市) ,加上北京、上海、天津3 个直辖市(代表超大城市) 总共14 个城市作为调查点。各城市调查样本的抽取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首先,在每一城市中,依据学校类型(重点、普通、较差) ,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小学各1 所。其次,在抽中的学校里,按不放回抽样的方式,依次随机抽取初中和高中各1 个年级,小学各1 个年级;第三,在抽中的年级里,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1 个班级;最后,从抽中的班级中按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出20 名学生被抽中的1 800名中学生及其家长以及1 800名小学生家长分别构成3 个调查样本。其中,中学生样本与中学生家长样本一一对应。由于天津市额外多
杨宗胜抽了68 名高中非独生子女,故中学生及其家长的样本规模均为1 868份。调查实际收回的有效问卷分别为1 855 、1 855份和1 746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913 %、9913 %和97 %。
资料采用自填问卷方法收集。中学生问卷以集中讲解、当场填答、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家长问卷则采取由中小学生带回家,交给家长填写,填好后由学生带回交给老师的方式进行。资料分析以1998 年中学生问卷为主,并尽可能与其他问卷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根据研究的目标,本文主要对不同阶段的两类青少年在社会化各个指标上的发展状况进行交互统计分析,并对二者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卡方检验。
四、结果与分析(列表交互统计分析)
1、性格与行为特征
2、生活技能
方言翻译3、社会交往
4、社会规范
5、生活目标6 、成人角7、自我认识
五、小结与讨论
1、研究的基本结论从总体上看,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状况与同龄非独生子女基本一致,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远远多于不同之处。在同龄非独生子女的参照系下,在本研究所涉及的经验指标范围内,可以认为: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是正常的,他们身上并不存在与普通儿童大不相同的人格缺陷,他们并非为一代“问题儿童”。
从社会化发展的具体方面看,两类青少年之间存在下列主要差别: (1) 在性格及行为特征上,“懒惰”是独生子女青少年的明显不足。此外,“动手能力差”、“责任心差”也是其弱于非独生子女的方面,值得引起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关注。(2) 在生活自理能力上, 10 岁左右是两类儿童差别最大的时期。低年龄时两类儿童在这方面所存在的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到高年龄时仍有差别的方面则往往是独生子女强于非独生子女。(3) 在社会交往方面,独生子女青少年的能力更强,发展得比同龄非独生子女更好。(4) 在未来的职业期望上,独生子女希望从事知识类职业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希望从事有一定危险性职业的比例则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
本研究所得出的两类青少年在社会化发展上不存在显著差别的结论,向我们揭示出这样一种现实: 被目前一些研究所描绘的众多“属于独生子女的”特征、现象和问题,实际上是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社会巨大变革一起成长的新一代城市青少年的整体特征、普遍现象和共同问题。因此,在一定意义
上,“目前的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实质上已经是对现代背景条件下的青少年的一般研究。”同时,这一结论还
启示我们: 在看待和认识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与发展时,不能忽略和轻视与他们“共同成长的”中国社会。应该看到,在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青少年与正在向现代化转变的中国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自80 年代以来急剧变迁的中国社会产生、包含、影响和造就了这一代新的中国公民。至于20 年来我国社会的变革是如何影响到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过程、这一代独生子女又是如何被客观的社会现实造就成今天这样的“21 世纪的中国公民”、为什么“独生”的生活经历并没有对一代独生子女带来许多“与众不同”的后果,以及哪些因素是造成两类青少年社会化结果中仍存在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等问题,笔者将另文进行探讨并做出回答。
h场景模拟器阅读1-152、对若干发现的讨论
(1) 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得出了一些反映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特征的结论,这是现有文献中最为缺乏的内容。这种特征之一是: 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发展及其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随着其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研究表明,初中时期两类青少年在能干、生活自理能力、文化期望、成人意识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些明显差异,都随着他们的成长而逐渐消失。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各种不同的社会化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不同。儿童年龄越小,其社会化环境越单一,父母、家庭的影响和作用越大。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特别是当儿童进入中小学,其社会接触的范围扩大,社会化环境渐趋复杂。加上青春期心理的变化(独立性要求、逆反心理等) ,他们开始和父母及成人疏远甚至对立,并开始向同龄体靠拢。此时,学校、同龄体、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而父母和家庭的影响相对变小。并且,家庭对儿童来说是一种互不相同的环境,而学校、大众传媒等对所有儿童来说则都是一种相同的环境。不同的家庭和父母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不一致性”与相同的学校、同辈体、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一致性”形成鲜明的对照。独生子女在这两种环境中受到的影响不同,他们自己的感受也明显不同。在家庭环境中,其作为“独生子女”的感受很强,而在学校、同辈体、大众传媒等环境中,其作为独生子女的意识则明显下降。特征之二是,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不是直线的,而是阶梯式的。本研究所得出的小学四年级时两类儿童在生活技能上具有明显差异的结果就是一个例证。或许10 岁左右正是一个人从儿童到少年的转折点,是儿童在生活技能学习和培养上最不稳定、变化最大的时期,而此时的两类家长在培养和教育孩子上的心态、方法以及评价孩子的标准等方面,差别也最大。因此,处于“独生”与“非独生”两种不同家庭环境的儿童在这方面会产生十分显著的差别。对于这一结果,我们用独生子女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变异关键年龄”理论来进行解释和概括。这一理论解释的含义是: 在某些特定的年龄上,独生子女社会化的某些方面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特点,他们与同龄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别也特别突出。
(2)“社会交往补偿”。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 没有兄弟妹这种特定的人生经历,并没有对独生子
女青少年的社会交往状况带来不利的影响。与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更强、好朋友更多、合性更好、孤独感更少。在研究所测量的各种指标上,凡是有显著差别的,都是独生子女强于非独生子女。这一结论与常识以及现有一些研究的结果明显不同。人们的常识已如前述。上海的一项研究结果曾表明: 独生子女青少年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研究者对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做了如下的理论解释: “因为‘独生’而失去兄弟妹关系的基本模式,就使他们在生活中有可能不善于处理相应的各种人际关系。”那么,该怎样从理论上来解释本研究所得出的这种与常识和现有结论都不相同的结果? 这两种完全相反的结果中,哪一种更接近社会现实? 笔者认为,常识中对独生子女交往能力弱、合性差的认识主要来自对幼儿和低龄儿童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在幼儿时期,独生子女的“交往实践机会”自然少于非独生子女。然而,到了青少年时期他们开始将信任和依赖的
对象从成人(父母和教师) 转向自身和同龄体。他们交往的对象也越来越多地指向同龄伙伴。这种同龄体中的交往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由于缺少同兄弟妹交往的家庭环境,独生子女“被迫”更多地与同学和同龄伙伴往来;相反,非独生子女有条件、也有相当多的时间是与其兄弟妹一起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这种手足之间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在家庭外与同学、朋友的交往。而且由于家庭这一具有首属关系的“我体”中的交往规则不同于家庭之外众多具有次属关系的“他体”中的交往规则,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表现还相对强于同龄非独生子女。因此,我们可以用“社会交往补偿”的理论来对这一研究发现进行解释和概括。这一理论解释的含义是:
成都广播影视学院客观条件的不足和欠缺使得独生子女青少年在社会交往方面相反地学到了更多,亦得到了更大的锻炼,能力也更强。
软件学报
(3)几点说明
本研究也还存在一些缺陷和遗憾之处。比如在调查内容上,对道德规范、自私特性等一些重要方面还涉及不够;对作为参照对象的非独生子女,也没有进一步细分为老大、中间和老幺等不同类别来与独生子女进行比较;在资料来源上还缺乏深入的个案与典型材料等等。这些都是将来进一步研究时应有所考虑和改进的。同时,笔者还想提醒读者注意以下几个与方法有关的问题: 第一,对青少年社会化现状的测量,是本研究的基础。由于定量研究的操作化要求,我们只能将原本十分复杂、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转化为若干具体的、相对简单的测量指标。因此,本研究的操作化只是众多可能的途径中的一种。希望读者在解读本研究的结果时,留意这些结论所依据的经验基础。第二,关于调查对象的选择,或许更为客观、也更为全面的方法是增加教师作为第三类评价者。因为教师对于学生与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其评价的角度和方式会有很大的不同。第三,自填问卷所收集的资料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 它们都是被调查者的自我报告,而非研究者的实地观察。尽管本研究考虑了学生与家长的不同角度,也考虑了时间变量,但这些都没有改变资料本身的性质。如果今后有采用心理学实验方法和人类学实地观察方法所得资料的进一步佐证,本研究所描述的情形就将具有更大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总结:
任何社会调查研究都是针对社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一般来说,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通常是指对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解答的全过程。它可以划分为五个相互关联的阶段:确定研究主题阶段、研究设计阶段、研究的实施阶段、资料的处理与分析阶段、结果的解释与报告阶段。
一、确定研究主题阶段
确定研究主题,也可以称为选题阶段,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1、选择研究主题:根据研究者的兴趣、想法、需要和动机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2、形成研究问题:集中研究的焦点,进一步明确研究的范围,将最初比较含糊、比较笼统地、比较宽泛的研究领域或研究现象具体化、精确化,将其转化为已有的价值又有新意,同时还是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
选择研究课题应注意满足以下两条标准:一是课题的现实意义,即研究的问题必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现实世界中重大问题的认识。二是课题的学术意义,也就是说研究的成果必须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现有的了解之外作出新的贡献。
二、研究设计阶段
也称为研究的准备阶段,是为实现研究目标而进行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及其具体技术工具等方面。在这个阶段,要做好一下几个工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26: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27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独生子女   研究   社会化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