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玉器报告,m1

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玉器报告,m1 :擂鼓出土玉器报告曾侯乙曾侯乙墓发掘纪录片曾侯乙编钟战国曾侯乙墓棺椁
篇一:曾侯乙墓解说词
《新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未定稿)
由于陈列未完成,展品可能有所变动
展标:浮雕壁画哥伦比亚大选投票
展标内容:二十八宿图、十二只凤凰、墓坑轮廓。
象征意义:敬畏天地、与自然和谐,化生命为宇宙。十二只凤凰,来自瑟、均钟,十二律。象征:天籁,天籁,自然之声,宇宙的语言,上界的歌声
新的曾侯乙墓展览共分8个单元
第一单元:曾国之迷
第二单元:墓主与年代
第三单元:青铜器
第四单元:乐器
第五单元:漆木竹器
第六单元:衣箱
第七单元:金玉器
第八单元:兵器、车马器、竹简
和以往展览不同的是增加了第一单元曾国之迷和第六单元衣
箱。
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获奖名单第一单元:曾国之迷
欢迎各位来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现在由我向各位介绍曾候乙墓出土文物展览。
1978年,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随县,也就是现在的随州市境内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曾国国君
的墓葬——曾候乙墓。墓内出土青铜器、乐器、兵器、车马器、金器、玉器、漆木器以及竹简等共15000余件文物,许多都是罕见的珍品。这里展出的是这批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这些珍贵的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展现2400年以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中北部,长江以北,汉水以东,距武汉市西北155公里。在随州城关西北郊,有一个叫作“擂鼓墩”的地方。这一带是山峦起伏的丘陵地带,山从西蜿蜒至此。山的东端有一个山包,叫“东团坡”,这里发掘的大墓就是曾候乙墓,也称作擂鼓墩一号墓。(东团坡以西100多米的地方有一个略小的山包,叫作“西团坡”,1981年在这里发掘了一座年代晚于曾候乙墓的战国时期的墓葬,称作擂鼓墩二号墓)。
医生哥波子
曾候乙墓是配合基本建设发掘的。1977年9月,解放军空军雷达修理所扩建厂房,在平整东团坡红砂岩的山岗时,发现了一片青灰土,当时任雷达修理所副所长的王家贵是个业余的文物爱好者,他怀疑有古墓,于是报告了有关文化部门。湖北省博物馆的专业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勘查和钻探,探明为一座大型竖穴木
椁墓。1978年5月11日至6月28日,著名考古专家谭维带领全省近百名考古工作者经过一个半月的艰苦奋斗,顺利完成了曾候乙墓的田野发掘工作。
请看当年航拍的墓葬全景。这座墓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总面积220平方
米,残存墓口至墓底深11米(估计封土被推掉2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同类型古墓中规模较大的一座。
墓坑构筑在红砂岩的山头上,凿石为穴,墓椁置于墓坑的底部,由171根工整的巨型长方木料(梓木)构成,使用成材木料378立方米。椁墙四周及椁顶填铺木炭,估计共用木炭在12万斤以上。椁顶木炭之上夯筑青膏泥,再覆盖一层大石板,石板之上夯筑五花土直达墓口。
苍蝇一分钟的生命这些照片记录了当时发掘时的一些情景。这是在起吊椁木和主棺的棺盖。这是在清理水中的文物和起吊陪葬棺。
请看曾侯乙墓的椁室模型。椁室分为东、中、西、北四个室,各室之间的底部都有一个不足半米见方的门洞相通。东室放置墓主人的主棺和8具陪葬棺,1具狗棺;中室放置青铜礼器、乐器,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就是在这里出土的;西室放置13具陪葬棺;北室放置兵器、车马器、竹简等。
我们发现的曾候乙墓,如此之大,出土文物如此之多,那名不见经传的曾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考古发现,包括今湖北随州、枣阳、京山、襄樊以及河南新野、
桐柏一带,出土有西周到战国时期的“曾”字铭文青铜器,例如我们这里展出的曾伯文(líng,音玲),
曾中游父壶,曾中游父鼎,曾侯昃(zé,音则)之用戈,曾姬无卹(xù,音叙)壶都是带有“曾”字铭文的青铜器,表明这里是一个名叫曾的诸侯国的势力范围。1979年在随州市郊出土这件周王孙季怡戈,戈内两面均有“周王孙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十二字铭文。此墓同出另一件铜戈铭为:“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工尹季怡之用。”可知曾国的大工尹“季怡”是曾穆侯之子,西宫之孙,又为“周王孙”。此戈证明曾国为姬姓诸侯国,算的上是周天子的皇亲国戚了!血统正宗,地盘颇大的曾国,史料又是如何记载它的呢?我们翻阅史料却发现,没有一句关于曾国的记载,但是我们在相同的时代和相同的地理位置上发现了随国。《左传》记载:“汉东之国随为大。”由于曾国与随国地望相同,年代一致,同为姬姓诸侯国,很可能曾国就是随国,它们属于一国两名。(这个结论现在学术界看法比较一致)第二单元:墓主人和年代
此墓共出土木棺23具,其中有墓主人的主棺1具、殉葬狗棺1具和21具陪葬棺。
一小时的故事
这里展出的是墓主人的主棺,它分内外两层,出土时内棺放在外棺的里面。内棺用巨型木料做成,出土时重约(含水)两吨多。内棺上的花纹图案是在红漆地上,用黄、金、黑漆彩绘而成。主要为龙凤、神兽、怪鸟等形象和窃曲纹、窗格纹等图案,其纹饰题材丰富,描绘了众多传说中的神人、神兽,主要反映了古人
祈求神灵庇护死者并使之灵魂升天的愿望。请看这些手持兵器的神兽,它们分上下两排站立,神态威
严。有学者认为它们是古代王侯丧葬仪式中的方相士和百隶装扮的神兽。古人认为他们能够驱鬼辟邪,保护死者尸体免遭残害。
内棺还绘有人面鸟身、头生双角的神兽,其形象与《山海经》中水神禺疆的形象相符。古人认为他可以“镇水”,保护死者免遭水患。内棺上还有“土伯”和其他传说中的神人,古人认为他们有镇土避蛇的神力,可以保护死者入土为安。
外棺,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棺身用十根工字形的铜立架嵌十块木板构成,固定于底板四周的铜框上,棺盖四周侈出12个铜钮,棺底有10个圆形铜足。外棺出土时重七吨多。这种青铜骨架的木棺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发现。
外棺的图案是以黑漆为底,用红、金黄彩绘而成,纹饰主要为旋涡纹、变形云纹、陶纹等,棺内壁是素面红漆。
外棺右下方的有一个方形小门,它和内棺上的窗格纹一样,都是用以象征门户,供死者灵魂自由出入的。它反映了古人灵魂不死的观念。
这里展出的是21具陪葬棺中的两具棺材。陪葬棺出土时棺内都有人骨架,经鉴定都为女性青少年,年龄最大的25岁左右,最小的只有13岁。她们的身份可能是墓主人的嫔妃、侍者或者乐工。如此规模宏
大的墓葬,其墓主人是谁呢?我们又是如何知道它的下葬年代的呢?在中室发现的65件青铜编钟当中,有一件圆口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6: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24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出土   曾国   单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