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
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6年真题)下列措施中,属于法律制裁的是
 A.国家公务员甲因违法失职受到降级处分 
 B.驾驶员乙开车时不小心将一行人撞成轻微伤,乙主动赔偿了该行人300元钱
 C.公民丙犯盗窃罪,但因有立功表现,法院判决免除其法律责任
 D.党员丁因违反党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熊文丹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二节中的法律制裁概念和种类。法律制裁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由此,B选项错误,因为驾驶员乙是主动赔偿而非特定国家机关实施的强制行为;C选项中公民丙因为立功免责,是法律责任的免除,即不再实施法律制裁的情形,故不属于法律制裁;党员丁违反党纪所受的党内处分,并不是特定国家机关的实施的,D选项不是法律制裁;公务员甲因违法失职受降级处分属于法律制裁中的行政制裁,具体而言是行政处分,即国家机关对隶属于其的内部人员实施的处分,A选项正确——与行政处分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是行政处罚,即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的非隶属的公民或社会组织的惩罚措施。
3.(2007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被害人所负的一种法律责任
 B.民事责任的功能是救济当事人的权利,不具有惩罚的功能
 C.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违反行政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D.在我国,承担违宪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四种法律责任概念。刑事责任是责任人所损害的不仅仅是受害人本人的利益,而且更大意义上是损害了社会和国家作为整体的利益,即违反刑法所应承担的一种公法意义上的责任,其承担责任的对象也不是个人而是国家,A选项错误;民事责任的功能如果仅仅是救济当事人权利而不具有惩罚功能和效果的话,就会使得违反民事法律成为一种没有损失的行为,进而违反也就可能成为常态,民事法律可能因此而失去被普遍遵守的实际效力,故民事责任也必须带有惩罚功能,B选项错误;行政责任的违反者可能是行政机关违法行政,也可能是行政相对人不遵守行政法规行事而导致,C选项错误;在我国,违宪责任主要是指由于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与宪法相抵触而产生的责任,也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了违反宪法的活动而产生的责任,由于立法行为只能是国家立法机关的活动,且宪法主要是基本的制度性规定,能与宪法相抵触的其他行为往往也是国家机关才能作出的,故而D选项正确。
4.(2010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制裁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罚金与没有性质上的区别
 B.行政处分不属于法律制裁
 C.民事制裁都是财产制裁
 D.法人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二节中的法律制裁具体知识或规定。罚金是一种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即刑罚类型之一,而是行政处罚的方式,性质是不一样的,A选项错误;行政处分是指行政机关对其内部存在隶属关系的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进行的一种行政制裁方式,当然属于行政法层面的法律制裁种类之一,B选项错误;民事制裁除了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财产制裁方式外,还有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非财产方式的制裁方式,C选项错误;在刑法层面上,单位犯罪是重要内容之一,而单位犯罪的犯罪主体很多情况下就是法人本身,而非某个个人,这些情况下责任承担者和制裁对象也就是作为犯罪主体的法人,由此,法人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D选项正确。
5.(2010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B.追究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只能是狭义上的法律
 C.有些情况下,行为人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D.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法律制裁概念。法律制裁的最终依据或者原因一定是因为违反法律,而不是包括党纪在内的其他社会规则,这也是法律责任和其他社会责任的区别,A选项错误;在我国,狭义上的法律是指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所制定的法律,而不包括行政机关或者其他依法享有一定程度上立法权的机关所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由此,如果将法律责任的依据限制在狭义法律之内,则将行政责任等排除在外了,B选项错误;主观过错是指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但是显然存在无过错责任的情形,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行为人即便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C选项正确;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和权力得以生效,让法律所保护的权益得到维护和补偿等,而制裁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责任人和其他人能够引以为戒,保障以后的相关权益不被侵害,换言之制裁不是主要目的,而是一种手段,D选项错误。
6.(2013年真题)某街道办事处主任陈某利用其掌握的城市居民低保资格复核权,收受申请
人好处费,被上级机关撤销主任一职。陈某受到的法律制裁属于
 A.行政处罚
 B.刑事制裁
 C.民事制裁
 D.行政处分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二节中的法律制裁的分类。街道办事处主任因为违法而被上级机关撤销职务,这是典型的行政机关内部对其具有隶属关系的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看起来比较容易混淆的行政处罚则是行政机关针对违反行政法规的行政相对人作出的,D选项正确。
7.(2014年真题)下列有关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 
 B.从刑事法律角度上看,法律义务就是法律责任
 C.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不违法就不承担法律责任刘运定
 D.过错责任既要承担行为上的责任,也要承担思想上的责任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法律责任概念及其分类。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其主要功能在于救济当事人的权利,赔偿或补偿当事人的损失,要达到此目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财产方式来救济,当然也有其他形式的补偿形式,但最主要的是财产方式,A选项正确;法律义务是法律责任的前提,即法律责任的产生往往是因为责任人没有履行相关法律义务,因此两者之间不能等同,即便刑法也是如此,B选项错误;如果出现法定的免责事由,则违法不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且不违法也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即法律规定了相关法律责任的存在的情况下,不违法也需要承担这些责任,C选项错误;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相对,是从责任人主观过错存在与否的角度对法律责任进行的一种分类,无论过错与否都是法律责任,而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则是违法行为的存在,故法律责任都是行为上的责任,而没有所谓思想上的责任——即光有违法的思想而没有违法行为——只要没有付诸行动,就不必为此负法律责任,D选项错误。
8.(2011年真题)下列关于法与国家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国家政体受法的渊源的影响
 B.法律是国家存在的政治基础
 C.国家意志只能通过法律形式来表现
 D.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三节中的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法律与国家的一般关系为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由此,国家政体决定了法律的形式即法的渊源,例如,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里法律产生主要方式分别为民主方式和专制方式,A选项错误;国家产生以后才在其基础上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反映其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B选项错误;国家意志可以通过法律、政策、国家活动等多种方式来表现,C选项错误;法的实现必须依靠国家的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等一系列国家政权机关的运作,D选项正确。
9.(2012年真题)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为基础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
本题考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四节中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严格地说,理念与制度是相对的概念,前者为指导理论,后者为制度实践,因此,社会主义发展理念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实践体系的指导理论,并非隶属于后者,A选项错误;这种指导当然也包括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C选项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而不是其政治经济学,B选项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国情,其中也包括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D选项错误。
10.(2014年真题)下列关于民主、法治、人治、德治的表述,正确的是dm368
 A.西方“民主”一词源于古罗马
 B.法治与德治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治国方略
 C.依照人治的理论,治理国家不需要法律
 D.依照传统的德治理论,国家主要通过道德教化进行治理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二节中的民主、德治、法治等基本概念。“民主”一词在民主思想兴盛的古希腊就已经产生了,因此古希腊才是它的源头,A选项错误;法治与德治虽然存在一定的不同、乃至对立之处,但是根本上都是为了治理国家,故可以协凋来实现更好地治理国家,B选项错误;人治理论并非主张不需要法律,而是强调人的因素高于法的因素——或者从我国几千年封建人治时代来看,其间法律不但需要,而且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C选项错误;D选项的说法正是德治的基本内涵,正确。
11.(2007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意识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必须通过法律制度和法律调整才能发挥作用
 B.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C.根据专门化和职业化的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职业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
空城计剧本
 D.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法律现象作出的客观价值判断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四章第三节中的法律意识的概念、分类。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可以通过制度化适用来间接作用于社会,也可以因为存在于人们意识中而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发挥直接的作用,A选项错误;法律意识作为一种针对法律层面的社会意识,具有法律内涵和法律彩的特殊性,同时法律意识作为思想的一种形态,当然也属于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B选项正确;根据专门化和职业化与否,法律意识应该分为职业法律意识和非职业法律意识,C选项错误;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法律现象的一种主观认识,更多时候是带有主观彩而不是客观性,D选项错误。
安里屋12.(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成员对法及法律现象的共同看法不属于法律文化的范畴
 B.法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法律调整所达到的水平 
房地产信息化
 C.法律文化包括现行法律实践中一切因偶然因素而变化的成分
 D.法律文化的多样性阻碍了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四章第三节中的法律文化概念。社会成员对法和法律的共同看法实际上就是社会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当然属于法律文化范畴,A选项错误;法律文化本身就包括了法律实践也就是法律调整层面的内容,故其发展程度当然也就反映了法律调整所达到的水平,即便是与实践不直接相关的一般法律意识的高低,也反映了法制实践水平的高低,B选项正确;文化必须是比较能够持续和一定上源远流长的事物,偶然性因素导致的变化成分是不具备这种特点的,C选项错误;法律文化的多样性虽然可能存在一定的冲突对立之处或者之时,但是多样性本身并不必然会阻碍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相反,只有存在多样性才有交流与传播的可能和必要,多样性成了前提,D选项错误。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2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40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   选项   法律责任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