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与产销平衡统计

第二节购买力与产销平衡统计
社会商品购买力,是指一定时期全社会在零售市场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社会商品购买力由居民消费品购买力、社会集团消费品购买力、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力三部分组成,调查范围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相一致。消费品产销平衡表,是从全社会出发,通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来反映主要消费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的平衡关系,是商业部门组织商品货源、安排市场商品供应的重要依据。
一、购买力统计
1953年,根据中央商业部和国家统计局颁发的购买力调查方案,黑龙江、松江两省参加了东北地区组织的购买力调查,参与编制了《东北区三年社会购买力总表》,取得了两省1952、1953、1954年各季分城乡的居民、社会集团及生产资料购买力总额;计算了24种商品1952、1953、1954年城乡居民需要定额以及9大类、68种商品1952、1953、1954年的城乡居民需要量。
1957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建立社会商品购买力与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统计制度。共有1张总表,7张计算表。总表为《社会商品购买力》,按居民消费品购买力、社会集团消费品购买力、农副业生产资料购买力分列。居民消费品购买力列出本地常住居民购买力(其中职工、农民、其他居民)和流出购买力。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是以货币形式分配给城乡居民作为个人消费的这一部分国民收入运动情况的表式。它反映城乡居民货币收入来源,支出去向和结存情况,是计算居民商品购买力的主要工具,也是编制商品
零售计划,研究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以及市场货币流通、人民生活水平等不可缺少的资料。居民货币收支的平衡关系是期初货币结存十本期货币收入=本期货币支出十期末货币结存。居民货币收入项目可归纳为三大类:从事社会劳动所得;从国家财政得到的收入;其他收入,如储蓄存款利息,退休金等。支出项目也可归纳为三大类:购买商品支出;文化生活服务支出;其他非商品支出。7张计算表为《分阶层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全体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收、支各填1张表)、《从机关、团体、国营企业、事业、手工业社联社及公私合营企业得到的工资收入》、《农民的基本货币收入》、《农副产品出售收入》和《合作组织成员及其他非农业劳动者的货币收入》,    1958年保留《1958年社会商品购买力》、《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1958年农民净货币收入》、《1958年其他非农业劳动者净货币收入》4张表。同年,省计委、统计局组织商业、粮食、财政、金融部门编算了1949—1951年社会商品购买力;随后又编算了1952—1957年社会商品购买力与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还补算了同一时期按部门、经济类型分组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59年调整为《社会商品购买力》、《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基本货币收入》、《农副产品及农村工业品采购》4张表。1960年仅保留居民货币收支和农村人民公社货币收支2张平衡表。
1961—1966年仍保持居民货币和农村人民公社货币收支2张平衡表。在此期间,编印了《社会商品购买力年报编制和审核细则》,规定了每个表、每个指标的包括范围、资料来源、计算方法,以及审核时须要注意的问题。
网络对话
1967—1972年统计中断。1973年恢复《社会商品购买力总表》、《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和《农村生产(大)队货币收支及社员生产性货币收支表》3张表,执行到1980年。1980年收集、整理、推算了1949—1979年社会商品购买力资料,除列有全国、全省社会商品购买力历史资料外,主要有以下内容:居民及农村社队货币收支和增长速度、全民所有制职工工资收入增长速度、集体所有制职工工资及个体劳动者收入增长速度、农村社队及社员出售农副产品收入增长速度、农村社队及社员劳务收入增长速度、居民平均每人消费品购买力实现情况、已实现购买力(零售额)城乡分配、已实现的消费品购买力与农副产品收购额比例、市场货币流通量与商品的比例、年末结余购买力增长速度等。从此补上了“文化大革命”期
间的资料空缺。
马兰士c1501981—1985年,社会商品购买力年报基本稳定下来,只有个别指标作了细微的调整,表式如下:(见附图)(见附图)(见附图)
购买力定期统计报表制度是从1959年开始建立的,当时按季编制居民和农村人民公社货币收支平衡表,1961年中断。1977年加强了社会集团购买力统计,曾在社会商品零售额电讯月报中,增加了社会集团购买力指标。以后各年中断。1985年正式建立《社会商品购买力半年报》。
二、产销平衡统计
为反映一些重要消费品的供需平衡关系,为工商部门组织商品货源,安排商品供应提供依据,从1957年开始编制粮食、食用植物油、肥猪、鲜蛋、食糖、棉花、棉布、肥皂等30种商品(包括31种参考商品共61种)的产销平衡表。平衡表由社会资源和社会分配两部分组成。基本表式如下:(见附图)高中历史教学案例
1957年,除编制61种商品的产销平衡表以外,还根据有关调查资料编制了80种商品1949—1957年的产销平衡表。
1958年编制的品种缩小到37种。1959年调整为36种。新增加《消费品消费构成表》,即消费品零售额按食品类、衣着类、日用杂品类、文教用品类、书报杂志类、医药类、燃料类分组,计算各自占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1960年产销平衡表的品种扩大到48种,增加江鱼、鲜菜、白酒、啤酒、皮鞋、缝纫机、搪瓷面盆、金笔、钢笔、铅笔、篮排足球、香皂、牙膏、暖水瓶、手电池、钢精锅16个品种,取消粮食(包括大豆)、粮食(不包括大豆)、大豆、食用植物油4种。二少一宽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1961年,产销平衡表的品种为肥猪、菜牛、菜羊、水产品、鲜蛋、鲜菜、盐、食糖、卷烟、酒、茶叶、棉花、棉布、呢绒、毛线、绸缎、胶鞋、皮鞋、布鞋、毛巾、袜子、汗衫背心、棉毛衫裤、卫生衫裤、自行车、火柴、机制纸、肥皂、煤炭、食用植物油等30个品种。不再编制《消费品消费构成表》。1962年,商品供应全面紧张。增加了粮食、大豆、奶粉、针织品、香皂、钢精锅、牙膏、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收音机、手电池、手电筒、手表、钟、缝纫机、暖水瓶、金笔、钢笔、铅笔、电灯
木马检测
泡、煤油、家禽、淡水鲜鱼、糖果、白酒、亚麻布、塑料鞋、高价毛巾、高价汗衫背心、高价棉毛衫裤、高价卫生衫裤31种,共61种。1963年取消家禽、淡水鱼、糖果、白酒、塑料鞋、高价毛巾、高价汗衫背心、高价棉毛衫裤、高价卫生衫裤9种,共52种。1964年增加塑料鞋1种,共53种。1965年减少针织品、粮食、大豆、奶粉、钢精锅5种,共48种。
1966—1972年,产销平衡表的编制工作中断。1973—1978年恢复编制粮食、食用植物油、肥猪、棉布4种商品的产销平衡表。1979年编制的品种增加到10种,以后逐年有所增加,1985年增加到20种(详见下表)。表式略有变化,在社会分配总量中,生活用量单独列出社会集团用量,农业居民用量列出其中自给性消费,单独列出损耗。并计算平均每人(分农业居民和非农业居民)生活消费量。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2:2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6377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购买力   社会   商品   货币   居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